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则广告中,我们看到了大家对于“钱”的态度
我们都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因此,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又见双十一,面对各个商家层出不穷的新宣传,看着远远低于平日价格的大优惠,你有没有动心呢?相信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会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拿着盾牌,言辞诚恳地告诫你“冷静些,省着花钱”,另一个拿着长矛,大声叫嚣着“买买买,以后慢慢还就好了”。
超前消费似乎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而回首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黑天鹅,其实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不少人的理财观念,尤其是80、90后等需要养家糊口的年轻一辈,也是更加注意到了存钱的重要性。
存钱理财和超前消费,两种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两种生活态度,我们可以从最近热映的两则广告中解读一二。
财经观察站 作者 韩西西
理性消费“守财族”
近日,京东金融发布了一组三支广告短片,广告走起了搞笑风格,其品牌代言人徐峥一人分饰多角,以“一个懂金融的朋友”的身份,浅显直白地向消费者介绍了京东金融所能提供的理财相关服务。以走路踩坑的画面对应着“买保险别踩坑”的劝告,推荐了购买保险的平台;以“借钱不用那么卑微”的宣传,介绍了贷款的项目;甚至用了买虾自己抓的小剧情,玩了一次“理财何必抓瞎”的谐音梗,推荐理财服务。
除了本身的诙谐幽默之外,该广告也指出我国国民在对待理财时,容易碰见的几个小问题:
需要借钱的时候不好意思向熟人开口,或被小道消息所误导,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殊不知,借钱时完全可以寻求专业金融机构的帮忙,收获“雪中炭”;另一个问题,就更要复杂了一些:理财的时候没有目标。
“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中”,这句话许多人在接触理财时都有所耳闻。但是,对很多想要理财的人而言,重要的不仅在于如何去分配篮子中的鸡蛋,还包括如何去选择分配鸡蛋的篮子。
虽然不少人打算开始理财,在这些方面其实就是个实打实的小白,除了存钱之外毫无经验,几乎是作为一个“新生”的理财者,想要在本身并不熟悉的金融市场上平稳行走。投资者的首要目标是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增值。此种情况下,理财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产品自然更容易受青睐。选择大平台,购买大品牌的理财产品自然是更有安全保障,稳稳的收益也更容易让人安心。
作为京东数科旗下的个人金融品牌,京东金融已经成为四亿用户选择的个人金融决策平台,并与近千家金融机构推出了近万只金融产品,涵盖理财、借贷、保险,分期四大业务板块,共同为用户提供安全、安全的个人金融服务。
以科技的力量,让每个人都平等面对金融,让理财“小白”们轻松地进行理财不抓瞎。而像京东小金库推出的资金可随时转出或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京东商城消费、白条还款、信用卡还款、话费充值、生活缴费这种离人们日常最近便捷的需求,理财小白们关注多了也能从中找到技巧,降低消费成本,提高理财收益。
超前消费“洒脱族”
几乎同时,花呗拍摄的几则平面广告也引起了热议。
本就拮据的家庭,为了让女儿开心,借花呗买了蛋糕,“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逃避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用花呗开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妹妹考上了大学,做哥哥的想要表示一下,于是,“用花呗的分期免息给妹妹买了电脑”。
看似温情脉脉的画面,有的网友们却不买账,原因无他,花呗的这几则广告在渲染亲情、温情、梦想等主题时,还在无形之中,向广大的消费者们传递了一种较为争议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当下一种颇为常见的消费行为,不少“月光族”都有着超前消费的习惯,他们崇尚及时行乐,奉行着和千年之前的李太白相同人生准则: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
单就超前消费来看,其本身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弊端,甚至,有些时候,还能解决不少人用钱的燃眉之急,让人提前买到不在自己能力范围的心爱之物,以活在当下的姿态,好好享受生活,为本来平淡的生活注入生命力。
举个例子,《奇葩说》第六季的BBKING詹青云曾经贷款100万去哈佛念书,她通过一次教育上的超前消费,丰富了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正因如此,她才能凭借优异的表现在节目上被人记住,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而除了上述广告中的花呗外,京东金融旗下的首款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白条,同样可以应用于超前消费。而且,不止局限于京东体系内,使用白条进行支付已经覆盖到了生活中的多个场景之中,日常购物、租车、买车、家居装修等都能一样打白条,在未来,白条服务也许还会延伸到更多的场景之中,成为当代年轻人享受生活的一个“法宝”。
不过凡事最怕过犹不及,一旦你失去了这个度,或者干脆完全落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之中,不仅将自己的收入“月光”,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最后甚至会深陷在债务问题之中,难以自拔显然就得不偿失了。
理财与超前消费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巴菲特有句话说得好,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驾驭金钱的能力。而上述两则广告中的两种态度,不管是超前消费,还是保守理财,无所谓对错,“适可而止、随时度势”就是最好的理财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