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从公共汽车来看成都和重庆的差别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徐海涛

上次说到了天气地理方面成都和成都的差别,成都的天气没有重庆那么热,地理上成都也优于重庆。

今天我来摆一下公共交通方面重庆和成都的差别。

从城市规模来说,重庆一直比成都大。大都市的味道重庆一直比成都浓。

从公共汽车的来说,重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直优于成都。

1933年9月,重庆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共汽车在主城市中区的曾家岩至七星岗一段营运。

现在就定为重庆公共汽车的历史是从1933年开始的。

重庆解放后,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调拨100辆军车,改建成为公共汽车。1950年11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共汽车管理处改组为重庆市公共汽车公司,隶属重庆市人民政府企业局。

而成都是在1952年才开行了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刚刚开行的时候 一共只有16辆公共汽车,虽然成都在解放前曾经有过开行公共汽车的历史,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成都的公共汽车被黄包车夫和守旧人士极力反对,没有持续多久,所以成都的公共汽车的历史大家公认是从1952年7月1号开始的。

从时间上来说,重庆比成都早,重庆是1933年,成都是1952年。

从这个公共汽车的开行历史可以看出来,在接受新生事物的这个方面重庆人比成都人要快一些。

1956年,重庆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随后成立的“红姑娘客运队”成为全国客运战线的三面红旗之一。

而成都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是1962年1月1号才开通的,成都又落后于重庆了。

20世纪60年代初,成都的公共汽车因汽油短缺常常不能发车。为解决运力运量矛盾,1960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利用社会福利投资债券,成立了无轨电车筹备处。电车所需材料种类烦多,上级单位和全国兄弟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重庆公交公司派工程师指导架线,西安电车公司帮助代培电车心脏整流站值班人员,上海、北京电车公司加工生产电车、滑触线……

1962年1月1日,10辆红色的铰接式无轨电车驰上了火车北站到盐市口的路上。《四川日报》即日作了详细报道:“现在行驶在第一线的电车,车身宽长,车窗宽大,空气流通,前后有三个车门,车内安有46个人造革沙发式座位,车内两侧正面的顶上,以及座椅上都有扶手,大人小孩撑扶很方便。”

城市建设方面重庆一直走在成都的前面。

但是成都是省会,重庆是省辖市。

重庆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不服成都,直到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重庆人的这口气才算出了。

重庆的汽车保有量以前是大于成都的。

以前的汽车号牌是全部用号码的,不像现在有英文字母和汉字。那个时候,汽车号牌是按照全国统一排下来的,从前面两位数字就可以判断是哪个省市自治区。比如北京的汽车号牌是01,上海的号牌是08,四川省的号牌是20,成都的汽车号牌是20—1xxxx,重庆的汽车号牌是20—2xxxx

到了70年代中期,全国的号牌统一加上30,北京是31,上海是38。四川省的号牌由20加上30增加为50,重庆的20号牌先用完,比成都还先用50的号牌。76年我到重庆就看见50—2xxxx的汽车在重庆的街上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才在成都看见50—1xxxx的汽车在街上行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自己亲眼看到的成都和重庆的公共汽车的售票员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一样。

成都的公共汽车的售票员是坐在车上专门的售票员工作席上,前面还有一个小的办公桌,桌边上有车门的控制开关,售票员要负责车门的开关。说句老实话,成都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和重庆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相比较,是比较懒惰的,成都是乘客主动到售票员坐的位置旁边买票的。有一些不主动买票的售票员也不管。所以那个时候我的小伙伴经常有逃票的,成都人一般不说是逃票,说成“混车”。并且混车还有理由,那个喊你售票员坐在那里“稳起不偷十点儿半呢?”这句话是成都人的老话,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晓得是啥子意思,啥子叫做“十点儿半”呢。“十点儿半”是我小时候扑克牌的一种玩法。一个人发牌,先发几张在手上拿到,然后又发牌,你根据你手上的牌决定要不要新发的牌,最后比每个人手上的牌的点数,点数多的为赢家。JQK三样牌都是作为半点,不要大小王,其他的就看牌面上是几就算几点,手上的牌全部加起来的点数以十点半为最大,超过十点半被判定为涨死,变成最小。要牌的就叫要偷,不要牌的就叫不偷。我看我手上的牌已经接近十点半了,就不偷牌了。所以有稳起不偷十点半的说法,意思是“不理不睬”。那个时候莫得人会玩斗地主。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玩法。

重庆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比成都的售票员辛苦,她们不是坐在售票员的位子上等乘客来买票,而是主动到乘客面前来喊你买票的。公共汽车上本来就挤得不得了,售票员硬是要从人缝中挤过来,她们不断的从车前门挤到车后门,又从车后门挤到车前门夏天重庆本来就热,那个时候的公共汽车上又莫得空调,可想而知,重庆的售票员有好辛苦,衣服完全被汗湿透了。售票员在一个班次中不晓得要这样挤过来挤过去地走多少路。我在重庆没有看见哪个人逃票。面对着那么辛苦,那么认真负责的重庆公共汽车售票员,说老实话,你都不好意思逃票。

说了售票员,再来说一下驾驶员。

可能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成都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开起车来很有趣,在离车站还有那么一段距离他就把火熄了,让公共汽车慢慢的滑进车站,这个现象让初来成都的重庆人很不习惯,感觉成都人做事都是那么慢吞吞的,肉嗤嗤的。好像是那个时候成都对公共汽车驾驶员有一个油耗的考核指标,超过了要处罚,节约了有奖,所以就有了成都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尽量慢慢滑的现象。

重庆的公共汽车就没有这样慢慢滑进站的现象,重庆的公共汽车驾驶员经常都是开得飞快,到了站就猛刹车。这样让初来重庆的成都人又很不习惯,感觉重庆人就是那么火爆脾气,那么干脆,没有成都人那么细腻。

从我看到的成都重庆两个城市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的表现,我感觉重庆人比成都人更能吃苦耐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重庆关于公共汽车的说法跟成都不一样,重庆不是叫做公共汽车公司,而是叫人民交通公司,简称“人交公司”。可能是70年代末期以后重庆才把“人民交通公司”改成了“公共交通公司”。

成都在很长的时间中都是叫公共汽车公司,后来才改成了公共交通公司。在老成都人的口中,还经常听到说“公共汽车”,把公交车说成是公共汽车的人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老成都人。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都街上的公共汽车基本上都是外地生产的,以上海和常州生产的为主,有一些是天津生产,我记得天津生产的公共汽车是用在五路上的,二路公共汽车是旧的东欧进口的车,我感觉二路车最好,虽然旧,但是马力大,是柴油车,车身长,比国产车装的人多,座位是皮子的,坐起来舒服,软和。国产车以木头座位为多。无轨电车是以上海生产的为主,有一些是北京生产的。

1967年我第一次到重庆发现重庆的公共汽车基本上都是重庆自己生产的重庆牌山城牌的公共汽车。从这一点看重庆的工业比成都发达得多。

从公共汽车的线路上看,重庆的公共汽车线路比成都的公共汽车线路不晓得多好多,可能要多好几倍。

在70年代后期,成都一共只有21条线路。

这21条线路,我现在都记得到:

1路是从武侯祠到梁家巷,2路是从火车北站到九眼桥,

3路是从九眼桥到通锦桥,4路是牛市口到西门车站。

5路是从青羊宫到猛追湾游泳池,6路是红旗剧场到圣灯寺,

7路是从文化宫到二仙桥,八路是从红旗剧场到跳蹬河。

9路是从梁家巷到天回镇,10路是从武侯祠到簇桥,成都人说成是戳桥。

11路是西门车站到土桥,12路是九眼桥到赖家新桥。

13路是通惠门到132厂,14路是九眼桥龙泉驿。

15路是最长的一条线路,梁家巷到青白江,16路是火车北站到火车南站。

17路是青羊宫到苏坡桥,成都人说成是梭啵桥,说郊区农民是从梭啵桥梭下来的。

18路是九眼桥到琉璃场,成都人说成流流儿场,19路是从九眼桥到三瓦窑。

20路是从牛市口到龙潭寺,21路是从红旗剧场的西河场。

其中只有一路到八路另外加上16路是几分钟发一班车的市区车,从9路到21路

(除了16路)都是半个小时才发一班车的郊区车。

那个时候四川财经学院(现在叫西南财经大学)都是属于郊区,只有一个17路公共汽车,是从青羊宫开往苏坡桥,经过光华村,17路是郊区车,半个小时左右才发一班车,财经学院的学生想进趟城还是不那么方便。

成都地质学院也是在郊区,只有一趟20路公共汽车经过学院门口,20路公共汽车是从牛市口开往龙潭寺的郊区车,学生要想进趟城也不方便。

重庆就不一样,多远的郊区都有公共汽车。我78年考进了西南农学院,西农在北碚,北碚到牛角沱有45公里,但是公共汽车很多,不需要等半个小时。

我们学校门口有两路公共汽车通往北碚街上,五分钟一趟,非常方便。

可能是1981年,我还在重庆读大学的时候,重庆引进了一批全新的日本生产的大巴车,开行了几趟专线车,车票比普通的公共汽车贵一些。其中有一趟是从解放碑到储奇门的专线车,我为了开洋荤,还专门去坐了一次,但是记不清楚是两角还是三角。感觉比当时的国产车舒服得多了。

成都没有那么多的钱引进新生产的外国车,在1988年,用广告方式作车款补偿从香港引进六辆旧的英国生产的丹拿牌双层巴士,上层40座,下层52座,立位25个,载客量117人,作为市容观光车运行在一环路上。成都引进的这批外国车,是没有花钱的,是让给人家在车身上打广告,出让广告权就得到了六辆双层巴士,这个生意太划得着了。虽然是旧车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刚刚开行的时候很多成都人都排队去开洋荤。

现在成都的公交车有一个比重庆的公交车好的方面。那就是车票比重庆的便宜,成都可以充次数卡,一元钱可以在两个小时以内免费转三次车。重庆就没有这个优惠,上车就是两元,刷卡1.8元,只可以免费转一次车。

重庆的公交还有一个不如成都的,重庆的老年卡不能在九点钟以前使用。我去年从南宁到重庆,同一个卧铺间里面有一位重庆老人,他看好南宁到重庆的这趟火车是九点钟到重庆,他的老年卡刚好可以用,哪晓得那天的这趟火车提前到八点半钟就到了重庆北站,这个重庆老人就尴尬了,到了地铁站用老年卡无效。工作人员告诉他要吗你就等到九点钟以后,要吗就另外买票。

成都的老年卡就莫得这个规定。

进入21世纪以后,成都市的公交车得到了大发展。

现在成都市的公交车有多少辆呢,网友张建告诉我说现在成都市的公交车有一万五千多辆,开通的线路有800多条,现在成都市的公交车数量已经超过了重庆市主城区的公交车数量。

成都市的公交车数量,在全国的排名是第四位,

第一名,深圳,目前有公交数量38608

第二名,北京,目前有公交数量23010

第三名上海,目前有公交数量17899

第四名成都,目前有公交数量15948

第五名广州,目前有公交数量1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