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王慧敏:从名记者到副部级的“新闻官”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9/9/9

作者丨爱咖啡的叔 来源丨融媒天下

 在人民日报社笔耕25年后,著名记者王慧敏,9月6日,荣升为人民日报社编委、海外版总编辑,副部级。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这个位子,还出过更大的领导,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9月6日上午,王慧敏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就任。晚间,人民日报社官网“领导介绍”栏目已于当日更新。更新后的信息显示,王慧敏已于今年8月出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同时,今年4月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海外版总编辑的许正中,在卸任海外版总编辑职务后,继续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一、从求学开始,王慧敏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用现在的话说,他有一个“记者梦”。
1984年王慧敏考大学时,第一、第二志愿报的都是新闻系,不期却被录到了兰州大学历史系。心中的落寞是可想而知了。
 
新生开学不久,他从学校的阅报栏里看到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正在招生,欣喜若狂,便报了名。记得学费是73元——这在当时可算个大数目。这大概是王慧敏第一次与人民日报“结缘”,也许无意中注定,他将在人民日报社这个大平台上,奋斗一辈子。
 
可惜的是,不到一年,函授便上完了。他又陷入了失望!这时候,“记者梦” 已从 “腠理” 深入到了 “骨髓”。他给校长写信,要求转系。在连续写了几封后,竟然转成了!
 
1988年夏,王慧敏以4年选修课程最多、总平均分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后来,又到武汉大学新闻系读了3年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了人民日报经济部。终于见到了以前只有在函授教材中才能见到的前辈们。
 
二、人民日报社名编辑、名记者辈出,也是一个出“新闻官”的地方。
 王慧敏的记者生涯,深受其授业导师范敬宜的影响,当时在经济日报担任总编辑的范敬宜先生,在武大新闻学院和樊凡教授联合带研究生,王慧敏就是其门下高足。
 
范敬宜去世以后,王慧敏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
 
在武汉大学念完基础课,按照教学计划,要到经济日报边实习边做论文。第一次与范敬宜见面,我便挨了当头一棒。记得是在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西晒的阳光把导师原本儒雅的形象勾勒得有几分威严。
 
范敬宜问我:“看过梁厚甫的哪些书?”我一下子懵了。在当时,只知道梁厚甫是个美籍华裔报人,对他的作品却从无涉猎。
 
见到景仰已久的导师,本来就有几分紧张。这一下更慌了。接下来,他问的几个民国时期知名报人的作品情况,我也回答得磕磕绊绊。
 
范敬宜皱起了眉头。不过,接下来他问的古典诗词的掌握情况,我回答得还算差强人意。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我刚想喘一口气,谁知问题又来了:“会背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吗?”
 
我背了几句便卡了壳……
 
范敬宜将剩余的部分一口气背完,然后严肃地说:“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要想当个好记者,文化底蕴非常重要。一个人文笔的高低赖于文化的深浅厚薄。”
 
自幼喜欢舞文弄墨的我,自以为学了不少东西,原来竟是如此浅薄。从范敬宜的房间出来,我汗湿脊背。这让我暗暗下起功夫来。
 
三、言论、评论文章是人民日报的传统优势,也是该报记者扬名立万的“看家本领”,王慧敏深感在言论写作方面,是自己的短板,他发誓要补上。
 人民日报5号楼边上就是图书馆。当时,图书馆一直开到晚上10点半。只要不出差,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吃完晚餐王慧敏就到图书馆翻阅报纸。专门看言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一篇不落地看,看到好的就抄下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抄到创刊号,3年多的时间,抄写的笔记本装满了3个 “奇强洗衣粉” 纸箱。
 
1997年王慧敏到河南虞城挂职,就带着这三个箱子。一有空就拿出来反复诵读。县里的干部喜欢串门,他在居室的门上写了个纸条:晚7:30之后,恕不待客!
 
挂职的两年多时间,是这三箱笔记本陪伴他度过河南虞城县政府大院的漫漫长夜。
 
有了这份积淀,回到报社后,写言论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并引起了关注,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多次在大样上批示予以表扬。邵社长还向经济部的同志打听:“王慧敏是哪位女同志啊?” 这份积淀,也为他后来在人民日报上上第一次为记者开的《下乡手记》专栏奠定了基础。
 
四、2002年秋,在《人民日报》历练8个年头后,王慧敏把人生坐标从京城搬到西部大漠——担任新疆记者站站长,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让王慧敏收获了更多的职业荣誉,也让他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2003年7月,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同志布置了一个任务,赶在八一建军节前后,让王慧敏写篇边关驻军的文章,但王慧敏几个月后才交稿。当时的记者部主任杨振武同志替他做了解释。杨振武在业务研讨《提倡“六易其稿” 精神》中写道:
 
一篇稿件,实地采访半个多月,精心打磨一个半月,先后六易其稿,这就是11月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的长篇通讯《热血铸雄关——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戍边纪实》,作者是新疆站的王慧敏同志。这篇稿件是王晨社长7月中旬布置的。我与王慧敏通了电话,问他能不能在 “八一” 前交稿?他回答:“现有的材料还不行,要看下去采访的情况才能定。”
 
王慧敏每次完成任务都很出色,而这次,不但 “八一” 没有交稿,8月底仍无音信。我打电话催稿了,王慧敏说:“很抱歉,稿子写得不满意,正在改。” 过几天,他怕我着急,又主动打电话来说:“还在改。”
 
一直等到9月22日,稿子来了,并附言:“因为题材和本人水平所限,稿子写得很艰难。前后用了一个月时间,六易其稿。自己觉得还不是很满意,请领导斧正。” 我连夜看完,深为其构思和文笔所感动,7000字的稿子,删改不过二十字。9月23日,在送社长审稿时,我写了这样一段话:“王慧敏同志这篇稿子拖得时间比较长,主要是他想写好,六易其稿说明他尽了力。我们在文字上略作改动,送上,请指示。”
 
10月22日,王晨同志认真审阅稿件后批示:“这是全国拥军爱民、戍边为民的一个典型。王慧敏同志坚持 ‘三贴近’,下工夫写出此稿。我意可作为特例,择机发表这一长篇通讯。”10月23日,张研农总编辑在此稿上批示:“一版转,发好。”
 
一篇驻站记者采写的稿件,社长批示作为 “特例”,总编辑批示要 “发好”,其被重视的程度之高,是不多见的,也足可以窥见王慧敏的敬业精神和勤奋刻苦。
 
而王慧敏另一篇写新疆的名作《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被习总书记多次引用。
 
五、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了 “75事件”。当时,王慧敏已经调浙江分社。由于王慧敏有丰富的新疆工作经验,报社调回到新疆任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总指挥。7月8日零点15分许,报道组在返回驻地途中,车行至乌鲁木齐市河滩路与新医路立交桥南时,遭到埋伏在路边的上百名手持利斧、砍刀、铁棍的暴徒的袭击。
 
顷刻间,汽车的保险杠、引擎盖、车灯、窗玻璃被砸得一片狼藉,车顶多处凹陷。有人还企图爬上车顶从顶窗施暴。
 
司机一边猛打方向盘左冲右突逼退靠上来的歹徒,一边迅速倒车。歹徒一边闪躲汽车一边伺机发动新一波攻击,一拨被逼退另一拨又冲上来,嘴里还大声呼喊着:“打死他们!打死他们!” 汽车右侧的玻璃被斧头砍出一个洞,一把钢刀从洞口直捅进来……
 
命悬一线间!后来,公安部门出动数批干警增援,大家凌晨4时才最终撤出危险区域……
事后有人问王慧敏:“当时,你想到了什么?”
 
他回答:“当时什么也来不及想。只盼着突出重围活下来。事后,倒是想了许多——既然全须全尾活了下来,今后就更应该尽职尽责工作。”
 
六、在新疆驻站5年多后,王慧敏从浩瀚广漠的塞北来到繁华富足的江南,担任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浙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达的地方,在这里,王慧敏见识了另一个中国。
 
新时期,浙江注重经济发展质量,逐渐弱化GDP。王慧敏总结出了 “由里往外美” 这一概念。文章见报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我心里影影绰绰有这个概念,可不知用什么准确的词去表达。你总结得真好,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今后这句话将会写到文件里。”
 
在浙江,王慧敏还与马云“不打不成交”。
 
2015年8月,上面安排分社报道浙江一个“著名企业家”。因为知名度高,这个企业家出访,外国元首都趋之若鹜待若上宾。可能由于业务太忙,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他一直不太愿意配合……
 
通过各种关系,好不容易才约定了采访时间:他答应在北京的一个活动结束后,时间是20分钟。
 
王慧敏把任务交给了分社笔杆子袁亚平和另一位记者。
 
他俩一大早就乘飞机赶往北京,可是傍晚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袁亚平推开王慧敏办公室的门,满脸歉疚:“慧敏,对不起,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活动结束,可人家说,有首长接见,转身走了……”
 
王慧敏很愤怒,要了那位企业家的电话,给他发了一段大意如下的短信:“ XX先生,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时,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但当别人都把你当回事时,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无论营商还是做人,遵约守信是基本。命运对你格外垂青时,一定要学会惜福,知道敬畏,懂得退让,为人切莫轻狂,做事切莫任性。古语说得好:‘人不自尊天作谴,福祸起因皆自选。’如果不知餍足,纵性胡为,最终,你会摔得很惨。”
 
这段话可能触动了那位企业家,两天后,他接受了浙江分社的采访,任务终于完成。那组稿子还得到了上面的表扬。
 
这是王慧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段故事,他虽然没有指出浙江这位“著名企业家”的名字,但咖叔根据综合分析,又翻阅2015年8月人民日报版面,得出结论,就是马云!
 
2015年8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百分之百中国造 “阿里巴巴”叩开世界大门》,第12版再以《中国梦的追梦人》为题,整版聚焦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文章署名王慧敏、袁亚平等记者名字。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深度解读一家民营企业和它的创业者,并不多见,轰动中国民营企业界。
 
七、从业这些年,王慧敏曾有很多次 “高就” 的机会:1999年,一家部委的领导点名调他出任下属机构的正厅级一把手(当时他刚30出头)。但他谢绝了。不止一个省、区的领导希望他能到地方工作,并指出了 “光明” 前景。他也谢绝了。
 
也碰到过许许多多的诱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就提出给50万年薪,让王慧敏帮他去搞文宣。当时他一年才挣1万多块钱。他谢绝了。在杭州,一个互联网巨头(马云?)希望王慧敏加盟他的团队,开出的年薪很有诱惑——王慧敏在人民日报一辈子也挣不到。但他仍谢绝了。
 
有一年冬天,适逢杭州大雪,连下三日方停,低温连破极值。雪停后,艳阳高照,王慧敏沿西湖散步,信手在手机上写下了一段感怀,也可以作为他人生追求的写照吧:
 
艳阳初露头,沿湖信步游,心怀苍生方觉湖山秀;灵峰寒梅香,孤山茶花稠,晨昏伏案无视嬗节候;奔走城乡间,满脚沾泥土,叩问渔樵民瘼尽吃透;一件老头衫,从春穿到秋,沙发一蜷揉眼又一宿;不嗜烟与酒,诗书置前后,韦编屡绝仍然不撒手;定位孺子牛,伐恶效狮吼,荣华富贵与咱全无由;残阳已夕照,晨诵夜句读,扪心自问工夫可下够?仰止司马迁,秉笔重操守,不改初衷至今心依旧!
 
而今,王慧敏执掌副部级的中国外宣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新闻官”,祝愿他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另一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