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广告语”戳了多少中国人的软肋?!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三百多、二百多、一百多的钱包,通通二十块,通通二十块……”
这是全国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的广告声。如今,一则公告证实,“江南皮革厂”不是传说,黄鹤也不是杜撰的,而是真有其事、其人,当初大家都认为的笑谈,并非空穴来风。
8月8日,《温州晚报》12版刊登的一则公告,署名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管理人称,面向公司债权人,对其破产财产实施二次分配,本次分配为最后分配。
有资料显示,“江南皮革厂”全称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2002年在温州设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投资方为温州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做阀门起家。投产后,江南控股集团占皮革厂50%股份,黄作兴将工厂交给其侄子黄鹤管理经营。黄鹤拥有工厂10%股份,系法人代表。2011年,黄鹤跑路,下落不明。至于跑路的原因,坊间传言是他欠了巨额赌债无法偿还。
与满大街的广告语有较大出入的是,即便在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也从未生产过成品皮包,其主营项目为PU合成革制造,合成革原料销售。
2013年,失踪两年多的“江南皮革厂厂长黄鹤”突然成了地摊上大红人。当时,全国多地卖皮包的地摊商家都在循环播放一段黄鹤携巨款带人跑路的录音招揽生意。
该词最早的使用者为谁已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黄鹤大红之后,一些卖假皮具的商贩将其作为一次商机,并逐渐将其变成了一种地摊销售模式,从最早的一辆推车、一两张大海报开始,慢慢升级为录音版、配乐版,“小姨子”等内容也是后来加进去的。而这些摊位上售卖的皮包牌子很杂,丝毫看不到“江南皮革”有关字样,也没有包装、质量卡等,几乎是三无产品。
作为营销人,前几日,我与伙伴们还在讨论这个案例,认为真是一件非常成功的营销,虽然品味不高,但已经达到了1000%的目的,反正,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事了,想不成功都难。我们也似乎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营销,有高人在背后策划,之后失去控制,更多的人起来模仿,最终演变了现在的模样。不诚想,当初是认为策划的案例,如今演变为事实。
为什么这个案例被尽人皆知?作为营销人员,是要分析其中原因的。是“广告语”,姑且称为“广告语”直白吗,还是桥段离奇,抑或是其他?思来想去,小编还是认为,它正是抓住了大众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原价都是三百多、二百多、一百多的钱包,通通二十块,通通二十块……这样的诱惑是不小的,所以,会吸引得大量的人前去围观。且不说产品质量如何,20元的钱包,质量又能如何呢,只要围过去,总会有人掏钱去买。
爱贪小便宜是人类的劣根性吗?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各种原始冲动,与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相左。“无意识”被压制在“意识”层面之下,但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一个小小行为,背后或许有更深层的意义。
逃票、多拿免费用品等这些占有公共资源的行为,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因为公共资源的占有是安全需要的成分之一。当缺乏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心理优势时,占有公共资源便起到了替代性的作用。爱贪小便宜的行为在经济和社会地位受压抑的人群身上更为明显。
一个广告语,似乎是现实生活得一面镜子,照亮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