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路虎车里卖玩偶,年轻人把地摊搬进后备箱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最近,夏夜的湖畔路边,在后备箱摆摊卖货的年轻人们形成了一道新景观。从咖啡、柠檬茶、汉堡,到鲜花、玩偶甚至小猫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后备箱里找不到的。

人们把这些藏在后备箱的店铺称为“后备箱集市”,这些日子里,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它们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南京、成都、青岛等多地流行开来。这些有趣的商品和新奇的销售方式,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后备箱摆摊卖货——随停随走,既有收入,又能看沿途风景,一辆车就能实现时间自由,看起来的确浪漫洒脱、格外诱人。这种全新的体验,真的有大家想得那么光鲜亮丽吗?

后备箱里卖什么?

1、好吃好喝好玩的,后备箱可装万物!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后备箱,打开就成为了一间迷你咖啡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美式、拿铁应有尽有。虽然身在闹市,也可以在此获得片刻的闲适安定。

鲜花、玩偶、摆件等小玩意儿,也是很多后备箱集市摊主们青睐的小物。这些看似普通的小饰品,一旦被挂上星星灯、放进后备箱,就生出一些“浪漫清新”的气氛,显得少女心满满。

猫咪、兔子等萌宠,也是“后备箱集市”中的常客,可爱的小动物不仅是热销商品,也是店主招徕顾客的“吸睛神器”。

2、甜拽酷丧,个性标语脑洞大开

和传统地摊夜市不同,后备箱集市上别具个性的招牌和标语,也是它彰显“年轻”“个性”的阵地。

自嘲为“三个失败男人”的街边饮品铺,吸引来了一圈听故事的人。店主为大家带来各种自制特调,用“失意”调侃、下酒,今晚应该能做个好梦吧!

“来都来了,喝了再走。”这样随性的slogan,倒是很符合后备箱小酒吧“随时随处小酌一杯”的浪漫氛围。

而后备箱甜品铺的装饰,很合时宜地冒着满满的粉红泡泡:“恋爱哪有甜品甜,多种口味任君选!”

3、贩卖商品,也兜售故事

能用这样新奇特别方式开启“生意”的人,也往往有着有趣动人的故事。

比如,在后备箱集市,时不时能看到开着奔驰卖饮品,开着宾利卖布偶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后备箱摆摊可能是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能帮助他们触摸到生活的另一面,收获别样的体验。

一位开着路虎揽胜,带着女友一起卖手作小玩偶的年轻人告诉我们,自己是一个独立乐队的贝斯手,前两年又盘了一间餐厅,店里生意不错,每天忙得不着家。正好疫情期间商场关门,演出审批报备严格、登台机会少了很多,也终于有时间陪陪家人,带女友来集市交交朋友散散心。

对他来说,每个手作小饰品也是自己的作品,贩售的不仅是商品,还有物件背后的故事:“扎这个小熊的时候我俩在吵架,所以小熊的表情有点不开心。”“这个绳结我们系了好几次才成功,当时在网上找了很多教程学的!”

他的定价较为随意,“也不差钱,聊得投缘白送都行”,赋闲在家闷得慌,他只希望在后备箱集市找几个健谈的路人,聊聊之前的创业故事、人生经历,也为之后的计划蓄势。

类似的“有故事的同学”,在后备箱集市还有很多。对故事嗅觉敏感的人,总能在这里收获一些有趣的朋友和一段特别的经历。

后备箱集市怎么突然火了?

其实,“后备箱集市”虽然最近频频刷屏社交网络,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作为汽车时代的产物,英国的“后备箱集市”早在上世纪70年度就出现了。早在1980年9月,英国人柏丽·帕维特在肯特郡的一个农场上组织了全球首个汽车后尾集市——在这个集市上,车主可以开着小车带着各种大小物件交流、交易,这种模式也是当时欧美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而几十年后,“后备箱集市”突然又火了起来,还衍生出大家对“后备箱经济”的深入讨论和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的呢?

1、钱多事少,小白友好

疫情期间,很多商场客流量大大减少,而在顾客减少、销售额降低的同时,租金、水电等经营成本成为了店主们较大的压力。不少商家经营惨淡,甚至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况下,“后备箱集市”是性价比最高的创业方式:无需房租,即开即走,对店主的知识技能、相关执照证件的要求也极低,显得非常“小白友好”。忙碌的打工人们不花太多功夫和成本就可以上手,基本符合年轻人们梦寐以求的“钱(净利润)多事少离家近”的“神仙工作”要求,是个赚点零花钱、消遣时间的好方式。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备货量、种类都比较自由:哪种商品不好卖,哪种商品很流行,可以随时根据销售情况调整进货品种、数量,也降低了囤货的风险。

2、露营达人青睐的新玩法

在这波“后备箱集市”热潮前,露营是当之无愧的“流量之王”,从春天到夏天,你的朋友圈大概从不缺露营美照,其实,这两个迭代的流行元素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少后备箱集市都出现在露营营地,而很多后备箱摊主都是露营达人。

这其中当然有客观条件上的原因:后备箱摆摊用到的遮阳伞、手拖车、沙滩椅……都是露营的必备工具,拿来摆摊卖货可谓是物尽其用。而露营营地开阔平坦,也符合“集市”的要求。

当然,两者间其实还有这更深入的关联,可以说,后备箱集市是露营经济的衍生形态。它们的深处都体现着年轻人对自由的渴望——生活这么累,我想出去看看。不管是拥抱自然风光还是尝试原始自在的交易方式,它们是年轻人对城市生活的新浪漫主义的表达。而热于追赶潮流的,也往往都是同一拨人。

3、地摊经济模式的升级

后备箱集市的走红,也让人不禁想起几年前地摊经济火爆的盛况:

2020年,疫情爆发,不少行业受到了冲击甚至关门停业。曾经被认为“土得掉渣”的“摆地摊”因为便捷易操作,突然成为了大家度过难关的绝佳选择,一到晚上公园边、路旁“一摊难求”,甚至还有不少人辞职只为“摆地摊”。

说起来,两者有共同点,也有差异。虽然都是“时势造英雄”,但和传统的地摊售货比起来,后备箱集市的“摊主”多为年轻人,销售的商品也比较文艺小资,为夜市添上了一抹时尚的色彩。

另外,传统地摊销售食品、饰品、小玩具居多,主要目的就是卖货赚钱。而对于后备箱集市的店主来说,一些人是将其作为副业增加收入,也有的店主以此为实体店引流,用直播、vlog等形式丰富“玩法”,目的和期待都更为多元。

曾有“后备箱集市”主理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家摆的不是摊,就是玩。这些车主把社交、爱好和创业都装进了这方寸之间。”

4、摆摊不为挣钱,就是玩儿!

除了挣钱的副业,后备箱集市更多时候是年轻人们为自己打造的全新社交圈层。比如,一位打着广告语“生活哪有冰粉甜”的摊主坦言:“我就是来玩的,没想着挣钱,来这种耳目一新的消费场景中,除了来体验,也想多认识一些朋友。”

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甚至后备箱集市还被大家戏称为“社牛培训基地”。在日常生活中羞涩寡言的“社恐”们,借着夜色和集市中欢乐开放的气氛,开启了自己的社交初尝试。

有人在这里零基础两天学会了制作柠檬茶;有人在这里以物易物,和周边的摊主打成一片;有人在这里一晚上加了上百个微信,认识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有趣朋友。

后备箱经济让年轻人放下手机,走出网络,来到了更具体的社交场景。

后备箱集市该何去何从?

从6月21号的晚上开始,被称为“西安后海”的现象级后备箱集市AR浐灞观景平台遭到取缔,从此消失。这给如火如荼的后备箱经济泼了一瓢冷水,也引发了大家的更多思考。

有专家认为,“后备箱经济”只是应对疫情影响的一种短暂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返祖”现象,同样也是一种“降维”行为。那么,后备箱经济该何去何从?它究竟能走多远?

1、重重隐患,不容小觑

当然,后备箱集市本身存在很多监管难题。首先,它会带来影响市容、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后备箱集市的欢乐气氛,在附近居民看来或许就是“扰民行为”,很容易遭到投诉,影响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

不少后备箱小摊都沿路开设,但这样随意闲惬的氛围很多时候是以违反交通法规为代价的,路边停车可能造成交通拥堵,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另外,后备箱集市上的小摊贩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营许可证,这也并不符合城市管理要求。剥去浪漫的外壳,“后备箱集市”的本质是流动摊贩,食品安全、购物售后等问题都很难保障。

2、仍是值得憧憬的精神栖息地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后备箱集市的出现又赋予了忙碌疲惫的都市人们对自由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首先,正如上面聊到的,它能为店主提供更低门槛的、较为可靠的创业机会,也能为买方带来更多元、有趣的消费场所,买的卖的各得其所,还能为城市夜景增添一抹亮色,是一种全新的有意义尝试。

另外,从实用价值上来说,它也确实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物场所。不用驱车被堵在半路,不用扫重重健康码、行程码进商场,在路边甚至家门口就能买到需要的商品,还能和有趣的人谈天说笑,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只要予以规范,后备箱集市还是未来可期的。小摊贩们赚了一点小钱,附近的居民也得到了方便。

写在最后

小小后备箱,可以放下很多东西。

慵懒、悠闲、个性、有态度,是后备箱集市所具有的魅力,但如果真要以“后备箱经济”满足经济需求,可能尚不是易事。如何让后备箱经济能尽量满足年轻人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的城市有后备箱集市吗?你在后备箱小摊买过哪些东西?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