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接上页)毕业后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23/6/16

,我分配到评论部,他到记者部。我在评论中写的是代表编辑部发表权威性意见“必须”“应该”“一定要”,多是“规定动作”,文章逐级送审,被改来改去。他在记者部多是“自选动作”,自由度大,除了新闻,还涉足文学,他的报告文学名动一时。

他跟我说,你别太老实,才华都卖给评论,“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你也想办法吃点“夜草”。他说,他有个南开大学化学系同学李新彦,在新华社社当记者,新闻、评论“双枪将”,还写报告文学,你咋不学学他呢?

四是远走加拿大。

从中国的人民日报记者,到加拿大的“洋漂”,落差大,困难多,为了“一支花”和“小棉袄”,也只有“漂”了。

到加拿大,按天国說,是百般无奈的选择。他从打工,销售人寿保险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金融理财公司,协助客戶管理资产。他是环球寿险业的最高荣誉得主—-百万圆桌会议终生会员(要连续十年获此殊荣才能是终生会员),他还是加拿大华人金融协会创会会长。

至今还活跃在职场上。他说,骄傲与自豪是自从到65 岁退休后,也没有领取加拿大所有退休公民合格的退休金,还每年上交不少公司税个人所得税。作为来自中国的移民,他为中国人争了面子,为加拿大作了应有的贡献。

不得不服气晋江人的聪明。在加拿大30年,他学会一个本事:合理回报的资产管理。每年稳定在6-8%,从来不亏本。他的客户及他自己均如此。所以,一辈子交税并拿不到老年金。

与加拿大最大金融公司老板合影

讲天国故事,就此打住吧!他的故事得听他自己讲,闷声发财之余,他没忘记者本职,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改变人生》。他会送我一本的,读后接着说。

分别16年之后,我们见了一面。2004年,我带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组到加拿大、美国检查印刷点工作。在多伦多见面,两个五六十岁的老男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为这次见面,他破费大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做半个版的广告。他说,为人民日报涨涨面子,为德民兄涨涨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