菜单 搜索

农村报

农村报

《农村报》是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第一张系列报,原名为《黑龙江农民》1999年7月1日经国家新闻署批准更名为《农村报》。

《农村报》业绩辉煌。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农村报刊会议上交流经验,曾荣获全国先进新闻单位、黑龙江省先进新闻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农民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农村报》最受农民读者欢迎。在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多次问卷调查中,始终名列榜首。其发行量每天17.8万份,在全省涉农报刊中连年排名第一。

2009年11月15日,黑龙江《农村报》创刊60周年之际,黑龙江农村传媒集团宣布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多媒体运作的农村传媒集团。黑龙江农村传媒集团以《农村报》为龙头,由一报(《农村报》)、一刊(《新农村》杂志)、一网(乡村网)、一手机报(《农民百事通》)、一栏(新农村阅报栏)、一研究中心(黑龙江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组成,全面提升了涉农专业媒体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00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黑龙江调研时,对《农村报》全方位为“三农”服务的经验给予肯定,中宣部《内部通信》专门刊发了其经验做法。2009年10月,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亲自为《农村报》创刊60周年题词,“为农民办的报纸,就要替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要倾听农民呼声,反映农民意愿,多为农民提供有益有用的信息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做农民的知心朋友。”2009年11月,省长栗战书同志发来贺信,希望《农村报》“以创刊60周年暨黑龙江农村传媒集团成立为新的起点,成为农民自主创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者。”

《农村报》从黑龙江省情实际出发,确立服务“三农”的精准定位。秉持让农民“订得起、看得上、读得懂、信得过、用得着”的办报理念,在全国农村报纸日渐减少、许多省纷纷停办农村报改办赚钱报纸的大环境下,风雨无阻地坚守在服务“三农”的前沿,一如既往地为黑龙江1800万农民兄弟提供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农村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她实用、可读、贴近,全方位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总是最及时、最快捷地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1982年11月,《农村报》在我省最早报道了农村包产到户的典型经验,为我省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了舆论准备。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内部简报上以《小报在向大报挑战》为题,肯定了《农村报》在新闻导向上发挥的作用和在新闻改革上迈出的步伐。
多年来,《农村报》始终把下大气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首要任务。从大豆“永常栽培模式”到“垄三”、“深窄密栽培模式”,从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到“三超栽培技术”以及其它各项经济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等等,经《农村报》大张旗鼓的宣传,在我省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农业技术的革命,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和为农民拓宽致富门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农村报》隆重举行创刊50周年的纪念会上,省委副书记杨光洪说:“50年来《农村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十分需要《农村报》这张贴近农村实际,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报纸。”
《黑龙江农村报》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出版,由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以全省农民读者为对象的群众性报纸。

《 黑龙江农民》报,初为8开4版,5日刊。从第4期起改为3日刊。1952年7月1日改为8开2版。1953年初,改为2日刊。创刊初期,该报围绕全省农村发展生产,走互助合作道路这个中心工作,向农民宣传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宣传互助合作的优越性,配合当时开展的各项政治运动,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并传播农业增产经验。为切合农民的文化水平,报纸内容强调通俗易懂,文章短小,简明生动。时事新闻大都经编辑进行通俗改写。除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外,常用鼓词、诗歌、快板、数来宝及连环画、剪纸等通俗文艺形式,宣传报道国内外大事和本省真人真事。设有《天下大事》、《宣传讲话》、《时事问答》、《问事处》、《生产经验》、《农业技术》、《卫生常识》、《自然常识》等专栏。该报重视报道农业增产的典型和先进人物。1952年10月,肇源县“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增产经验出现后,从10月19日起,用新闻、经验问答、编报人的话、人物通讯等形式,连续报道这项增产经验和各地学习推广活动。1953年元旦起,为宣传农村经济建设和互助合作运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在经常性报道外,于左报眼显著位置,辟“模范人物”专栏,每期用百十字介绍一位先进人物事迹。此后,陆续开辟了反映新面貌的《农村通讯》、《走互助合作社会主义道路》、《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专栏。

广告热线:010-85590199,010-8586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