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幸福歌声声入耳 大美城处处景新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红花岗区忠庄河湿地公园一角。吕凯 摄

1989年的遵义老城大兴路片区。

大地飞歌,黔北嘹亮。

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红城遵义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遵义各族干部群众乘势而上,锐意改革、克难奋进,经历一次次“大转变”,成就一次次“大跨越”,实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开花”,实现发展的巨变。

200万亩茶园、225万亩辣椒、有机高粱等特色产业让23万贫困户找到致富门路;今年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53.4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绿色生态与丰富的红色文化、洞穴探险、民族文化等串成了处处皆景点的全域旅游新业态……

一首首幸福之歌在千家万户传唱,一处处新景象孕育着遵义城持续走高的“幸福指数”,如此遵义,何其美哉!

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这是一句在黔北广为流传的广告语。

为啥要到湄潭当农民?可以从湄潭县兴隆镇大庙场村村民李中会的丰收账中找答案。

李中会家坐落在茶园中。“从开春忙到现在,一家人天天和茶打交道。”采摘、加工完最后一批秋茶,李中会沏了一杯香气四溢的翠芽,喝着茶盘算起收成来:家里6亩茶园,茶青收入近4万元,茶叶加工收入5万多元;自己在沁园春茶庄务工,一年收入4万多元。“我家一年挣了14万元,不比城里人差。”李中会自豪地说。

和李中会一样充满幸福感的,还有湄潭县8.8万户茶农。有了好山好水好产业,湄潭就有了底气。追根溯源,这底气来自始于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试验。

湄潭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全县九成以上为农业人口。“在农村谋出路、向土地要效益”成了发展之道。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呼声高涨,村干部带领村民种茶,但承包权以后会不会变动没有明确,村民心里没底。

1983年的一个冬夜,抄乐乡(现抄乐镇)楠木桥大队20多户村民围坐在火炉边,七嘴八舌吵出个“生不增、死不减”的土法子,稳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

1987年,国务院确立湄潭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数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写进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随着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加上税费减负改革试验与“退耕还茶”的政策支持,群众吃下“定心丸”。湄潭抢抓机遇,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还承担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小康之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人均拥有茶园1.3亩,茶产业综合收入破百亿元。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湄潭的改革只是遵义市农村改革中的星火一点。

如今,遵义农业实现了基地建设、加工销售、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农村改革的“新五突破”,培育了茶叶、商品蔬菜、辣椒、红高粱、竹、药、畜牧、干鲜果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1978年到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7倍,逐步实现了“粮仓”到“钱仓”、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农村改革一路向前,遵义不断跑出发展新速度。在中部区域,汇川区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资产自由流通;播州区实施农村改革“三权分置”,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落实、农户承包权稳定、土地经营权放活的新格局。

在东部区域,凤冈县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实现“三增三减”;余庆县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抓好林权变更登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颁证和茶园评估。

在西部区域,仁怀市落实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扶持办法,对企业进行土地流转补助;习水县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促进农民资产流通。

在北部区域,务川自治县创新农村担保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道真自治县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优先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确权登记改革工作。

2017年底,遵义贫困人口减少到2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7元。

转型升级输出强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遵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53.4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的遵义工业,已成为推动该市发展的“火车头”。

不久前,出产于遵义的“中国制造”又一尖端科技产品登上国际核电舞台。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环向场超导磁体重力支撑”GS部件的批量化生产,预计在2019年3月完成产品的制造并发往法国进行联合安装。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前身是遵义人熟悉的“061基地”。改革开放40年,061基地“出山入市”,几经转型,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之而来的是指令性军品生产任务越来越少。企业面临发展压力,061基地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从“单纯军工”走向“军转民”,积极迈入市场经济的大门:“风华牌”电冰箱投入市场畅销全国;“航天牌”双排座面包车、“航天牌”轻型载货汽车、“山鹰”牌农用汽车等产品供不应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有企业的民品市场受到不小的冲击。严峻的市场形势下,061基地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问题,2015年,061基地转型升级为第十研究院,构建创新平台,形成了以高端技术装备、工业基础件及新材料、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应急救援装备、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核级铸锻件、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精密齿轮、电池电机、继电器连接器等“明星”产品享誉业内外。

航天航空两大军工基地的发展为遵义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国有企业和白酒产业则成为遵义发展腾飞的“双翼”。

遵义市白酒产业以茅台为龙头,拥有董酒、习酒、鸭溪、珍酒、湄窖、国台等全国知名品牌。这些年来,通过加快建设仁怀名酒工业园和习水名酒工业园,大力发展白酒配套产业,推进贵州茅台酒技改、习酒公司酱香技改等项目,全力打造“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实现白酒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在茅台集团的带动下,白酒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生产总体稳定。

按照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壮大国有资本功能的原则,遵义市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实施集团化战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企运营管理,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白酒产业深化改革,把国有企业和白酒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今年1月,遵义将26家市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为遵义道桥建设集团、遵义城建投资集团、遵义交旅投资集团、遵义金融控股集团。重组后,4家中有3家资产达300—800亿元,1家达1000亿元以上,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融资能力显著提高。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常态下,遵义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强化运行调度和协调服务,使得园区建设、产业聚集和新兴产业有了更大突破,推动了工业经济由“遵义制造”向“遵义智造”转变,让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去年,遵义市产出智能通信手机850万台,电子计算机20.5万台,电视接收机顶盒662万台。

从1978年到2017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0倍。

守住绿水青山唱新歌

初冬,游客兴致不减,沉醉于遵义的美景。

连绵竹海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晨钟暮鼓,万亩茶海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国酒之都美酒醇香,沁人心脾……

在赤水,被群众称为“旅游书记”的赤水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占春见证了赤水旅游从无到有,到如今“井喷”的盛况。

“赤水美就美在这片青山绿水和迷人风光。”杨占春说,20世纪80年代,随着赤水大瀑布和国家珍稀植物桫椤被发现,开发旅游逐渐形成共识。但开发过程中,却经历了不少挫折。“那时候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当时四洞沟两岸都种着农作物,农民没有什么旅游概念。”

为了恢复生态,1986年,时任大同乡党委书记的杨占春发动全乡在四洞沟两岸种植杂竹、修缮道路,几年下来,四洞沟绿竹成荫,溪水碧绿。2001年,赤水创造性地把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变为“退耕造竹”工程,成就了一望无垠的竹海和82.85%的森林覆盖率。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态保护机制的建立、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17年,赤水市接待游客达16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柱,赤水也成为贵州第一个脱贫攻坚出列的县(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的成功在遵义市绝不是个例。环境保护机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空气质量从差到好、从好到优,森林覆盖率从6.7%到57.69%,生态得到修复与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发展方式彻底转变……遵义市由点及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多彩画卷在黔北大地次第铺展: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生态红线划定、自然资产资源登记确权、河长考核制度等一项项新举措制定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系统等一个个硬投入实实在在;成立生态环保法庭,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等一次次跨区域、跨行业的环保执法行动逐一完成……

遵义还制定了严格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生态环保责任“党政同责、终身追究”,并实施水、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新闻媒体月月曝光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率先在赤水河流域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率先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率先健全落实河长制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全国第一个以一条流域(赤水河)为单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走在了改革创新的前列。

绿色生态与丰富的红色文化、洞穴探险、民族文化等元素串联起来,成就了处处皆景点的全域旅游新业态。

遵义市通过实施产城景一体,统筹风光风情风物、打造茶海竹海花海、全域绿化美化靓化,集中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天候全空间全景域旅游体验。2017年,该市接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1.8亿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红色遵义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心打造醉美遵义的新未来。(钱诚 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