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镜头对焦法治进程,看“大法官”如何兼顾“法情理”
传媒内参导读:观众在大法官走访取证、采访释法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大法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办案能力,更是近距离感受到这一群体所展现出的职业精神,以及身上背负的对法治社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信仰。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文/ 温静
深夜回家,金店老板在自家门口遇袭,一段监控,竟出现了20秒的视线盲区。两个精心伪装的男子,在监控盲区中做了什么?面对关键20秒的案件证据缺失,大法官亲自出马,抽丝剥茧揭开事件的真相,并最终做出公正的裁决……随着《20秒的真相》大法官一槌定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推出的特别节目《大法官开庭》第五季也落下了帷幕。
透过这些案件,观众在大法官走访取证、采访释法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大法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办案能力,更是近距离感受到这一群体所展现出的职业精神,以及身上背负的对法治社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信仰。
回望《大法官开庭》第五季的各期内容,其最大的看点就在于通过不同的案件,去生动再现大法官兼顾“法情理”的审理判决现场,同时也对极具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进行了有力的传递,既弘扬了公平正义,其独特的切入视角也为法治节目的变革开辟了新的思路。
《大法官开庭》在可感可触的故事中
描摹大国法治进步蓝图
大法官“登场”
带来不一样的法治故事
提到法官,人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好像也没那么熟悉。在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中,法官手持象征权力的法槌,身穿庄严法袍正襟危坐,他们在庄严的审判庭,严肃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在《大法官开庭》中,人们却在大法官透过案件讲述他们审理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中,看见一个心怀大爱、充满智慧、惩恶扬善、捍卫正义的法官群体,擦亮了观众心中法官群像的集体名片。
立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和法院工作实践,《大法官开庭》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最新成就。
节目通过《重生》《二十年后的审判》《二十秒的真相》等引人入胜的内容,围绕多主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发时间过于遥远、案件主体更为复杂等多方面司法审判焦点案件,透过“大法官开庭”的独特视角,将一个个故事或是一件件特点鲜明的案例摆在观众面前,让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法治故事一步步深入人心,以此方式积极回应民众的司法需求和社会关切。
在《20秒的真相》这一案件中,尽管两名被告人的杀人证据较充分,但由于监控盲区的原因,二人到底如何向被害人行凶?各执一词的证言让原本简单的抢劫杀人案变得扑朔迷离,也为大法官厘清二人在具体实施杀人抢劫时的犯罪行为、犯罪位置等案件事实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陈凤超进行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不仅反复研究手头视频资料,还和合议庭的成员在看守所提审两名上诉人明晰作案过程,赶赴案发第一现场实地察看,仔细询问每个方位的案件细节,并且到被害人家里进行走访和慰问……这让陈凤超在案件审理前就掌握了很多卷宗里没有的细节,也为开庭审判这起上诉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审理过程中,陈凤超始终秉承“要坚持合目的性、合规则性和合理性三者有机统一”的司法理念,按照犯罪构成和相关政策,做到罚当其罪、罚当其刑,同时也筑起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就在《大法官开庭》第五季收官之后,节目组收到了一面从哈尔滨寄来的锦旗,这是2017年《大法官开庭》之《无法回头》的苦主寄来的。她们的亲人在案件中被歹徒抢劫杀害,被告人无力进行附带民事赔偿,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石时态大法官连续九个小时在看守所提讯两名被告人,在二审中发现新证据——一个带血的背包,使得案件水落石出。今年她们收到了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三十万元司法救助,受伤的心灵亦得到了慰藉。
“司法不仅需要力度,更需要温度”
建立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和开放的公共司法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司法带来的公平正义,正成为司法机关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一剂良方。基于这一现实考虑,《大法官开庭》算得上是一档“教科书”式的庭审课。
在罗建其案件中,大法官李占国负责审理此案,大检察官贾宇出庭履职。在大量阅读卷宗的同时,大法官又前往案发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庭审过程中,大法官兼顾多方面证词,梳理作案动机,对罗建其给予应有的审判,一举排除了罗建军等人的从犯嫌疑,为这起尘封近20年的案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大法官对案件的审理过程、结果都极具专业度,而大法官、 大检察官的办案态度和思路,也值得司法机关学习和借鉴。
据了解,每一位参与到节目中的大法官,都曾长期从事公检法司系统的具体工作。他们既具备丰富的审判经验,又能够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用实际的工作对如何处理 “法理情”三者关系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到中国司法庭审的运作模式,也向全社会昭示了司法的公正与权威。
通过大法官们运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的专业性阐释,不仅为观众释疑解惑,也展示了大法官们对每一起案件应用法律的了然于胸,既深化了媒体和公众对法律难点问题的正确理解,更是架起了社会各界与司法沟通理解的桥梁,带动全社会法律思维和法治意识的强化与拓展。
除了解析案例与讲述法理,《大法官开庭》还用厚重的笔墨描摹了法官在裁判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在大法官李少平看来,“司法不仅需要力度,更需要温度”。这个力度,要求每一位法官都要严格依法办案,把公平正义送到老百姓的心中。而这个温度,则要求法官们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要学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热情倾注在案件中,去不断提升裁判的质量,将“法理情”融为一体,也让一股股正能量在电视荧屏上缓缓流淌,用法治滋润观众的心田。
多维度呈现
给普法宣传多一个视角
作为一档法治“N代”节目,《大法官开庭》从庭审这一小视角照见中国特色的司法体系这一大背景,深刻展现了中国在司法现代化进程中是怎样融合、平衡“本土化”与“普适化”间的关系的,从而让观众对新时代的司法文明有了全新的认知。
然而,司法文明建设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如何让观众不仅能听进去,还能听得懂,如何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治类节目,成为节目组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节目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从选题策划到拍摄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重重悬念,引导观众一点点进入具体的情境当中。与此同时,节目对庭审现场诉讼各方的争论与交锋的再现,对现场调查取证环节的捕捉,以及在面临复杂形势时法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多维度呈现,包括大量不为人知的审判细节的展示,都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案件的始末,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高阶司法审判的全新视角。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司法不仅是社会正义的重要防线,也是国家发展巨轮的压舱石。《大法官开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法治故事,展现出一幅幅司法为民的动人画面,用镜头见证法治进程,以故事展示法治进步,不仅为全社会奉上了一档精彩纷呈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法治题材节目,更是将政治高度、司法厚度、情感温度结合起来,起到了凝聚法治正能量、传播法治好声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