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人物 | 2022年度面孔
提起胖融的人物专刊
大理 · 人物
你会想到谁?
在2022年人物采访中
我们记录下了众多面孔
有20张面孔
让我们印象深刻
心怀大爱
敬业奉献
实干拼搏
文化传承......
一起来回顾
关于他们的故事
大爱无声 大理好人
01
杨广:山里人“老友哥”荣登“中国好人榜”
1956年12月出生,白族,中共党员,现为大理市税务局退休职工。多年来他以满腔的热血投身于税务事业和扶贫帮困中,将青春奉献给了税务事业,奉献给了大山里的“亲人”们。
杨广先后荣获大理市“文明市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文明市民标兵”、 大理市第二届助人为乐模范、第三届云南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称号;2016年,他被评为“云南好人”;2021年,经省州市文明办组织推荐并动员广大市民积极评议,杨广荣登“中国好人榜”,被评为“中国好人”。
《大理·人物 | 杨广:山里人“老友哥”荣登“中国好人榜”》
02
张仕钧:纯粹的好人
30多年前,张仕钧走上了帮扶贫困山区的爱心之路。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团队一起做公益,并于2008年组成了“大理爱心公益”团队。张仕钧先后获得大理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大理好人”、大理市十佳志愿者、大理州第二届道德模范、大理州献血冠军、“云南好人”、云南最美青少年事务社工、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公益形象大使、第八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诸多荣誉。
《大理·人物 | 张仕钧:纯粹的好人》
03
杨人和:爱书,爱孩子,爱大理
四季轮转,寒冬酷暑。洱海东岸南村的“仁人之家”农村公益书屋365天日日开放,白族农家小院里,一位古稀老人守护着3万多册藏书,无声地照亮着孩子们的阅读梦。他是“仁人之家”农村公益书屋的创办者,被评为2021年度“云南好人”,他便是杨人和。
《大理·人物 | 杨人和:爱书,爱孩子,爱大理》
04
段作兰:用爱撑起一片天
她是儿媳,是妻子,也是母亲。面对特殊的家庭,她把爱化作责任与担当,用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诠释了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的深刻内涵,她是段作兰,第八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获得者。
《大理·人物 | 段作兰:用爱撑起一片天》
立足本职 敬业奉献
05
全国劳模杨跃:用勤奋谱写命运的赞歌
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钳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靠的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成功之路上,用勤奋谱写了一曲知识改变了命运的赞歌,他就是杨跃。
《大理·人物|全国劳模杨跃:用勤奋谱写命运的赞歌》
06
施树人:用专业和敬业诠释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2年7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49个,先进工作者77名,劳动模范2名。其中,施树人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大理 ·人物 | 施树人:用专业和敬业诠释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07
张理南:一生“干”字为先
从殡葬改革先锋,到抗疫战线勇士,
你无愧于胸前的这一抹红。
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
鞠一个躬,那是心里最真的敬重;
山难渡,水难渡,血洒战疫路!
车行处,人行处,理南护百户!
《大理 · 人物 | 张理南:一生“干”字为先》
08
江荣风:把故事写在苍洱田野,却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土地……
2021年,江荣风参与创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他长期驻扎古生村科技小院,夙夜辛劳,无私奉献。11月19日,江荣风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大理逝世,享年59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门口墙上写着的一行大字,这也是江荣风和他的同事们深耕古生村农业一线的真实写照。
《悼念丨把故事写在苍洱田野,江荣风却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土地……》
奋斗创业 实干担当
09
马万平:28年只为打造一杯好奶
在大理,“来思尔”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品牌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与坚守,马万平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凭着一颗热爱的心,他扎根大理,在乳制品行业闯出了“一片天”。
《大理·人物 | 马万平:28年只为打造一杯好奶》
10
钟顺和:“变粪为宝”守护“母亲湖”
“大嫂告诉二嫂,顺丰有机肥料好”。在白州大地,一句土味广告语引领起使用有机肥的热潮,为洱海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股潮流的背后,离不开钟顺和日复一日的付出。他是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洱海保护宣传者、践行者。
《大理?人物 | 钟顺和:“变粪为宝”守护“母亲湖”》
11
潘巧云:奋斗者正青春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在洱海“母亲湖”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征途中,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潘巧云巾帼不让须眉,主动把使命扛在肩头,把双脚放到泥土里,从一点一滴做起,带出了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环保铁军”等队伍,为洱海保护一线充实了中坚力量。2022年,潘巧云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奋斗者?正青春 |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潘巧云》
12
苏包顺:在山林草木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5亩白芨开始,到现在的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从梦想自己有一片果园到拥有千亩生态观光果园,再从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为总经理,80后的苏包顺仿佛走出了“开挂的人生”。苏包顺是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也是第九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获得者。
《大理·人物 | 苏包顺:在山林草木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匠心独运 薪火相传
13
刘茂菲:让白族刺绣之花在苍洱绽放
在大理市上关镇有这样一位为人聪慧、心灵手巧的白族金花,她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作笔,将山水、飞鸟、虫、鱼,绘制在衣、裙、佩饰间,将民族之美镂刻在方寸之间。她用指尖上的白族刺绣艺术传承,带领身边的白族绣娘们走出了一条“五彩斑斓”的致富路。她就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服饰传承人、大理市刺绣协会会长刘茂菲。
《大理·人物 | 刘茂菲:让白族刺绣之花在苍洱绽放》
14
董金香:历经“百抖”,方得回味
“刚刚得知申遗成功的消息,我特别高兴,从2021年初到现在,白族三道茶申遗前前后后用了两年的时间。”回想起三道茶申遗的过程,董金香感慨万千。从小,董金香就看着长辈做三道茶。耳融目染下,董金香从15岁就开始研习三道茶。她为将白族三道茶推广给更多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大理 · 人物 | 董金香:历经“百抖”,方得回味》
15
杨劲旅:找准大理陶市场 握稳非遗传承“接力棒”
喜陶,位于喜洲古镇的东南角,是由大理陶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杨劲旅创立的陶艺工作室。这里集体验、研学、生产、销售为一体,在泥与火中,讲述着大理陶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
《大理 · 人物 | 杨劲旅:找准大理陶市场 握稳非遗传承“接力棒”》
16
白族阿月一家:“新农人”&“兴农人”
开着艳丽三角梅的农家小院里,伴着鸡鸣犬吠,阿月和丈夫正忙着准备今天的晚餐,切腊肉、剁鸡、洗鱼,一旁表弟端着相机,正在拍摄今天的短视频素材。家长里短、一日三餐,“烟火气”就是“白族阿月一家”短视频里最动人的地方。
《大理 · 人物 |白族阿月一家:“新农人”&“兴农人”》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17
逆行面孔
无论出入火海
还是抢险救灾
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
从不畏惧,永不退缩
他们是向险而行的英雄
《大理·人物 | 逆行面孔》
18
大理市“三农”人才队伍技术引领 让农业有奔头
在大理市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将论文写在鸡鸣羊欢的圈舍里、写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他们以俯下身、沉下心的姿态带领人们四季耕耘,鼓起大家的钱袋子,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们脚上沾满泥土,双手扒过牛粪,对广袤的大地爱得深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他们就是大理市农业农村局的“三农”人才队伍。
《大理·人物 | 大理市“三农”人才队伍技术引领 让农业有奔头》
19
苍洱间,乡村“文艺之花”常开常盛
在苍洱之间活跃着这样一支文艺队伍,他们常年坚持创作在基层一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发挥文艺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把文艺送到山区农村、田间地头,通过文艺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乡村振兴、小康建设的磅礴伟力。这支队伍就是大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大理·人物 | 苍洱间,乡村“文艺之花”常开常盛》
20
展退役军人风采 献礼党的二十大
2022年,胖融采访了38位退役军人,他们有的在转业后成为了村党总支书记,有的脱下军装又换上警服,有的走进银行成为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有的进入各单位部门工作,依然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还有的扎根地方,守好一池清水,或与青山为伴。无论去到哪里,他们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作风,以实干精神做好利民惠民的实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真正做到了”退役不褪色“!
《展退役军人风采 · 献礼党的二十大》
20张年度面孔
不同的人生故事
相同的精彩和感动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就在我们的身边
他们将一腔热血奉献给苍洱大地
一起谱写大理美好幸福新篇章
回首2022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主角
对努力过好每一天生活的自己说一声
感谢这一年的你,辛苦了。
@所有大理人
在过去的2022年里
我们共同携手度过
你 也是这座城市的美好面孔之一!
为自己点赞!
新的一年
我们会更好!
记者:武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