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重回职场,真人秀和观察式会是职场综艺的最后救命稻草吗?
文|阿木
近一段时间,职场综艺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来,既有像《亲爱的客栈3》这样慢综艺风格急转,变身合伙人竞争的职场真人秀,也有像《令人心动的offer》和《老总来了》这种星素结合观察类节目。
纵观这三档综艺,都不谋而合地把职场作为节目主题。而此类节目的绝大多数观众也都身处职场之中,但对于职场综艺却存有大量的质疑。
“看个综艺看得心好累”、“工作996,我们886”、“如果我们公司也这样一定辞职”……
当前的职场综艺,无论是在真人秀的设置,还是在观察室的设置上,都过于刻意地放大职场色彩,在节目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略显简单,大有直接贴标签的嫌疑。当节目规则遇上职场法则,职场真人秀真的合理吗?
入门级职场教学
职场综艺变得更垂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早年间的职场综艺对于行业的垂直划分并不明显,这一时期更偏向于节目的功能属性。当真人秀的模式被引进到职场综艺后,更多的贴合行业的职场综艺应运而生。
在近期播出的三档职场综艺中,《亲爱的客栈3》深挖以民宿为代表的文旅行业,《令人心动的offer》聚焦的是律政行业的新人,而《老总来了》中的三家公司也有着很强的行业属性。
当内容垂直的同时,这也意味着节目组需要付出一定时间用于专业知识普及,所以入门级教学成为了更多职场综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职场综艺产生了第一个矛盾点:各个行业有天壤之别,当垂直领域的职场被呈现出来,这便难以让广泛观众感受到共鸣。
其中属《亲爱的客栈》第三季被吐槽最大,鉴于前两季的慢综艺风格,第三季在管理模式上都进行了一番升级,更加注重当地文旅产业的开发,但是,节目过度强调客栈的经营和营收,这反而让之前的客栈亲和感大大降低,更有网友称,节目不应该继续保留“亲爱的”。
深耕垂直领域内容和获取更多观众共情,这二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冲突,但是,垂直化并非以为着要冷门,在垂直里也可以找到观众的共性。
这一点《令人心动的offer》处理得相对较好,节目中,八名怀抱着律师梦想的法学院学生,经历为期一个月热血残酷又励志的律所实习生活,争夺两个律所转正offer。
虽然节目说的是律所里的事情,但是对于大量毕业实习的同学来说,依旧能够寻找到共鸣,这种共鸣并非来源自专业,而是处境。
真人秀加观察室
职场综艺无法真揭露
当然,作为一档职场真人秀,想要展示当代年轻人的工作现状,并不是单纯通过进行一些入门级教学,而是要竭尽全力地深度揭露行业规则。
但是,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当工作环境布满镜头,员工等于在监视下工作,这种现实情况使得节目嘉宾自然而然地带有浓厚的表演成分,也就促使职场综艺从根本上出现了bug。
就拿东方卫视《老总来了》来说,节目本身是希望探究老板与员工甲乙双方之间的职场关系,深度挖掘性格迥异的老总与下属之间的真实相处日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员工当面吐槽老板,更别提在镜头前吐槽。
比如说,有一期节目,来自猎聘网的老总戴科彬想要在午餐时聆听员工的意见,但是当员工面对他时,大家连饭都吃不好,更别提说啥意见了。
这种天然的漏洞,使得节目给观众的印象更偏向于一场表演,反而丢失了真人秀真实的魅力,尤其是一些节目在内容中做软植入时,完全不能是观众信以为真。
同时,观察室的形式被套在职场综艺时,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陷,那便是观察员身份是否具有合理性。
当前正在播出的职场综艺,现场观察员绝大多数是明星,配之以一至两位行业精英。
对于明星们来说,但是他们所了解的更多是娱乐圈、影视圈,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都没有真正接触过职场,对于职场更仅仅是停留在影视作品中。
比如说,《令人心动的offer》中,蓝盈莹担任节目观察员,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她刚刚参演了律政题材电视剧《精英律师》。
如果这相对来说还算合理,《老总来了》中的熊梓淇便尤为尴尬,节目里他以为90后员工代言,然而现实生活中一直在演艺圈,根本未踏入过职场。
对于那几位行业精英来说,无论是《令人心动的offer》,还是《老总来了》,很多情况下素人发言时长和比重都相对较少,只在出现一些困惑时才会答疑,角色存在感相对较低。
这种现状也使得观察类的职场综艺有些不接地气,没有了生活之本,反而更像是“纸上谈兵”,职场感觉相对较少,更多关注的还是娱乐话题,像什么#何炅睡三个小时就够了#、周震南吐槽马伯骞之类的。
观察类职场鸡汤
职场综艺的救命稻草
即便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职场综艺依然在2019年岁末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广撒职场毒鸡汤。
《亲爱的客栈》第三季的口号改为“奋斗,迎接滚烫的人生”;《令人心动的offer》也是每日更新职场心灵语录;《老总来了》主张“让老总更省心,让员工更开心”。
虽然说这些职场鸡汤乍一看让人想翻白眼,但是长远来看,这就是职场综艺岌岌可危时的一剂强心针。
这些年来,职场的话题在综艺里一直若隐若现,表面上,这一题材并没有过现象级综艺出现,实际上,一直有节目在探究这一话题。
刚开始的职场综艺主要出现在电视上,为了增强节目的服务性与公益性,电视台推出了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节目长盛不衰,历久弥新,而这一时期更多的是在强调雇佣关系的建立。
随后几年里,真人秀节目走红后,越来越多的明星职场体验类节目出现,一群明星“不务正业”专门去自己不擅长的其他行业、其他领域进行职场挑战,诸如《你好!菜鸟》《挑战者联盟》的节目接连出现。
上半年,《我和我的经纪人》带领职场综艺也曾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大有同类节目复苏态势,但是观众广泛关注的背后并非是探讨影视经纪公司的职场现状,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于娱乐圈艺人的工作状态。
近段时间来,观察类的形式走红,使得职场综艺重新寻找到了一个外壳,即便综艺的色彩掩盖住了职场的色彩,但是无疑观察类的形式真正让职场综艺焕发新生,有如一颗救命稻草,给予了职场综艺另外一个新的出口,不失为一条值得继续探索的新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