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扫码抽手机”“领现金”,如何治理真假难辨的快递“牛皮癣”广告?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管昕)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快递,快递单上常会有二维码小广告,广告词看起来很诱人。不少消费者反映,扫描这样的广告后发现,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支付邮费、拉人砍价等才能领取“免费”商品。而这些二维码小广告就像“牛皮癣”一样,跟着快递盒不断流动。

记者查询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发现,曾有多位消费者反映遭遇类似虚假宣传。近日,一位网友投诉称,他在快递盒上扫了一个二维码,弹出办理19.9元享100元话费的充值活动,却发现广告名不副实。

网友:我看上面说有赠送话费,是个抽奖,我稀里糊涂地,随手扫了一下。说是有100块钱话费,交十几块钱,然后话费也没到账。商家也联系不上。

还有网友投诉称,他通过快递包装扫二维码,想抽取保温杯,被诱导进入抽奖界面,活动宣称,充值19.9元可获得领取奖品手机一部的资格,如果抽中奖品,19.9元可退款。但他充值后却莫名其妙地成了某商家的会员。他认为,此活动涉嫌欺诈。

快递小哥告诉记者,快递盒上的扫码广告多是套路。

快递小哥:那都是虚假的,你想一想扫码让你领手机,哪有这好事?有些都是套路你的,反正他也不是说欺骗你。比如让你开盲盒,买多少钱东西送什么东西。一般商家他们都是搞的套路。

这位快递小哥表示,二维码广告究竟是谁打上去的,在快递流动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有可能。

快递小哥:谁都可以打这个广告,只要你出钱。不一定是谁搞上去的,有可能现在快递车到哪个分拣点,给他钱打个广告往上面贴个标签,(人家)无所谓,贴个标签爱扫不扫。

2021年11月-12月,安徽省消保委曾对1111份快递单样本进行测试、统计和分析发现,674个样本中含有二维码小广告,占比高达60.67%。其中,出现最多的广告是某平台的“天天领现金打款秒到账”活动,占比39.32%。

安徽省消保委法律部主任董杰表示,经过调查分析,这些广告的真实性存疑。

董杰: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讲,我们不能说它绝对都是属于欺诈,但我们也不能确保它的真实性,只能讲就是消费者扫码的时候还是要慎重,因为这里面的太多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不能完全说它是属于欺诈,每一个可能还要根据扫码广告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据介绍,调查人员在测试过程从未抽中过以上广告语中的任何一个奖项,而且所谓的奖项都带有明确的推广目的,并没有什么奖项真正是广告宣传文字中提到的“免费”,很多广告抽奖前都要先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还有推广内容因涉嫌欺诈被“暂停服务”。

董杰还表示,这些广告的责任主体往往一时很难作出判断。也就是说,如果快递盒上有涉嫌虚假的广告,究竟是谁贴上去的,相关方很容易推诿扯皮。

董杰:一直在追查到底是谁贴上去的,然而各方各执一词,都说不是自己贴上去的,所以这个调查我们也在后续跟进,就是说等过段时间,我们还会再做进一步的调查。二维码广告如果再出现泛滥的话,责任方肯定是要把它搞清楚的。

一位电商业内人士透露,总体来说,运营快递盒上的二维码广告的相关主体方,如快递公司、广告公司和商家,一般情况下有多种合作方式。

电商业内人士:有一部分是商家在做,有一部分是快递在做。快递公司有一部分他确实是知晓的,因为货是从他这发出去的。还有一种是做任务的广告公司,他们去和快递公司合作,可能给你免费的包装盒什么的,上面带他自己的联系方式或推广方式去做任务的形式,也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快递盒渠道,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广告营销,一般情况下,是广告公司和快递公司联手拓展市场拉人头。

某业内人士:如果只是单纯的快递公司去做,他自己没有利益的话,他做着也没啥意思,肯定是由广告公司去买单,然后广告公司往上游他们可能是去做游戏的推广,或者是说做私域的推广,让他们去拉人头领红包,领了以后加微信群什么的,或者说加微信,以这样的形式去做私域流量。

广告法规定,快递面单上发布的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监管部门可对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予以行政处罚,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快递公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快递盒上的二维码广告,快递公司应承担发布责任,其有审核广告真实性的义务。受骗的消费者可向快递公司主张权利。

陈音江:快递包装是由他提供的,它实际上相当于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如果它(快递公司)是广告发布者,就要对广告内容起到审核义务。如果没有审核,或者说明知是虚假广告,仍然去发的,要跟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的,包括广告公司。如果快递公司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不去承担这种责任的话,我觉得消费者就可以找快递公司要求赔偿。

陈音江建议,如果虚假广告通过快递盒渠道传播已是普遍现象,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