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遗夜谭】不要因为就业难就宣传赞美大学生收破烂卖猪肉
来自潇湘晨报的报道
在新京报上看到一位教育学者的大作《211毕业生“收破烂”,不必刻板看待学历与职业》。
教育学者的大作是对河南郑州某211毕业的大学生“收破烂”的评论。
评论说:“怎么看待211院校毕业生‘收破烂’?首先应该明确,黄女士所谓‘收破烂’,严格来说是一种创业,而且在这个项目中运用了很多企业经营的思维,不宜将其简单等同于刻板印象中的‘收破烂’。”
笑死个人呢。现如今,到街边支个不到一平方米的摊子烤肠也是创业呢。因此不用严格来说“收破烂”当然是一种创业。
3月21日《潇湘晨报》有过一篇专访,题目是《对话“高校毕业生收破烂”女生:有时月入三四万,学历是一种加持》。据这位大学生的介绍,每天线上接单、上门回收,从中间挑选一单拍摄短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仅此而已。哪有什么很多企业经营的思维?
评论还说:“也不免有些人会疑问,既然是‘收破烂’,为何当初要上大学?这一疑问,存在两大认知问题。一是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更光鲜的工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下,难免会有更多大学生找不到所谓体面的工作。其次,认为一个人‘收破烂’,就一辈子‘收破烂’,而没有思考拥有更高的素质,会对传统的行业、职业进行升级换代,推进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固化的思维。”
然而,事实并非教育学者所做的论断。
这位大学生创业“收破烂”并不是因为找不到所谓体面的工作。她回答《潇湘晨报》的采访时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外贸行业,算是专业对口吧,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然后就离职了。也有做过教师,之后也离开了那个行业。做了三四份工作后,我觉得职场可能不太适合我,一直在寻求创业的机会。”她还说:“做这一行身体上的累一定会有的,因为它就是一个体力活儿,有的东西比较重,需要我搬来搬去,但相比于在办公室里的那种精神内耗、各种关系的维系,我还是更能接受现在这样体力上的劳累。”
当记者问她你会一直“收破烂”吗?对未来有哪些规划?她是这样回答的:“收破烂”是我创业的第一步。近几年很多主流媒体都提到,家政服务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我也在想能不能把回收和家政服务联系起来,作为家政行业的一个分支,然后再利用互联网打通整个废旧资源回收市场,也能改善目前我们行业存在的一些痛点。”
当事人的回答却不是教育学者所期盼的那样。那么,教育学者凭什么做出如此判断呢?
我住的这个地方,方圆百米之内有四家“收破烂”的,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生意好得很。他们没有“高大上”的线上预约,也不上门回收,更不拍回收的视频且将其放到网上。他们就在门店里收购前来卖“破烂”的。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会称重,会摁计算器,就能“收破烂”,哪里还要寒窗苦读十六年的文化。
我们的国家不管怎么说,大学生还没有“普及”到创业“收破烂”的程度,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很需要大学生。现在大学生看起来很富裕,就业难,是因为大学专业的设置不合理,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更谈不上实质性调整,再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扶持,让大学生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如农村、条件艰苦的工矿企业等)。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一位大学生收破烂也好,杀猪卖肉也罢,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也没有什么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我们不能因为大学生当下就业难、难就业,而对收破烂、卖猪肉等宣传、赞美。我弱弱地问一句,当您的儿女大学毕业后去收破烂,去卖猪肉,去到夜市摆摊,那么您的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