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独家观察||SMG再度整合调整频道!2020电视频道改革第一枪释放什么信号?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9/12/29

上海电视频道将于2020年1月1日起进行调整,纪实频道和艺术人文频道整合调整为纪实人文频道,东方电影频道和电视剧频道整合调整为东方影视频道,原有的艺术人文频道和东方电影频道停止播出。

文|晴栀

昨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发布消息,上海电视频道将于2020年1月1日起进行调整,纪实频道和艺术人文频道整合调整为纪实人文频道,东方电影频道和电视剧频道整合调整为东方影视频道,原有的艺术人文频道和东方电影频道停止播出。这也是SMG继2019年东方卫视、上海都市频道、哈哈炫动卫视转型升级后又一电视频道改革大动作。

此次改革将定位相似的两个频道整合起来,在打通原有的人员、节目资源基础上推出两个全新的频道,顺应了广电精简精办的趋势,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开了个电视改革的头。作为广电机构改革的重要部分,频道精简需要真正打出、打响电视频道的不可替代优势,此次上海电视频道的改革是否能够成为成功经验,还要时间的检验。

整合优质资源之上的特色内容精耕

供给侧改革内容是核心

据目前官方提供的消息来看,此次改革过后,频道内容也会同时升级。

而对于形成良好口碑的IP,新频道将进行进一步的节目孵化,例如由上海广电参与联合策划拍摄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以9.6的豆瓣评分赢得广泛好评,人文纪实频道将以《人间世》为核心开发IP系列纪录片,计划推出聚焦不同领域的《人间世·体育》《人间世·教育》等。

原有的优质王牌节目也将进行全面升级,《新文艺纵览》、《艺术课堂》、《纵横经典》、《文化主题之夜》、《可凡倾听》、《纪录中国》等知名艺术人文类节目将以更新的内容和形式与观众见面,一系列具有纵向连贯性的节目更有利于频道品牌的打造和经营。

以优质电影电视资源为主打的东方影视频道,则定位为上海地区唯一的“全类型、大容量、密集型、覆盖式”的电影、电视剧专业频道 ,在剧目选择上,既积极顺应现实题材剧的创新潮流,又兼顾网络热剧,同时推出经典重温和影视资讯等纵深内容。

东方影视频道计划播出剧目

另外,在2020年这个关键节点,作为主流媒体,在频道内容选择上也有所考量,兼顾正能量输出,计划推出一系列正能量、高水准的经典纪录片和现实题材剧集,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此次上海电视台改革推出的两档新频道,一个聚焦纪实类影视作品,以人文历史、经典艺术、社会现实为主要题材,一个以优质影音作品为主打,提供题材丰富、体量充足的电影收看渠道。影视内容井喷,观众影视内容消费的品味和需求在提高,这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审美门槛的影视内容,或更能满足观众对于高水平影视内容的需求。

突出特色优势、精准聚焦

破解留存用户难题

毋庸置疑,电视业正在受到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愈加严峻的冲击, 想要在如此环境下突围,留住忠实用户,势必要打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内容需要适应媒介形态,相较于视频网站和短视频平台的网剧、综艺和小视频,纪录片和电影都是更“热”的媒介,有更高的清晰度和更低的参与度,在同等条件下,电视荧屏是更适当的终端载体。

在此条件下,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专业化、高品质的内容更容易留存用户,甚至能够提高收视群体的质量,保证广告收益,从而避免机构运转为营收所累的窘境。因此,专注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是电视媒体几乎唯一的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整合升级而来的新频道集合两班人马,势必会产生频道定位和方向上的矛盾,而影视受众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垂直的领域布局有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频道的差异化定位需要精准明确。此次SMG推出的两大频道,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下流行和潜力内容的进一步细分与聚焦。

原本的东方电影频道作为全国第一家全天候播出的专业电影频道,一直拥有众多忠实的收视观众,在此次调整升级中与上海电影集团进行合作,以频道传播资源和版权内容资源强强联合,对于提升观众对频道本身的关注力或将产生一定效益。

据报道,为了配合新频道的亮相,频道还将整合剧集资源、演员资源,推出“影视明星进社区”“影视作品抢先看”,及“节庆民俗活动”“生活小窍门”“沪语小课堂”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大大削弱了电视媒体互动性差、用户粘性低等问题。

东方影视频道计划播出电影

广电媒体的转型与改革是个大课题,上海处在我国传媒发展前沿地带,受众和市场都相对成熟,改革相对应得也更加前卫。而对于不同的广电机构来说,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形成自身的独到优势,是在当前严峻形势下得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必需。

困境与机遇同在

频道精简势在必行

SMG的此次电视频道改革动作,也让电视频道的精简和集约化发展再度成为业界所关心的话题。

频道资源的排他性被互联网的出现打乱,定位雷同的频道造成的冗余带来的弊端更加明显,一些被观众和市场抛弃的节目频道依靠政策结构苟延残喘,许多地面频道收视提升乏力,对频道进行供给侧改革,显得越发重要。

2018年总局在相关文件中就已经提出,“鼓励精办频道频率,按照分众化、差异化的要求明确定位,严格规范不同频道频率的节目播出构成,推进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切实解决节目同质化、雷同化的问题。”今年10月16日,总局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管理工作会 上,加强频道管理被再一次提上议程。

频道精简精办是广电总局今年的重点工作布局,也是广电机构谋求改革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此前就已有多家广电机构对组织架构和内容频道进行升级精简。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升级为冬奥纪实频道,山东电视台合并公共频道、体育频道、国际频道等入融媒体中心,天津海河传媒融合关停6个电视频道,安徽电视台整合多个电视及广播频道。

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在谈及频道精简精办时提到,“ 频道、频率生存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特色、有需求。”在当下渠道资源富集的传媒环境中,主流媒体只有进行进一步的内容供给侧改革,提供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内容,才能有力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频道精办不是单纯数目上的减少,而是去粗取精,发展优质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节目,去除冗余内容,解放闲置资源。在此基础上,广电内容生产和人员结构体系也在升级,团队和人员架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2018年年底,SMG就曾对旗下电视频道做出调整,以东方卫视转型升级为核心,升级打造了上海都市频道、哈哈炫动卫视,都市频道在整合后的半年时间,收视率达到过去两个频道相加的90%,整体收入是两个频道相加的80%。2019年行至年尾,又宣布进一步频道整合的消息,可见经过这一年的探索实践,频道整合带来了向好的改变。

广电行业的困局确实存在,但机遇同样没有缺位,依托广电原有的优质资源,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加持和市场的有序发展中,作为主流媒体的广电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迎头赶上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期。

主动求变,通过地面频道的资源优化,优化结构布局,真正做到精办频道,提高传播效率,成为正寻求转型升级的广电媒体的一条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