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习惯洞察
整理|HQ
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家成为人们娱乐休闲、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景,用户的时间被重新分配。
由此催生了“宅经济”,消费模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线下及到店消费的限制促使大批消费者转到线上,同时,疫情的持续发酵及防控措施对各个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线上业务加速发展和创新。
央视索福瑞CSM、艾瑞、群邑智库等机构均进行了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习惯调查,通过解读用户在疫情传播不同时期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媒介行为、媒介认知及使用预期,为行业应对疫情危机、寻找发展机遇提供支持。
整体媒介接触习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用户媒介使用高涨
用户媒体接触普遍走高,微信、电视揽获更多时间增长。
近八成用户主动关注传统媒体在网络端传播的信息。
用户对疫情官方信息、防范知识、专家解读的内容关注比例超六成。
用户对医药保健品广告信息关注比例最高。
在获取真实可信的疫情信息上,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成为用户的首选。
疫情结束之后:
用户媒体消费预算蕴藏发展契机
半数用户将“更多使用”微信、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
移动应用时长将迎来上涨,主流媒体仍具高用户黏性
电视内容价值有望回升
积极健康管理下的理性休闲娱乐或成消费主流
超六成用户认为微信将是疫情结束后日常必需应用
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在未来生活中重要性认同提升
用户期待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传播与应用在线消费服务更加深入生活
生活类APP接触习惯
整体情况:
因疫情而“宅”在家中的消费者将更多注意力转移至线上媒体,
生活类及娱乐类媒体受益最大
2020年春节期间,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在不同阶段均有增长,相比节前,春节后期实现12%的涨幅。因疫情突发及持续的扩散,用户加大了在线媒介的消费力度。从日均使用时长趋势来看,游戏、在线视频和短视频均实现20%以上的涨幅。同时,一些腰部行业如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和在线医疗也实现了增长,生鲜电商日均时长涨幅达到12%。
数据来源:旅游、出行等负增长行业不放入右图。
APP Annie《2020年移动市场报告》,用户支出为商店分成前总支出额。
在线医疗:
1、线上问诊或成未来趋势、用户或养成网络购药习惯
国内主流互联网医疗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平台相继快速成立疫情专项小组、开通抗疫在线问诊专区、建立线上咨询预防机制。其中原先用户体量最大的平安好医生APP下载排名一度冲到43位(春节前仍在1,451位)。
数据来源:下载榜单-App Growing免费榜,截图数据时间为2020年1月17日;心脑血管处方药数据来源于瑞商网、思享广告、海典软件联合发起大数据看疫情”公益研究项目专题之一。
2、行业领头羊APP“马太效应” 突出,
BAT均接入医疗版块完善全景生态布局
行业知名APP在春节后期日均使用时长提升较大,如丁香医生、泰康医生等。在疫情期间消费者非常看重问诊和电商购物的快速及时,叮当快药在2月初的日均时长最高(+27.5%)。
而BAT三家或控股或投资了医疗服务APP,此番更在核心APP推出疫情相关小程序,包括疫情的查询、扩散及智能诊断通道等服务。当前互联网市场现金获客成本较高,而三家可趁此机会打开资源,有利于后期抢占互联网医疗的市场盘子。
注:节前指1/13-1/19,春节前期指1/20-1/26,春节后期指1/27-2/2;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数字-智研咨询《2019-202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生鲜电商:
1、用户结构发生转变,年轻群体被撬动、或延续购买习惯:
30岁以下用户占比提升了21%,40岁以上人群占比提升1%。
中老年群体的使用倾向性也显著高于去年春节;此次疫情一方面促使一部分中老年人“被”线上买菜,另一方面大批“外卖一族” 被迫家中做饭,用户年龄结构产生了变化。相比去年春节,30岁以下用户占比提升了21%,40岁以上人群占比提升1%。中老年群体对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的使用倾向度也显著高于去年春节,盒马和叮咚买菜则大大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
注:2019年春节指2019年2月,2020年春节指1/27-2/2
2、腰部生鲜APP入局,疫情后或将进入激烈竞争格局;
“到家”模式受追捧,下沉社区需完善供应链
生鲜电商下载排名从过年前开始持续攀升。盒马、京东等大型综合电商还未完全渗透社区,腰部电商获益较大,叮咚买菜一度窜到29名,依靠社区周边的自营仓库达成高效配送,而永辉生活依托永辉超市的供应链支持,这类到店到家模式对运营要求极高。头部电商进一步扩大优势,京东到家依托集团物流优势能够确保供应链有序运行。
数据来源:下载榜单-App Growing免费榜,左图列出1月29日总榜前500名的生鲜电商,永辉生活没有排名,故标为1500名;艾瑞MUT 1/6-1/12当周日活数(万台);格隆《买菜难,“卖菜的”更难 ——你用买菜APP吗?》;艾瑞《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在线教育:
线下机构成为在线教育主力军,
对接娱乐流量平台有助于传播效果和品牌好感度
因疫情持续影响,各地学校推迟上课时间,教育机构纷纷取消线下课程,转成网络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缓解学校教育压力。节前用户基数最大的作业帮DAU和日均使用时长涨幅较小。学而思大幅缩减线下课程重点发力网课,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提升127%。专注于高中生升学考试的升学e网通的DAU和日均使用时长的增长均超过100%。
数据来源:艾瑞Usertracker,App Annie, App Growing,及公开资料整理
在线教育行业在此次疫情中形成了“超级流量池”,除了公众的刚需外,也得益于互联网巨头们流量接入,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联合50家教育机构,邀请名校名师进驻提供免费教学。除了头条系发力外,腾讯课堂亦联合各地学校开展线上课堂,在朋友圈投放广告,以促进拉新。
年轻消费者媒介接触习惯
年轻受众主动回归电视大屏,
对传统媒体客户端接触及信任提升
CSM全国网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率均明显上升,尤其是15-34岁年轻观众,收视率增幅高达89%(图1),成为疫情之下主动回归电视大屏的中坚力量,引领特殊时期收视市场新的变化和风向。
根据CSM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数据,15-34岁受众对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无论从接触时间变化、信任程度,还是未来使用预期方面,均较35岁及以上受众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图2)。
年轻受众对疫情获取渠道认知,
传统媒体可信度高,三微一端信息丰富多元
调查数据显示,15-34岁年轻受众更认可电视、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信息的真实可信性,对微信、短视频、微博和传统媒体及商业网站/客户端所传递的信息的丰富多元性认同度更高。
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技术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进程中的诸多进步,日渐消弭了与新媒体之间的速度差异,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不同渠道信息的时效性,年轻受众的认知差异不大,传统媒体网站/客户端、商业类新闻网站/客户端和微信选择比例相对较高(图3)。
年轻受众对传统内容跨平台传播更期待,
融合使用多种媒介意愿更强
调查显示,更多15-34岁年轻受众会主动关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内容,并对相关账号进行关注和收藏(图4),成为推动融合传播进程的生力军。
经过此次疫情,年轻受众对未来不同媒介消费模式的使用预期,也与更为成熟的受众表现出差异,他们在“通过短视频了解新闻”、“更多关注电视、报纸媒体在网络上发起的直播”、“通过电视更多使用缴费、购物等”、“更多和家人一起在电视上收看网剧、网综”上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受众,反映出他们在家庭场景中融合使用多种媒介的意愿,以及对传统媒体在新的媒介渠道转型布局的期待。
年轻受众疫情期间更关注医药保健,
疫情后娱乐健康等消费有望回归
有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公众面临的最大心理威胁是安全感的丧失,从调查数据来看,疫情期间全国民众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医药保健品”这一领域,15-34岁的年轻受众也是如此。
而对于疫情后广告和商业信息的选择,则更能反映出受众较为真实和原生的消费需求,可以看出,年轻受众对“运动健身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医药保健品”、“旅游度假”和“教育产品”在疫情结束后的消费预期最高(图6),这些类别会不会成为疫情之后年轻人所谓报复性消费的热点,我们拭目以待。
年轻受众疫情后视频收视偏好,
重观赏体验、享个性自主、刷互动存在感
疫情期间,不同平台丰富的视频内容成为受众居家抗疫生活中的一种抚慰和陪伴,而对疫情结束后的视频收视预期调查数据表明:与年龄相对成熟的受众对电视直播和回看节目的情有独钟不同,15-34岁年轻受众对各类视频类型的消费预期相对均衡,并在“电视大屏上的点播节目”、“网络直播”和“视频网站的节目”的选择比例要更高(图7),反映出他们在视频消费上更为注重观赏体验、个性自主以及由互动体验带来的存在感。
最后,我们大致可以总结,资讯、短视频、线上教育办公等生态真正开始崛起,但当疫情过后,业余时间再度回归碎片化,长视频、游戏、生鲜等行业能否持续造风还有待验证。在未来的互联网战役之下,这些在疫情期间站好位的公司们,又会迎来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掌握一线洞察与趋势,捕捉行业鲜活脉动,敬请加入媒介360小程序会员系统,让你从每天的变化中见微知著,更好地感知时代趋势,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商业、营销、文化、社会创新,无限融合,催生新规则。面对巨大的机遇与多重的挑战,特殊时期,营销人如何应变?怎样才能更具创造力地奋进?如何提升个人未来的竞争力?
成为媒介360个人会员,第一时间获取最具价值的信息、洞察和思想,搭建完善、敏捷的知识系统及人脉系统,从而,看清行业趋势,确保战略的正确性,帮助自己抵御未来的“黑天鹅事件”,在时代大潮中行进!
(欢迎关注媒介360新营销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