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招聘冷:行业洗牌,校招缩水
本文授权转自:首席娱乐官
作者:七月
2018年注定是影视人难熬的一年,在资本退潮和政策趋紧的双重作用下,影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撤退,“影视寒冬论”甚嚣尘上。
寒冬降温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未来一两年有无数家公司要倒闭,有不少从业人员被裁员,找工作都成问题。
一位编剧朋友称已被裁员:“公司旧的项目收不到回款,又接不到新项目,每一天都步履维艰。”
另一位从业人员表示无法跳槽:“都看不到什么招聘信息,换工作要凉凉了。”
……
即使不想承认也得认清现实:大环境下的裁员潮已经波及到传媒影视圈,这个“寒冬”真的很冷。
影视毕业生爱考研,
“专业70多人、就业率不足50%”
传媒影视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影视、文创、新媒体等的迅速发展,行业对传媒影视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校招大战如火如荼,但今年的校招可能并不在一个体量上,让人心慌。
为此,《首席娱乐官》询问了几个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是一脸愁容。
当问及是否参加过秋季的校园招聘,小Z点了点头,向小官吐槽道:“参加没找到工作,不参加更找不到工作,都不想再当传媒狗了。”
小Z觉得今年秋招的宣讲会并不多,实际的就业机会也不多,“要程序员的偏多,找做内容的较少”。
这个说法受到了另一位学生张洁(此为化名)的赞同:“专业一共70多个人,就业率连一半都没到,真正从事传媒影视工作的还要少,大多数选择了考研。”
而谈及参加校招的经历,研究生Lily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参加了两次校招面试,其中一场30多人竞争一个影视策划岗位,最后也就3、4个进到三试的,整个过程长达6个小时,结束了以后特别累。”
与小Z一起面试的都是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北大清华人大的都有,还有中传海归,大家都很厉害”。最后只有一个北体的进了二试,“这家公司对传媒影视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求没有那么高,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圈内实习经历以及实际工作技能,我没有实习经历就被刷了”。
不同的是,张洁选择了同专业同学中的“大众玩法”——继续学习深造,“感觉传媒影视圈寒冬太冷了,越找工作越慌,只能缓几年再考虑,但不清楚未来如何”。
而按照往年的惯例,无论媒体如何渲染“寒冬降温”,基本的校园招聘还是企业品牌宣传的好时机,每年秋季“四大央媒”的校园招聘一点也不含糊。而今年各大高校已经进入了考试周,寒假马上来临,“四大央媒”至今仅有人民日报发布了“姗姗来迟”的招聘信息,来不及举办校园宣讲会,其他的仍未见校园招聘的动态。
即使你不想承认也得认清现实是残酷的,不仅是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降温不少,今年的传媒影视行业内也充斥着满满的苦涩。
传媒影视圈招聘缩水
“每天能有招聘信息就很不错”
“这一波裁员大潮其实是从2016年开始,那阵子保底不断失败,一整年也没有出现2015年那样的爆款,实在不景气。2017年情况好一点,但2018年大环境不好,游戏、互联网均有大幅度裁员,影视公司裁员可能是这两年较频繁的。” 一位院线的朋友曾向媒体透露。
“2018年,一部分大的影视公司通过裁员对人员配置重新合理化组合,更多小公司则直接裁员缩减开支。”一位从业人员透露寒冬之下各家公司都在积极“过冬”。
因不断的行业内外震荡,以及较高的行业风险,加之退潮的资本,为了均衡公司健康发展,传媒影视业的裁员风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也因为这样,整个行业的招聘岗位也变得紧缩。
一位专门分享传媒影视圈招聘信息的大V向小官透露:“算是从Q3末开始,明显感觉圈内的招聘信息少了许多,现在每天能有招聘信息就很不错。有些信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发,陆续发过很多次;现在寒假实习信息也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多,不及往年。”
一些传媒影视招聘信息群里,小官翻看聊天记录之后,发现群里发布招聘信息的频率明显有所降低,甚至很多是想招聘计算机技术人员,而不是影视内容从业者。
一位影视营销公司的hr表示:“有时候看着发了不少招聘信息,打开一看,要么是公司名听都没听过,根本不敢投;要么是好早之前看见过的,依旧在招人。”
S老师之前从事影视策划,自辞职以来一直很沮丧:“我是10月辞职的,现在在家撸猫已经快3个月了,还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不少群里还出现了一些人毛遂自荐,希望通过多途径找到工作,或者成功跳槽。“也有被踢群,但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成功了呢。”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圈内兼职的招聘。
发布传媒影视圈招聘信息的大V还分享了一个趣事:“之前还有个台湾人私聊我,问我有没有台湾地区影视公司的就业信息。我就问他台湾地区难道也出现了影视圈就业难,他回答是的。”
显然,整个传媒影视行业并不稳定,从应届毕业生到从业人员,都面临着一番大洗牌。而只有真正有价值、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才能挺过这段洗牌,存活下去。
影视公司“瘦身计划”下
从业人员如何存活下来?
2018年5月,崔永元爆出“阴阳合同” 事件,将影视行业潜规则的“遮羞布”扯下,并再次将演员“天价片酬”一事摊在大众面前。之后,相关部门先后介入调查、整顿税收,并要求企业自查自纠。
随后,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对播放量、收视率等假数据进行抵制。之后,广电总局对其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多家纸媒被迫停刊,被新媒体时代无情地淘汰掉。其他纸媒进行合并、改版,通过改革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一路走来,2018年的传媒影视行业或是乱象频出,或是不安动荡。“未来12个月,估计至少会有1/4到1/3的公司退出或基本退出这个行业;五年之内,这个行业里剩下的公司应该不超过1000家。”易凯资本的创始人兼CEO王冉曾预测道。
传媒影视行业面临寒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家公司也势必需要根据情况来“保命”,“瘦身计划”便成为了大趋势,因此不少从业人员被“雨打风吹去”。
裁员,几乎是目前传媒影视行业的所有人都要去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行业“裁员风浪”中,坚定地存活下来呢?
首先,拥有适合当下环境的自身价值和能力。一位影视公司的hr表示,招聘和裁员时都要看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果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帮助到公司的业务水平,“无论是拒招,还是裁员都首先找到这些人,公司不想拿钱从0开始培养人才”。
其次,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保持竞争力。上述hr认为,你不能局限于“一技之长”,要逐步将自己培养为“多才多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传媒影视行业更具有融合性,自然需要多元化人才,“否则一旦你的价值和能力不如他人,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掉”。
现实再次摆在眼前,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和实力。传媒影视行业的转型和求新求变需要从业者积极适应并勇于探索承担,否则,变革的大潮终将淘汰那些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