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这些节目获人民日报表扬!
传媒内参导读:《人民日报》对文娱行业的评论一定程度被看作是行业的风向标。2019年,《人民日报》重点表扬的这些节目,可以给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综合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向来是舆论风向标,尤其在内容创作领域,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作品的质量认证。临近年末,传媒内参—传媒独家梳理了《人民日报》2019年表扬的节目:
节目方面,《人民日报》重点认可和鼓励了文化节目、原创节目、现实节目的创作,《国家宝藏》《朗读者》《上新了·故宫》《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多次受到表扬,《现在的我们》《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等传播正能量的原创节目、《奇葩说》《拜托了冰箱》《女儿们的男朋友》等关注现实的网络节目也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关注对象。
附节目红榜:
节目红榜
《歌手2019》: 给平凡的追梦之心以舞台《人民日报》(2019年01月24日11版)
年初开启的《歌手2019》选择在原创音乐上突破。正如导演洪啸所说,“翻唱带来的是时代感与回忆,而创作带给我们的是未来。”举荐原创音乐人的420多万张票,也清晰地标注了“舞台并非明星专属”的呼唤。给那些可能缺少天分但勇敢追梦的人一次绽放机会,给那些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没有选择放弃奋斗的人一个高光时刻,舞台才具有时代的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声临其境》: “升级”我们的文化供给《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1日12版)
文化供给“升级”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取得的进步,可喜,但不能止步。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火起来”,更要“一直火”。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题,生动展现经典诗词活在当下的魅力。《声临其境》第二季不仅继续用“声音飙戏”,还别具匠心地把拟音师邀请至舞台,将这一群“声音的魔术师”展现给观众的同时,也真实呈现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从业者寥寥,技艺面临失传。
《上新了·故宫》: 让文化氤氲在每个角落《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8日11版)
用文化空间和传播方式的微创新、大变化带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气质的涵养,久而久之,必然会酝酿出满是文化味的生活日常。无论是展览陈列的丰富还是文创产品的各异,再到《上新了·故宫》等文博综艺节目的生动演绎,都是在探索人们与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之间更为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互动方式,既延展了历史文化的时空,也推动了文化需求的生长。
《国家宝藏》《朗读者》《上新了·故宫》《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 文化综艺 靠啥引关注《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2日11版)
《一本好书》《见字如面》《朗读者》《上新了·故宫》等相继涌现,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高冷”向“亲民”的发展。近年来,“90后”“95后”观众日益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要观众。“年轻人同样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
当下,“文化+旅游”催生了《魅力中国城》等聚焦城市发展、挖掘城市内涵的节目,甘肃庆阳的“剪纸”和“千岁香包”、云南德宏的葫芦丝、广西崇左的花山岩石等都在节目中得以展示;“文化+科技”缔造了《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等科技类综艺节目,高冷枯燥的科学知识也具有了趣味性和人文气息……
《经典咏流传》: 和诗以歌,精神和鸣《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5日20版)
在中国的新时代,尤需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民为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化古,使中华文化永流传。《经典咏流传》似乎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做出了可感、可敬的积极尝试,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经典咏流传》的每个节目均把经典诗词既放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去解读本源,也置于横向的世界语境中,以当代人(包括大批外国朋友)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方式,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这种和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现在的我们》: 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人民日报》(2019年05月09日20版)
没有当红明星,只有普通的奋斗者,没有华丽的舞台包装,只有动人的鲜活话语,“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用榜样的力量培育时代新人,正是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现在的我们》这档青年人物价值观察纪实节目的初衷。
培育新时代新青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文艺精品,回应“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之问,为年轻人树立起真“偶像”、好榜样。
《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我是未来》《机智过人》《我就是演员》《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 让更多电视综艺成为“中国智造”《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20版)
近年来,创作者在不同主题、领域开发出多样态、差异化的原创电视综艺,深耕细作类型,追求精品化,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对观众审美的引领。《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我是未来》《机智过人》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使内容兼具审美特质与科技属性;《我就是演员》以平实视角,打造关于表演的“圆桌论坛”,让演员与观众再次回归表演艺术的本真;《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电视化手法让观众领略诗词之韵、文化之美……这些优质电视综艺以原创姿态焕发新的生机,再次证明: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面临挑战,更存在机遇。
《美丽中国·古风国韵》《声入人心》: 最是“经典”润人心《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9日05版)
《美丽中国·古风国韵》将中国古典诗词乐舞等进行全新编创,把中国古典文化瑰宝以精美的现代舞台展现出来;《经典咏流传》以公众人物演绎中国古典诗词为主,带领人们“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而《声入人心》音乐会则走进全国十余个城市,向当地观众展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经典,以流行的、大众化的方式呈现西方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新的文化现象,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愿意对文化经典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陶冶大众情操的社会美育作用。
《奇葩说》《女儿们的男朋友》: 让网络综艺成为优质精神食粮《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2日 20 版)
相比网络剧集,网络综艺更加关注现实,一批辩论类、谈话类、情感类、观察类节目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如实展现,对年轻人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进行具体描述,对夫妻、亲子、朋友等社会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奇葩说》以辩论形式探讨职场、养老、育儿等社会热点话题,《拜托了冰箱》通过美食烹饪传递不同嘉宾的生活理念,《女儿们的男朋友》通过父亲对女儿恋爱的观察视角探讨代际观念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