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传统文化席卷综艺影视等各行各业,成2017年最大网红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7/12/30

文丨陶明霞 刘长欣 来源丨南方日报

原标题丨这一年,最大的“网红”叫传统文化!

2017年,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图书出版、教育等各行各业。

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重新捡起书本,加入吟咏背诵的大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经由《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等纪录片得以广泛传播;国家级文物借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变身新晋“网红”……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浸润大众的心灵。

与此同时,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

业界认为,传统文化再度大热,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既体现了文化自信,也证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国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笔者以关键词的形式,盘点2017年文化新闻热门事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刷屏的“爆款”之作。

关键词:诗词+朗读

“00后”成经典文学传承“铁杆粉丝”

2017年新年伊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播出后,很快以超出预期的热度迅速在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走红,为“传统文化热”开了一个好头。站到最后的16岁中学生武亦姝更让人们看到,“00后”已成为古典诗词传承的“新生力量”。

 

“希望人们在喧闹的娱乐性综艺之后能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回归诗歌的国度。”谈及策划意图,《中国诗词大会》主策划姚喜双表示,“我们将节目定义为‘诗词大会’,而不是‘诗词大赛’,正是希望淡化比赛,突出交流、沟通、融合的意涵,增进全社会成员间文化交流。”

在此之后,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浙江卫视的《向上吧!诗词》,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从诗词拓展到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朗读者》《阅读·阅美》……一波诗词、朗读类综艺节目接踵而至,用现代传播的方式,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这些文化类综艺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

通过梳理这些节目,不难发现一些共通的规律:制作者将诗歌或名篇与媒体、文化、新技术有机结合,并借助大批流量明星和名人来增加节目的影响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电视人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传统文化展演、教育、传承和创新之路,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示范。

热潮之下,也有专家表达了担忧,认为“诗词、阅读类文化综艺扎堆上马,越来越多性质雷同的文化综艺霸占荧屏,难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对此,《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点评嘉宾康震认为:“社会大众原以为传统文化走下坡,现代人语言变得直白粗鄙,但节目却让观众看到一群热爱诗词且懂诗词的选手。这不仅重启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也唤起了人们对文化的自信。”

借助节目的高收视率,相关图书将文化综艺节目的视听感,转化为情感和思维并重的阅读感,亦激起了读者广泛的阅读热情。中华书局的《中国诗词大会》出版后受到读者极大关注,一年来销量四五十万册,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新注》等经典选注本一再脱销。《思无邪:诗经名物图解》《诗的八堂课》《中华文化简明读本》等传统文化图书陆续闪亮登场,各类诗词文化日历销量喜人,令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传统文化的“铁杆粉丝”。

除此之外,“诗词大会”相关的手机游戏也一度成为热门,“诗词大会50句挑战”“挑战古诗词”等闯关游戏迅速流行开来。不仅如此,2017年高考全国1卷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素材命制了试题。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采用新版本,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作出了明确要求。

种种迹象显示,传统文化经典正借助不同的平台载体,以各类别出心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那些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的“诗意”在现代人的内心深处扎根生长。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网络直播

40万人围观面塑直播,“匠人精神”备受推崇

从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到2016年“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项目已达39个,位居世界第一。

在古典诗词借助大众媒介重新升温的同时,《百心百匠》《寻找手艺》《了不起的匠人》等各类纪录片以创新形式记录了漆器、蜀锦、古纸等东方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为非遗注入匠心传承的内涵。《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更让匠人与设计师一同脑洞大开,打造贴合内容的手工艺产品,还借助视频播放平台“边看边买”功能,让消费者可以边看节目边购买匠人手作产品。

 

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说:“作为匠人,我们该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祖国留下那种丰富的文化遗产,那种了不起的工艺、那种手艺认认真真地传承下去。匠人很渺小,但是有匠人精神的人很伟大。”这成为许多观众的一致心声。

不仅如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全景VR展示、H5传播、无人机航拍等移动端传播渠道和新兴方式,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向大众展示非遗进行“传统活化,设计转化,生活美化”的传承之路。

今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协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遍布全国。其中,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网信办主办,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具体执行的大型非遗类网络传播系列活动“家国同庆人月圆——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系列活动”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举行。

活动举办期间,由林帝浣创作的“二十四节气”水墨画,把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和四季流转的诗意,在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不少观众为之驻足;在一场关于西关打铜的非遗网络直播活动中,西关打铜传承人苏英敏让数万网友亲眼见识了“手打”铜器的魅力及其巨大的收藏潜力。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多个互联网直播平台推出非遗特色直播,为众多拥有传统文化技能的“民间高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现技艺、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今年5月,YY直播首次上线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面塑的直播,就获得了40余万网友的围观。截至目前,该频道已经入驻近200余名主播,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百万级。部分众筹平台发起非遗产品众筹,让一些被冷落、被忽视的非遗技艺散发出全新的时代魅力。

湖南、山西等推出“舌尖上的非遗”活动,以当地饮食文化和非遗美食为灵感和素材,吸引了各方关注。湘绣、桃源刺绣和苗族银饰等具有湖湘特色的非遗项目被运用在时尚设计中,向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趣。广州也出现了不少融合非遗元素与时尚设计的作品,如“炭烧老广”系列漫画把广州传统文化带入“二次元世界”,向公众诠释“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生活理念,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关键词:文物国宝+表情包

从“说话”到“卖萌”,尘封古董玩转社交网络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从不断涌现的“爆款”文物类影视作品就能窥见一二。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深受年轻人喜爱,最近央视开播的《国家宝藏》带来了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院)的“国宝秀”,成为社交网络的热点话题。

《国家宝藏》有多火?朋友圈里四处可见有人对其点赞,一向苛刻的豆瓣网友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被称为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业内人士分析,这档节目之所以能成功,既缘于其继承央视在文化类节目积累的经验,还得益于节目勇于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节目的固有思路。例如采取“小剧场”表演的综艺外壳外加纪录片的电视语言,“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大胆启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不乏网络流行语。当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物与酷炫的表达方式真正产生了“化学反应”,赢得如潮好评,也足见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

“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这样断言。近年来,从“宫廷娃娃”到“朝珠耳机”,以“萌”为设计理念的故宫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国家宝藏》也放下高冷姿态,以“接地气”的娱乐方式,试图和观众产生情感连接,节目中,乾隆的“釉彩大瓶”和“农家乐审美”,黄公望吐槽“辣眼睛”等笑料迭出,众多网友还乐此不疲地为节目制作了大批“表情包”,在社交网络上火速风行开来。


另一方面,科技给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方式、渠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故宫、腾讯共同主办的数字文化艺术展在故宫上演,沉浸式3D投影屏幕、虚拟现实、时尚换装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新技术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宫,也为故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大批“95后”“00后”粉丝。最近的消息,国家文物局与腾讯、网易、百度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文物资源的跨界融合。

文物在线上的火爆,延伸到线下的积极反馈。以《国家宝藏》为例,据相关统计数据,节目开播后,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尤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是让它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博物馆也在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方式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而在与观众的磨合中,它们似乎找到了与年轻人“融为一体”的全新方式,成为自带流量的资源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