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到《人民的名义》,芒果台这些年播过的爆款剧目
最近大家一定被一部叫做《人民的名义》的热剧刷屏了,据说,上到50/60后,下到90/00后都在追这一部剧,菌菌就是追这部剧的00后(不要脸)。
公安部《湄公河行动》票房大捷后,业界发现正能量主旋律题材还可以这样拍:相关政府机关直接参与制作发行,降低审核门槛的问题;题材上最大契合主流思想,又不完全拍成“根红苗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样子;演员上使用实力派加偶像派的组合,保证演技与人气;制作上精益求精,拍摄手法更趋近电影艺术的形式。
于是就有了刚刚播完的60周年公安部献礼剧《黎明决战》,和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这类型剧。
菌菌不免俗套地要跟风聊一下这个剧,但我们就不从什么内容尺度、演员演技等方面说了,我们来说说,一个定位青春定位快乐、一向靠明星靠话题来吸引观众的湖南卫视,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部正剧来抢占黄金档呢?
湖南卫视为什么会选择这部剧,芒果台是要转型了吗,或者说,这是新的套路?
开弹幕看《人民的名义》时,发现好多人都留言说:万万没想到是在芒果台看到的这部剧,这部剧不应该出现在央视一套吗?
还有人说,芒果台确实需要这样一部强口碑的剧来摆脱观众对其“脑残剧平台”的偏见了。
的确,湖南卫视做综艺、推IP热剧、包装明星的实力无疑是国内卫视的翘首,但其实大家远远低估了湖南卫视在选剧方面的品位,它才不是一个只会小打小闹的娱乐卫视。
这些年,湖南卫视播出的品质剧远远不只《人民的名义》这一部,近的说有《伪装者》、《四十九日·祭》,远的说有《青瓷》、《恰同学少年》、《大明王朝1566》、《绝对权力》......
特别说明下,这部《绝对权力》和热播的《人民的名义》的编剧是同一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
这些正得不能再正的剧,和印象中芒果台播出的青春偶像的、家庭伦理的电视剧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特别是2007年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更是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学术界权威们的一致高度评价。
朋友们啊,“学术界权威的高度评价”是什么概念啊,平时的电视剧基本都是观众粉丝和一批专业人士评价打分,而这部剧是学术界啊,还是一群权威啊,这就相当于我们写作文写文章,一般的是学生课堂作业,由语文老师打分,中端的是新概念作文赛,由一群优秀的语文老师打分,高端的是茅盾文学奖,由一群学者、文学家打分。
《大明王朝1566》之于一般的流量IP热剧,就是老师批阅的学生课堂作业和入选文学奖的作品的区别,能是一个级别的么。
所以,湖南卫视绝对不是一个只会做市场做流量只会赚钱的电视台,对于湖南卫视而言,商业目的是必须的,但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还必须具备本能的社会功能意义,而作为中国电视媒体的龙头老大,它还必须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向来党性很敏感,无论是从最近播出和以前播过的电视剧,还是从制作《真正男子汉》这样的综艺节目,又或是从湖南卫视这些年来举办的很多场建党周年晚会,以及其他晚会节目里时常提到的主旋律话题,都可以看出湖南卫视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声体所承担的社会意义。
在台庆20周年的时候,湖南卫视又联手最高检播出了这部《人民的名义》,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最高检借湖南卫视的平台保证了流量和传播,湖南卫视则借助最高检拿到了足够吸引观众和社会关注度的大尺度话题,同时讨巧了制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要说芒果台在这方面是卫视的第二,大概没有哪家卫视好说自己是第一吧。
去年,湖南卫视在北京举行广告招商会的时候就发布了2017年全新的频道编排:
2017,湖南卫视大胆颠覆,重构剧场阵列,将两大周播剧场合二为一,形成以《金鹰独播剧场》拓展“国民”性,以周播剧场《青春进行时》占领“年轻”态的超强格局。
目标剑指更顶尖资源、更品质剧集、更创新营销。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更品质剧集。
根据菌菌对湖南卫视近六年播出电视剧的观察,其中有很多高收视剧,甚至还有不少年度热剧、爆款,但论整体质量而言,显然是处于一个中端水准。
基于定位的原因,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大多为年轻观众喜欢的有当红明星参与演出的偶像剧(包括古装偶像剧),多半是一些像《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古剑奇谭》、《花千骨》这样讨好年轻观众和精准粉丝群体的“脸”剧。
目前国内一线卫视在“剧”整体质量水准比较突出的还没有,近三年,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山东卫视不乏有优质剧播出。
从这三年出现的几部爆款电视剧来看,观众对剧本身的品质更看重了(比如《琅琊榜》),湖南卫视显然意识到了这种问题。
所以我们才会觉得突然:怎么播惯偶像剧的芒果台开始播品质剧了?
当观众察觉到的时候,其实芒果台已经走了很远的一段路了。除了目前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下半年还有备受期待的《猎场》。这部剧厉害了,导演是拍过《潜伏》的姜伟,男主是胡歌,还有张嘉译、孙红雷、祖峰这样的超豪华配角阵容。
不过,湖南卫视目前的主体卖点依然是明星,受众群体定位依然是“年轻”,2017年给出的新口号是“20年更青春”。所以,好的正剧仍是惊鸿一瞥。
但观众在改变,好剧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