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馍馍 致富的梦想
云谷川的水库远,汉水沟的馍馍甜。焜锅、馒头、花卷、玫瑰饼、南瓜饼、千层月饼、麻团、油饼……刚出炉的馍馍,麦香扑鼻。
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镇汉水沟村的村民们不曾想,家家户户都会吃、都会做的馍馍,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渐成产业,154家馍馍铺遍布省内外,形成年收入近500万元的馍馍经济,带领着这个浅脑山村整村脱贫,走向更广阔的致富路。
1月7日,带着对“夏都第一馍馍村”的好奇,本报记者驱车前往汉水沟村,听一听、看一看发生在这里的脱贫故事。
“做馍馍,儿子是我们的老师”
冬日凌晨四点半,起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52岁的马明春一家四口已经在自家的馍馍铺里开始忙活了。
“顾客们六点多就开始来买馍馍了,第一锅馍馍五点半左右就得做出来。”说着,马明春把刚出锅的一盘“牛眼睛焜锅”摆进展示柜,热气腾起来,在玻璃罩上拉起薄薄的一层雾。
省城互助东路利源小区,马明春家的馍馍铺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店,每天迎来送往数百名顾客,日均营业额近两千元。
“跑了二十多年的大车,那时候谁能想到,让我能睡上踏实觉的,是手里的这些馍馍。”回想2000年初的那段苦日子,马明春感触颇深。
有三百多户人家的汉水沟村,地理环境差,耕地不多,没有产业,很多人家的壮劳力都是长年奔波在外的大货车司机。“娃娃开家长会,老人住院……家里大小事都顾不上,挣回来的钱还有一大部分得养车,日子紧张的时候,半夜半夜地睡不着。”马明春说。
的确,虽说村里很多人家养着大货车,但没有一家的房子是新的,家家户户一年到头吃得最多的就是自家做的馍馍和洋芋。
“当时村里的人已经开始转换思路,到外面开馍馍铺了。我还没看上,觉得馍馍挣不了几个钱,苦大不说,店里一刻也不能离人。”马明春说,等自己的思想开化,已经是十几年后。
“开了一辈子大车,不想再让儿子受那份苦,他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觉得不长久,又回来了。”说话间,又一锅馍馍出炉,马明春的儿子马金彪一个箭步凑过来,关掉电源,揭起锅盖。“火色刚刚好,阿妈,下一锅的剂子好了没?”马金彪扭头问母亲。
开店五年多,儿子马金彪是店里最忙的人,“你肯定以为我是‘大拿’,其实很多人想不到,在店里做馍馍,儿子是我们的老师。”原来,起初为了说服父亲开馍馍铺,马金彪特地当了一年学徒,学到汉水沟村馍馍的精髓,盘下这间并不大的店面,开始卖馍馍。
“只要踏踏实实做出好吃的良心馍馍,不愁以后没有好日子。”说这话时,马金彪眼里闪着光。
卷进馍馍里的,还有梦想
离开马金彪家的馍馍铺后,我们接到汉水沟村馍馍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马俊彪的邀请电话:“一定要来看看我们的产业中心,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驶过满是冰面的村间小路,拐进村口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汉水沟村的新地标——手捧馍馍的大雕塑。不远处,便是新建的扶贫车间,汉水沟村馍馍产业发展中心所在地。
身着白色工作服的马俊彪和赵云二人站在车间门口,笑脸相迎。这两位小伙子和马金彪、马晓明四个人共同承包下村里的馍馍产业发展中心,成为村里出了名的“90后合伙人”代表。
“我们四个人是同学,以前一起当学徒做馍馍,现在一起合伙开店卖馍馍,未来还想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好,让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马俊彪说。
曾经的马俊彪家境贫寒,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一心想改变家境,却无从做起,不知怎样致富的他就跟着亲戚苦心钻研做馍馍手艺。当马俊彪手艺学成准备自己开个小店经营时,党的扶贫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落在了汉水沟村,马俊彪一家领到了216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这对马俊彪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笔钱,再筹措一番后,马俊彪在西宁开了家馍馍店,如今已经经营了近三年,成功脱贫不说,他还翻新了老家的宅院,买了新车。
发面、和面、碾香豆粉、倒清油、擀面、上火色、入蒸屉……马俊彪、马金彪、马晓明、赵云四人对馍馍铺的全套制作流程和烧、烤、蒸、炸、烙五项技艺,早已烂熟于心,如何在现有的传统品种和工艺上再提升,是他们经常探讨的问题。
“前两天我们通过微信沟通,往北京发了一些油炸花花和焜锅。参加完湟中县扶贫电商节的活动后,心里想的,梦里惦记的,都是怎么样更好地把馍馍经济发展好,用我们年轻人的思路,打开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爱上汉水沟馍馍,让乡亲们的馍馍生意更好做。”马俊彪说,“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一起卷进馍馍里的还有我们四个人的梦想,虽然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好日子不会太远。”
在省内外开了154家馍馍店
“汉水沟馍馍能注册商标,打出品牌,要感谢我们的李书记。”赵云说。
忙完村里事务的第一书记李栋踏着雪赶到馍馍产业发展中心时,临近晌午。“西宁的亲戚们来一趟不容易,忙了一早上,肯定饿了,来来来,先尝尝我们汉水沟村的馍馍,写出来的报道才更有味道。”李栋热情地向大家推荐他精心做出的产品。
2017年,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李栋,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被派驻到汉水沟村。面对交通闭塞,又没有发展优势的村庄,李栋也不知道如何让这个村子走上致富路。
“在我来之前,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走出去,到西宁、兰州等地开馍馍铺,第一批开馍馍铺的人先富起来,村里人都蠢蠢欲动,都想开个店,自己当小老板。”抓住这样的时机,在东西部协作产业对接项目中,李栋争取到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办事处帮扶资金20余万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头申请注册“青湟汉水沟馍馍”商标,将原村委会办公室维修改造,建成汉水沟村馍馍产业发展中心(扶贫车间),去年11月22日正式开业。
如今,汉水沟村在西宁市、海东市及全省多个县城,甘肃、海南、陕西、宁夏、新疆、山东等7个省区有154家馍馍店,全村400人外出务工和就业,每个馍馍铺平均年收入超5万元。
“汉水沟馍馍是妈妈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童年的记忆!”爱好文学的李栋还专门为汉水沟馍馍不同的产品定了名称,写了广告语。“我们村现在拥有青湟汉水沟馍馍等4个可授权使用的注册商标,涵盖40个品种,和8名贫困户签订临时性用工合同,可给贫困户增加年收入3000元,给村集体增加收入20000元。”
看着年轻的“馍二代”们一心扑在馍馍事业上,李栋很欣慰。在他看来,馍馍产业想要进一步发展,未来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打通的环节,如同村里的这条主干道,虽然雪天有点滑,但出了太阳雪就能融化,朝着金灿灿的致富梦不断延伸……
记者 周建萍/文 海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