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上海市的电影政策都到位了,为何出品的影片都不怎么给力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8/1/22

文丨达伦糕


去年年底,媒体曾经出现多条关于上海要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新名片的新闻。

2017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这一条《若干意见》被称为“上海文创50条”,一时之间,可谓是群情欢腾,普大喜奔。

“差点要下来跪拜,要哭”上海的电影人士竟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惊。


官方的的宣言信誓旦旦,当然,也不乏传统地方政府常有的官腔:

“影视产业作为八大重点发展领域的首位,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

如果研究一下这50条的话,大致包括”构建影视产业目标体系“、”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提升影视产业链发展能级“,”建成全国文化创意重镇“等等目标和措施。

似乎说了很多,但是细看一下却似乎还是云里雾里,至少笔者是远没有觉得有”跪下痛哭“的感觉。

抛开这些官方的政府叙述,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说实话,上海的电影产业近十年的发展一直呈现着”雷声大,雨点小“的迹象;另一方面无论政府的口号与政策如何高屋建瓴,润物无声,上海的影视公司却一直无法在实际表现上赶上政府提出的”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宏伟目标。

究竟上海是否能够成为仅次于北京甚至超过北京的中国文化新坐标?上海的影视企业究竟面对着的是怎样的现状以及未来?

本文就来为您详解一下上海影视的究竟。

辉煌的过去,庞大的市场

无可否认,上海电影拥有辉煌的过去。

上海曾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20世纪30年代,国内共有233家影院14万个座位,上海一地拥有53家影院3.7万个座位,约占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电影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上海这个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气息曾经包揽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包括:


第一部国产故事片《难夫难妻》是在上海问世;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中华影业年鉴》在上海出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万氏兄弟在上海摄制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史诗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连映三个多月,观众近80万人次,创下旧中国国产片票房第一的纪录;中国第一部译配英语的《假凤虚凰》从上海输往欧美放映........

这样的第一数不胜数。更有无数里程碑式的影片和早期著名的电影明星都诞生在上海。《神女》《渔光曲》《大路》《马路天使》《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电影都是在上海拍摄完成。郑正秋、田汉、夏衍、阮玲玉、胡蝶、周璇、蔡楚生等影坛名人都是以上海作为根据地。

“中国之上海,犹美国之好莱坞。影片公司,星罗棋布;电影明星,荟萃于此。”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城市与电影的历史渊源如上海这么深厚久远。

过去的上海历史辉煌,今日的上海电影则是市场广阔。

2017年,上海电影市场全年票房达35.02亿元,是上海电影历史票房之最,也继2016年之后继续蝉联全国年度城市票房冠军。上海地区票房占全国票房的6.26%,雄踞榜首。

2017年,上海地区影院票房为3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9%,其中国产影片15.16亿元,占43.28%,进口影片19.86亿元。放映场次337.23万场,观影人次8305.97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68%和13.68%。

2017年,上海地区新增影院67家,银幕数419个,座位数50773个。全市共有影院320家,银幕数1837个,座位数262497个。影院数量和银幕数继续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

这么多项第一实在来之不易,票房第一,影院第一,银幕数第一,从电影消费的规模来说,上海其实走在了北京的前面。如此庞大的市场,让全国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得不羡慕。

另一方面,辉煌的过去与市场的庞大却无法掩饰今日上海电影创作上的短板与昔日远东好莱坞”Shenllywood”的不复存在。

在所谓”50条“政府条条框框出台的背后是急需补强的电影生产与制作上的”内功“。

无奈的现状,未知的未来

曾有人说,上海的影视行业水平与上海的互联网行业水平大致相当。

这句话在笔者看来说的算是非常客气。

如果仔细看2017年电影票房的上海元素,可以发现动静不小,但是实力不够——这是上海电影生产的一大现状。


据统计2017年”上海制造“的影片票房累计已经跃上了新高度,达到39亿左右,比之2016年的13亿票房与2015年9亿票房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如果深究起来2017年的上海电影一大半是依靠上海本地人韩寒的亭东影业出品的《乘风破浪》以及一家署名”上海太合影业“(实际是北京太合文化娱乐在上海与人合资的子公司)出品的《功夫瑜伽》,两部电影仗着春节档的强势合取超过20亿的票房,每一部都是过10亿的成绩。如果没有这两部影片,上海2017年的整体票房并不会比2016年提高太多。

细看一下,2017年上海票房单部真正最给力的公司其实是每年出品量极少的韩寒的亭东,一些其他比较高调和知名的电影公司与之相比成绩都算差强人意。

上海的电影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龙头老大型

这一个列别中包括上海电影集团,新文化传媒集团,以及上海文广SMG旗下的一些电影公司(包括尚世影业)等等。

其中上影和新文化属于上市公司,而且电影收入在主营收入中占比较重;另外一家近年来江湖地位极高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其实也有着深厚的上海文广背景与影响(介于其复杂的产业投资构成与难以深究的现状,本文不做细说)。

很遗憾,从这些龙头老大来看,表现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平平。

国字号老大上影的情况一直不甚理想。2017年几部力推的作品《鲛珠传》,《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上海王》等项目要么是票房不够理想,要么就是彻底扑街。近几年上影主导出品的影片几乎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佳作,唯一一直被拿来树立口碑的则是票房表现勉强接近预期的《盗墓笔记》,而上影其实也主要是参投方而非项目主导方。

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新文化集团情况稍好,自身主要的业务还是以电视剧为主线,电影为辅。自从2017年初天价绑定周星驰的公司后,新文化在电影上从现在到将来的希望一切都落在了星爷的肩上。

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票房为16.5亿左右,当然背后的出品公司多达20多家,新文化能够捞到多少金实在很难说。除了《西游》系列以及当初《美人鱼》爆款所获的收益,新文化单靠自己的作品恐怕很难走出多少高抛曲线。别的不说,光看一下下方名单便可知一二。

 

SMG旗下的尚世影业虽然背靠上海文广这棵大树,但是经营规模和投资范围都远不如上影和新文化的实力,近些年来主要集中在进口海外批片,尤其偏爱动物类纪录片,2017年出品的《地球:神奇的一天》表现中规中矩。

2)精品型小公司

除了几个上市或者国资背景的巨头企业,上海本土更多的是精品化的小型公司。

说是说”精品化“,但是和电影这个产业的特性一样,精品化公司也很难保证每一部都出精品;所谓”精品“和”平庸“之间,还都是相对的,并没有特别清楚的界线。

之前提到的上海电影票房半壁江山的亭东影业便是首屈一指的精品小公司,成立时间不长,每年出品的影片很少,业务线也不长,但是类似《乘风破浪》,《后会无期》还是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背后也有类似博纳这样的金主在支撑着。

还有排得上号还能称上”精品“的大概只有出品《功夫熊猫3》的东方梦工厂,《龙之谷》的动画新贵米粒影业等不多的几家公司,而且现在这些公司无不都处在转型之中。与亭东蒸蒸日上的现状相差甚远,这几家精品公司是否能够再出精品,或者摆脱现在的瓶颈,实在还有待考量。

3)随波逐流的边缘公司

上述两类企业,无论是在背景,实力,历史表现来看,在上海已经算是上乘了;真正使得上海的电影整个氛围变得相对比较无奈的,也是上海电影产业主力的影企大军,其实多数是由一些随波逐流的边缘公司构成。

这些公司或者有着在产业资本化大潮中赚一票的动机,或者有着在上海做几部所谓有国际化思维的影片博得好彩的心理,又或者只是单纯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电影产业的波涛涌胸中混一口饭吃。

这样的上海企业不胜枚举,比如连败连亏,新三板亏损最大企业之一的基美影业,一意走在国际合作路线上,惹上官司不说,出品的电影接连成为炮灰的熙颐影业,在《三体》之路上越走越远,不知去向的游族影业.......以此类推。

上海有太多这样在业内有点名气,但是实际却很难经得起推敲的小型公司。

有一个上海公司普遍的特点是,站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光环下,特别喜欢走”国际高端“路线,但是大多走得很玄乎,很虚,”投资欧洲公司“,”邀请好莱坞过气明星与国内演员合作“,”邀请好莱坞团队打造中国科幻IP“,这些过去听起来还算很有噱头的做法在第三类的上海公司中颇为常见:结果如何,观众自有判断。

政策到位,还需人才到位,实力到位,心意到位

只要是在影视行业稍微摸爬滚打过的人都无法不承认:上海电影不如北京。

先不说多少导演、演员、制片人都生活在北京,中影,光线,博纳,华谊这些最大的支柱型企业都在北京,中戏、北影、传媒大学都在北京,更多的舞美、灯光、拟音、剪辑等人才和机构也全在北京。

以前在微博上讨论京沪之争时,感叹上海的报业、出版等机构都转移到了权利中心,高校,设计、会展等均被首都超过,殊不知,上海的电影产业其实更是今不如昔。

人才的匮乏是最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专院校的短缺,更是因为投机的人多了,做实事的人就少了。

实力的欠缺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看起来是金融大都市,应该遍地黄金,随处是可以立项圈钱的机会,无奈资本也是精明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资本也知道究竟哪里才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最后,上海电影最大的短板是真心诚意。北京业界人士常挂在嘴边的”情怀“二字,无论是否出于忽悠,都至少还说得出口;但是上海的电影从业人员恐怕连”情怀“这两个字都懒得提,电影在这里恐怕只是个买卖,是件光鲜亮丽的外衣,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获得掌声和鲜花的名头,无论有再多的”五十条”,“一百条”,“五百条”,都难以掩盖真心实意在上海电影圈越来越匮乏的事实。

人人都在感叹上海美术电影厂的衰败,人人都在感叹为何上海电影的地位大不如前,这样的差距恐怕不是一纸政府文件就可以彻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