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日报》是中共临沂市委机关报,原名《临沂大众》,创刊于1953年9月。
(一)加强媒体建设,打造媒体品牌。按照体制改革、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意识形态与产业化发展的关系,努力加强媒体建设,积极调整媒体结构,并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新闻宣传水平,打造了良好的媒体品牌。一是壮大媒体实力。近年来,经过不断并购、重组,壮大媒体规模,优化传媒结构,创新业务组合,形成了《临沂日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沂蒙手机报》、《东方
临沂日报
临沂日报
青年》、《少年天地》、《领秀生活》、琅琊新闻网站“四报三刊一网站”的媒体新格局;以科技进步引领传媒革新,创办移动新媒体,在全省地市级报社中第一个创办《沂蒙手机报》,还重头推出多媒体数字报纸等。二是调整媒体结构。在加强媒体建设的同时,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明确各媒体定位,稳固和培育各自的主流读者群。《临沂日报》突出综合性时政生活类大报和党报主流媒体的特色,立足时政,体现综合,全力打造“主流媒体,时政大报”;《沂蒙晚报》突出综合性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特色,创造第一品牌、第一影响力;《鲁南商报》突出综合性经济生活类报纸的特色,立足临沂、覆盖鲁南;《东方青年》、《少年天地》和琅琊新闻网站也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改革创新,扩大影响。通过调整,凸显了媒体特色,优化了区域媒体结构,形成了互补优势和群体优势。三是注重品牌建设。高度重视加强媒体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媒体品牌建设。实施版面改革“五个一”工程和新闻精品化工程,加强媒体质量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几年来,在山东省新闻奖、山东省市地报和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的评选中,共有900多件作品获奖;《临沂日报》、《沂蒙晚报》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报纸,《鲁南商报》多次被评为良好级报纸。
(二)坚持市场化经营,保持报业经济稳步增长。坚持以市场化经营为先导,不断拓宽经营渠道,深化经营模式改革,推进报业市场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大力发展主业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广告代理和自办发行体制,大力发展主业经营,构建了以报刊发行为龙头,以广告为支柱,以印刷为骨干的报业产业体系。报业出版发行公司被评为“全国发行优秀集体”;印刷公司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东省印刷“百强”企业。二是积极培植新生产业。先后创建和起运了新闻大酒店、新闻旅行社、新闻图片社、信息科技中心等经济实体,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多元化经营项目对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加大。此外,积极延伸“媒体产业链”,通过承办、举办CBA联赛、WCBA联赛、中国足协杯赛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运作,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采取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贴息、招商引资等办法,建起了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临沂新闻大厦,2003年底正式竣工启用,树立起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崭新的形象。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印刷技术改造,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70亩的印务中心。为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建设了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大楼。加快报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计算机等设备,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同时,高度重视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盘活有形无形资产。
(四)注重文明和谐建设,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是举办媒体文化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三项学习”教育、群众性文明创建等媒体文化活动,征集社徽、社歌,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用“团结、拼搏、奉献、争先”的精神教育人、鼓舞人,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报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媒体文化氛围。先后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赈灾募捐、扶贫帮困、“三下乡”、荒山绿化和救助孤儿、贫困大学生、重病患者等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奉献社会、为民服务的意识。连续多年荣获全市“千村帮扶”工程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此外,还积极推进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过改革干部任用、用工和分配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上下一致,竞争有序、左右协调、富有活力的管理机制。
近几年来,坚持以管理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不断强化新闻宣传、报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等三个重点,媒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报业经济建设、班子队伍建设跨上新的台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2006年,正式组建临沂报业集团,成为全省第五家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