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可别小看古代人的广告营销头脑,商业思维让现代人惊呆了!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广告在商业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无论在商业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还是自给自足的古代农业社会,从商都离不开广告的宣传。

然而在古代,没有百家号、今日头条这类的自媒体平台。

古人是怎么做广告营销的呢?

【一】口头广告。这是最原始的广告方式,自己来代言,就是古代的行商走街串巷进行叫卖,靠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自编自导的广告语来招揽顾客,效果如何由这种声音艺术来决定的,抑扬顿挫,感情丰富,自然就能吸引很多顾客。

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师望就是姜子牙,曾做过屠夫,当肆“扬声”吆喝,替自己招揽生意,不成想竟吸引了文王姬昌,成就一段佳话,算是广告界的“祖师爷”了。

宋高宗绍兴年间,杭州城内有卖“梅花酒”的,就是以鼓乐吹奏当时家喻户晓的乐曲《梅花引》招徕顾客,使人听起小曲,就想喝酒助兴。

话说回来,毕竟古代经济模式比较封闭,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的辐射范围基本上也在周围,所以这种古老的广告还是蛮有效的。

【二】实物广告。“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成语广为人知,语出宋代和尚释普济的《五灯会元》,而它最早的故事原型是《晏子春秋》记,“犹悬牛首于门,而买马肉于内也。”那时候的人们就有了广告营销的观念,有些精明的牛肉店主,会在店门挂一个牛头,作为广告。

我国古代商业广告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广告形式,也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广告故事。

最早的商品交易是以物易物的方式,人们在交易时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这些陈列物就是实物广告。

诗经就有这样的故事,《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首诗讲的是一位女子在婚后受到丈夫虐待,最后被遗弃的故事。

这句的场景就是男主抱着布来换丝的情景,“布”和“丝”就是一种实物广告。

【三】名人效应。这就是明星代言的鼻祖了,利用名人的效应和从众心理来宣传商品,伯乐无疑是这方面的先驱。根据《战国策》记载,当时有人在马市好几天卖不出自己的马,情急之下只能求助于伯乐,结果伯乐只是到那匹马之前环顾了一周,不发一言。等伯乐走后那匹马立刻就变成抢手货,以十倍的价格被买走,伯乐也收到了第一笔代言费。

古代时候的名人大多是艺术家,也就是诗歌,书法领域的达人。比如著名的王羲之题扇赠老妇事件,大书法家的名气使原本门可罗雀的老妇扇铺门前排起长队来。

唐宋时期是中国诗词文化的顶峰,这时候便出现了不少利用名人效应来推广商品的现象,那时候诗人笔下生风,画龙点睛地这么点上一首,立刻就能够引发强大的消费效应,比如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的《客中行》,就是替兰陵美酒而写的,你想一下,如此嗜酒的诗仙都说这酒好喝,还有什么更好的口碑吗?原诗如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是软文界的各种高手,他一生为很多东西赋诗做过宣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猪肉了,他是这么写的: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贵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对咯,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了!

【四】平面广告的出现。王安石《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对联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广告形式了。

我们在《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香店的“刘家上色沉檀栋香”、药店的“赵太丞家”、医店的“杨家应症”、绸缎店的“王家罗锦匹帘铺”等,简单明确,一望便知。

到了明朝就已经出现成熟的广告营销模式,也就是利用名人题字来增值,还有对联成了店铺做平面广告的新宠,在水浒传里,也有很多经典的场景。到了清朝,由于西学东渐,现代广告的模型也出现了,1904年,《东方杂志》上出现了第一个杂志广告,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出现了最早的车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