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里的皇帝为什么不洗头?
要说今年冬天最热的剧,非 《庆余年》莫属。
这部备受期待的古装剧,改编自网文大手猫腻所著的穿越小说,不仅剧情好看,还有一票神仙阵容的加持。除了有 张若昀、李沁、肖战等当红小生作为颜值担当:
还有 陈道明、吴刚等演技派大佬在线battle: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段视频,感受一下陈道明和李建义两位老戏骨狂飙演技的高光时刻。庆帝的那股子生杀予夺、不怒自威的气场,都在陈道明这段四两拨千斤的表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上面这段,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一边臣服于大佬的精湛演技,一边对着庆帝这乱糟糟的头发犯愁。虽然庆帝贵为一国之君,然而这流浪汉一般的发型几乎是《庆余年》里他的常态造型。
这也让追剧的小伙伴们为这部剧的服化道操碎了心。如果你在微博上搜索“ 庆帝”,看到的10个评论里,9个都是想给庆帝梳头的,还有一个想着给庆帝洗头。
甚至有人形容这部戏里陈道明的造型: 像极了不上班的我,深V睡衣加零食,不梳头发不挪窝。
可这频繁出镜的死宅造型,真的是剧组的服化道出的Bug吗?还是老戏骨在塑造历史人物上的小心思?
经过Canva酱的一番研究发现,这乞丐头乱得还真挺有道理的。
1
大约在东晋
《庆余年》原著是架空历史,而电视剧的改编则将时代背景设置在了 东晋。
然而,这毕竟是穿越剧而非历史正剧,所以看剧过程中也会发现不少历史错误。比如那些不该出现的糖葫芦、纸书、印刷术、白银,这些都在这个号称东晋的时代提前出现了。
吃着糖葫芦的主角范闲
要说这里面最符合正史的,还就要数庆帝这一身松松垮垮的深V白袍,再加上放荡不羁的一头乱发了。这一身,虽然看起来有点邋遢,体现的却正是魏晋之风。
在中国的历史上,再也不找到像魏晋南北朝这样“ 出格”的时代了,但这也造就了魏晋独有的风流。
那时的中国,群雄割据、四分五裂,生活十分动荡。频繁的战乱让他们不再压抑自己,活的自信潇洒又风流,崇尚玄学(是真·玄学)和个性解放。
因此,那时也诞生了一大批真正的 养生朋克们:他们一边及时行乐,尽情喝酒唱歌,一边吃(有毒的)长生不老药养生,活的肆意而不拘小节。
魏晋名流的代表“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随着天性解放的,还有人类的爱美之心,特别是那些一直以来为了威严努力“端着”的男人们。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出了名的美男子,大多出自这个时代,兰陵王、潘安、何晏、卫玠等等,都是靠着自己的美貌在这个时代出名,然后流芳千古的。
因为长得太美、唯恐不能威慑敌军而戴面具上战场的北齐兰陵王
而《庆余年》中的主角范闲,在原著中也以好看的皮相著称,原文是这样说的:
范闲其人,容貌俊美无双,尤胜于女子,生性淡薄阴柔,善良而腹黑,城府极深,重视恩情。
作者也是把“好看”放在第一位的,而且书中每隔几章,作者都要直白地提醒读者: 我这书的男主角,可是个大美人!
“司难伯爵别府家的那位漂亮的私生子”
“摊贩们看着从人群中间走过的那个漂亮男孩儿,纷纷打趣道。”
“ 少年长的很漂亮,长长的睫毛,微红的薄唇,眼睛温柔有光,看上去跟个女孩子一样。”
“范闲愁苦着他漂亮的脸…”
不愧是穿越到东晋的主角!不过这也导致书迷们对范闲的选角抱有了过高的期望,当张若昀的定妆照出来的时候,还是让不少颜控的心碎一地。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样的晋代脱颖而出呢?又为什么说庆帝最像晋代人呢?
我们就来具体看看那个时期特殊的时尚风潮。
2
魏晋名流时尚大赏
晋代的特殊审美,大多来自当时的一个医美玄学: 五石散。
刚才说了,魏晋的人喜欢研究些玄学,为了成仙,炼丹、吃长生不老药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五石散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
五石散原料
五石散,又名 寒食散,之所以有这个别名,是因为这种药服用之后会全身燥热难当,必须以阴寒食物来抑其燥火。它最开始是用来治病的药,医圣张仲景就曾用它来治疗伤寒病人。但正常人吃了,不仅不能长生不老,而且会有一些特殊的副作用。
因为这种药只有那些富家子弟才能才能吃得起,有了这些弄潮儿的勇敢代言,药的副作用反而受到了当时的追捧,也就形了一股特殊的男性审美之风。
特色一:肤色白!白!白!不够白可以化妆。
吃了五石散之后的,人会变得 红光满面,皮肤很亮、很白,于是没有美白精华又买不起药的男人们,宁愿化妆敷粉也要变白。
在当时有个十分有名的美男子, 何晏,他就是鲁迅口中那个“ 服药的祖师爷”,是当时首个推崇吃药的名人。
在《世说新语·容止篇》中记载,他可是白得连皇帝都怀疑他搽了粉(长得太好看也算欺君?),于是皇上大热天请人家吃热汤面,等着看他脱妆出笑话。结果何晏吃得满头大汗的时候,用官服一擦脸,脸更白的跟月亮似的。他这美男子之名才真正坐实。
《军师联盟》中的何晏用了女性演员反串,服药后的红润面色也还原了
特色二:穿衣——阔腿裤,宽敞的大白褂子,而且敞着穿(深V出处)
五石散不止会让皮肤变白,还会让皮肤变得“ 吹弹可破”——皮肤变薄、变透明,皮肤细嫩到连穿衣服都会因为衣料的摩擦而产生不适、甚至磨破。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喜欢穿像睡衣一样的柔软舒适的宽袍大褂。
本来这衣服就宽大,五石散还有使人燥热的特点,因此那时的名士穿衣, 袒胸露臂是常态。还有心更大的,像是竹林七贤之一的 嵇康,每每吃完五石散后,都会 醉酒裸奔。
特色三:崇尚自然之美,不爱洗澡,“扪虱而谈”,搔首弄姿
对于那些魏晋时期的“瘾君子”来说,因为皮肤红热,异常敏感,除了穿衣难, 洗澡也成了一种酷刑。
于是,不爱洗澡的习惯也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晋书·王猛传》中记载的“ 扪虱而谈”的故事,说名士王猛曾经在东晋大将面前,一边指点江山、侃侃而谈,一边若无旁人的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他的才学和从容一时传为美谈,形成了一股“有味道”的风气。
因为他们穿的宽袍大袖还不洗澡,这些魏晋名士看起来就格外“ 飘逸”。
书圣 王羲之在当年得到的评价就是“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在《世说新语》里,这句话形容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字。王羲之的两幅字 《干呕帖》和《夜来腹痛帖》,也侧面证明了他“瘾君子”的身份。
王羲之《干呕贴》
可能是为了掩盖不洗澡的味道,当时的男人们还流行 蘸香,大概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 抹香水。《三国志》中记载,有一次 曹丕薰香蘸得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气得曹丕把马杀了。
特色四:中性阴柔之美
开头介绍了,五石散吃了之后是需要 吃寒食来去其燥火的,能吃的东西大概也就类似我们如今“ 减脂轻食”……就这样,去性别化的中性美也成了一种流行。
《庆余年》中饰演言冰云的肖战
《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好几位有着“扶柳之姿”的病弱美男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 卫玠。
据说这卫玠因为长得好看,每次出门围观的人跟堵墙似的(“观者如堵墙”,书上真这么写的)。但他身体不太好,年纪轻轻27岁就病逝了,人们惋惜啊,难受啊,这气儿没地方发,就自责说卫玠是被他们给看死的,谓之“ 看杀卫玠”。
3
总结:
一个真正精致、好看的魏晋人士(男),需是肤如凝脂,面似月下白玉,腰如风中杨柳,穿上松松垮垮的大褂(或者不穿),多养虱子少洗澡,同时还要遍体生香。必要的时候需要敷粉描眉,涂上口脂(唇膏),抹上香泽(润发剂),嚼鸡舌香(口香糖)。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 因为那时候的人太看脸啊!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男人们可在乎自己的长相了:要夸一个男人,首先要夸他长得好看,再说他情怀品行怎样,有没有才,可不可堪重用。
而且在魏晋流传的那些坊间传说里,互相比美的都是男子,女性只要在组织好粉丝团、吹好彩虹屁就行了,“ 掷果盈车”潘安、“ 看杀卫玠”都是这些粉丝们的优秀事迹。
写在最后
余秋雨曾说,中国历史流的文化有两种,一个叫“魏晋名士”,一个叫“晚唐的诗歌”,他们达到了 风流的极至。所以想要成为东晋最靓的仔,深V睡衣出道,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要是有洁癖还是算了,还是留在现代乖乖在家追《庆余年》吧~
作者丨Canva 撰稿丨Rice
来源丨Canva设计(ID:canvadesign)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