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创业失败的 你们都折在哪儿了?
前几日,一位创业许久的朋友来找我诉苦
说现在的模式和以前的模式差别很大
这个时代,碎片化,信息爆点太多,人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无数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自己在创业这条路上走了许久,虽然不算成功,但也算小有成就。但是最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以往传统的模式靠业务员地推,花点钱砸砸电视广告,公司盈利不算困难,但如今还要从全面分析整体行业趋势,数据,更深度的研究公司产品,甚至要把竞争对手的产品研究到比自己还透彻,清晰的知道公司在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在决定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让项目更快取得成功,真的是劳心劳力之后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听了这位创业老OG的讲述后,签刻君认为创业者也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公司名度,导致业内处境尴尬,方向定位不清晰,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存活艰难,发展方向和推广方向始终处于摸索阶段,经历了几轮试错尝试,往往都被打回原点。
这对于每一家创业公司来说都属于正常,单从品牌推广来说,大部分发展成熟的企业可能都会看重品牌、强调生活方式或是未来概念性的推广,但面对这些市场上财大气粗的大佬企业,创业企业要如何应对自如呢?在生死挣扎的边缘除了注重品牌,还需要注重那些方面。
以往,人们都会认为初创企业存活下来已是举步维艰,品牌需要留到品牌存活下来之后再说,这个话题其实是值得斟酌的,也是创业圈经久不衰的争论话题,但是品牌力绝对不是一些虚无缥缈的“虚物”,而是真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影响和利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一家淘宝店老板,没有请设计师来设计,而是全部靠自己的业余技能来节省人工成本,在市场竞争还不激烈的时候,他活的悠然自得,但是后期淘宝发展迅速,无数淘宝店都开始雇佣专业的设计师,使用设计模板来进行店铺装修时,那家未来省人力成本的淘宝店销量,坠崖式下跌,从而导致店铺经营不下去直接关闭。
品牌力包含的元素有很多,有视觉,有理念,有用户受众对你的理解程度,都源于你的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的样子,比如:我们常常在喝的可口可乐,它标志性的红白元素,让你能在去掉外LOGO的情况下还认出来他是可口可乐,而不是其它品牌的饮料。它的标签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固有认知,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可口可乐第一年只卖出了25瓶呢?
在举个例子来讲,人们都知道总喝饮料会上火,但是又无法拒绝它带来的甜蜜口感,此时你脑海中会想到谁?一定是那个红罐凉茶领导者吧,耳畔会立刻回想起,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经典广告语。
如果让口气更清新更自然,你会先想到谁,肯定是口香糖的老牌绿箭,标志性的绿色包装,箭头的形状组成了它对消费者独有的记忆认知。在比如说,你要做品牌策划,官网建设,小程序开发,项目包装,你会想到是谁?奥美?别逗了,一个初创企业一定要做品牌,但是几百万的广告费还是要考虑一下的。你不妨找到签刻君和他的小伙伴智尚美团队,毕竟我们也是服务过奥迪、奔驰、中信银行等品牌爸爸的人。
当然,除了光说做品牌,你也要学会躲开品牌塑造之中的几大误区,让你更有方向性,更精准的将品牌推向受众,让产品找到市场接口,以最舒服的方式呈现出来。
品牌的2大误区
拒绝假大空,不扯淡不扯慌
我们都知道撒谎不是什么好事情,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自圆其说,但是是谎言就肯定会有漏洞,一旦被对手找到往往就是致命一击,让所有努力功亏一篑。
在品牌没有资本注入,影响力也并不强势的时候。切莫要追寻那些假大空的理念或是生活概念性的宣传,受众也许可以相信一次,但是如果跟你设置的一百分目标广告语相比,你现在的服务体验只能达到及格线,那你将会永远失去这个用户。
如何解决:
拿电商行业消费升级的代表网易严选来说,发展初期用便宜的价格同样能买到大牌的设计和质量的概念作为获益点;品牌口号是“好的生活,不用太贵”,还有很多已成熟品牌广告重点还是在产品能为用户太来什么样的获益点来讲述,接地气,给了一个客户购买产品相对充分的理由。
还有前文提及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去屑实力派当然海飞丝、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Vivo的“前后2000万,照亮你的美”,小米“拍照美,拍人更美”除了突出了产品的技术性特点,也从品牌角度告诉用户我的产品对你的益处是什么,你购买我的理由是什么。
找错对手,以卵击石
我们可以把目标定的很高,就像古语中的那样:“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我们始终要超更高的目标去追赶,但是千万别做傻事,以卵击石,完全模仿照抄,对照着大牌的行为动作来影响自己的决策和方向,这样成为让公司成为巨人脚下的炮灰。
大公司在一些规模性上的宣传和策略早已成形,市场运作相对成熟,但是对一些细分领域的竞争的关注还不是那么在意,创业者可以以此为契机找准机会切入市场,分清蓝海与红海的区别,只有这样才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创业公司的广告模型需要分为三个角度来讲。
第一:告诉用户选择你的理由,你能为他带来什么利益?
不少创业者上来就讲一些概念性广告和数据挂在嘴边,在市场的检验和受众程度还不是那么广泛的时候,就大肆宣扬自己有多厉害。举例来说,一个初创的饮料企业,上来就用“你的能量超乎你相信”,运动鞋初创品牌上来就说“一切皆有可能”,会被用户认可吗?
别闹了,用户只会说,这老板该不会是个傻子吧。甩给你无数个黑人问号脸,觉得你的品牌是个只能吹牛皮的企业。所以,品牌不要在别人还不认识你的时候,扯一些虚无缥缈的广告语和数据,更别说把你和生活方式挂钩了,品牌信任度是通过好品质的广告包和时间建立起来的。
对于没有历史背景的创业公司而言,如何直切消费者痛点,使用后消费者能获得什么样的体验才是重点。产品能帮消费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想办法让产品功能优势和生活场景相结合,让消费者快速抓取产品信息,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让别知道你是谁,能做什么,凭什么要选择你等问题之后,才能延展出其它更广泛的价值。
空谈数据和理想一文不值,在圈里流行这么一句话,产品不好可以改,比起大众不认识产品,更可怕的事情是没人知道你是谁!
第二:告诉消费者都在哪里用你的产品
在品类挂钩定位理论中,创业公司的宣传概念切入行业细分领域,是把消费者和产品某个场景联系起来。也就是角度一种提出的“场景化”概念,构建品牌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与竞品不一样的点,抢先占领细分领域,将细分领域化作一个新品类剥离出去。
比如红牛的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就是帮助红牛占据了需要补充精力的用户场景,“横扫饥饿做回自己”让人在饿的时候自己会联想到士力架,“怕上火喝王老”让这个凉茶产品抢占了用户吃火锅的场景,此类广告语中提炼的,不仅有告知用户产品的利益点,更是建设了用户的使用场景,这种细节化的描述定位,让用户印象更加深刻,也减少了用户决策难度,让品牌更容易占领用户心智。
在创业这个人多舞台又小的地方,聪明的人往往都可以利用空隙挤进中心地带,只有当你占据了某个细分领域、细分场景时,品牌也在用户心中有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清晰的定位。
第三:别没事玩自嗨,让用户对你无感
广告的宣传就像就医取药一般,需要你明确自己的症状,知道患了什么病,而病因就是你产品的定位,病程度的轻重,就是产品角色定位,医生才能给你对症下药,拿到药能治病,治好了,才能让用户对你产生更深层的信任感。
切忌,不要拿数据玩自嗨,拿技术做检验市场的唯一指标,用户不关心医院有多大,有多少人,主治医师是法国留学,还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专家,他们在品牌没有知名度之前找到你的关键点只是,你是否能解决我现在的病症(痛点)。
按照传统的用户转化五步流程“知晓-熟悉-信任-转化-推荐”来看,信任对产品转化而言必不可缺。毕竟要想建立信任往往是通过品牌实力以及产品效应实现的,刚起步的公司并没有时间积累,也没有能力做全方位的推广,短时间很难建立起用户信任。
如果即突显数据又能梳理品牌感,可以参考加多宝的广告,他没有说我对人体结构产生的影响,采用了什么样的配方才让你不上火,而是简单粗暴的数据化广告语,“每卖出10罐凉茶,就有7罐是加多宝”,还有一家牛排的广告语“一头牛仅供六客”,通过这样详实的数据化表述,体现品牌对用户承诺的产品品质,让用户更加信任品牌,认为每一道牛排都取自于牛身上最好的部位。
所以说,如果一个品牌想要做大做长久,品牌宣传和产品定位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创业公司而言,抢占消费者心智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立在某个细分市场领域或是市场上拥有你的一席之地,可以让品牌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