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传播时,给受众一个答案,而不是一个问题
·作者 熊有竹 ·首发 格行营销笔记
在夏蓉高速的旁边,立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写着“中国奈李之乡”几个大字。
我曾调研过几个人,看到这个宣传语时什么想法,人家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我曾经讲过一个观点,很多企业做不好营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内部视角。
所谓内部视角,就是用自我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角度看问题的后果是:你以为别人知道的东西,其实别人不知道,你以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其实别人知道。
还记得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上的那就“名言”吗?“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几乎所有的内部视角,都是停留在“我以为”的这个层面。
如果要想让营销传播的效果更好,应该秉持的原则是“我不要我以为,我要你以为。”
上面的那句宣传标语“中国奈李之乡”,当地人一看就明白,他们会自动脑补上答案。
但是对于一个外地人,这句标语就是一个问句,他们看到标语的第一反应是:这说的是哪呢?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呢?
所以,如果从营销传播的视角,上面的那句标语,就应该是“湖南·文明乡,中国奈李之乡”或“中国奈李之乡——湖南·文明乡”。
如果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词条、网站、文章,关联到这句标语上面,对标语做进一步的阐述,以达到引流、二次营销、传播等目的。
“中国奈李之乡”这句标语,本质上,给了受众一个问题,而“湖南·文明乡,中国奈李之乡”或者“中国奈李之乡——湖南·文明乡”给的却是一个答案或者结论。
你想想看,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也就是一秒钟28米的速度前进,车上的人瞄一眼广告标语,汽车就已经开出去20多米了,所以受众分配到广告标语的时间和注意力是非常少的,如果这时候,你还给他一个问题,让他去思考,让他去寻找答案,那么,他隔那么一会儿,就会把刚接收的信息清理出大脑的“运行内存”。
要知道,现在的受众,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钻进他们的脑子里,他们不断的在接收信息,不断的在释放信息,所以,不要给他们出难题,出难题的代价是,你提供的信息会被他们列入“待处理”状态,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忽略、被遗忘。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考试一样,先做容易的题,后做难的题,由于时间有限,难的那些题,最后就不了了之。
其实,很多企业在营销传播过程中,都犯了类似的错误。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导致的后果是,传播内容只说一半,说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