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官山药“火”了一把
在信息化时代,新知新觉的创新往往源于大数据。
去年,安顺日报社党委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资源,结合传统媒体自身的资源优势,重新演绎电商理念,及时、有效地将海量碎片化信息变成发展的资源,精准发力,在抢占全媒体中有阵地的同时,利用全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让报业发展搭上了大数据的“高铁”,快速向前。
春节前夕,安顺日报社旗下的两个实体——黔中早报和贵州黔早顺风耳文创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黔货出山,乡土滋味”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就是全媒体与电子商务融合的一次探索。
据贵州黔早顺风耳文创有限公司主编刘洋介绍,“黔货出山,乡土滋味”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招商广告一推出,当天就有8家地方特产的生产商上门寻求合作。
而通过电商平台,着实让西秀区刘官山药“火”了一把。
“30元一箱,每箱5斤。”黔早顺风耳公众微信号一推出刘官山药的推介广告,微信号的后台就陆续收到订单。
短短几天,1500斤刘官山药就成了市民家中年夜饭的一道美味菜肴。
与黔早顺风耳公司合作的刘官村民黄明刚年前卖山药就赚了几万元,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春节。
“山药是本地的优势产品,以前就不愁卖,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销路更宽了。”黄明刚说。
山药畅销,源于电商的带动,更是山药本身的高品质。
安顺山药有300年以上种植历史,而早在2010年,安顺山药就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审核,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黄明刚心里有一笔清楚的账:安顺山药亩产2000斤,市场价每斤10元左右,每亩每年可卖2.4万元,除去生产成本,每亩纯利润2万元。正因为看准山药的前景,在外经商的他就放下生意拿起锄头,回家种山药,种植面积从三年前的1亩扩大到现在的8亩。
据了解,刘官乡组建的山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30余户贫困户共同发展。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增至650户,流转土地600亩,实行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种植。2016年合作社产出山药上万吨,产值达1亿多元。
如今,搭上电商快车,安顺山药“火”了起来,成为广大居民餐桌上“家常菜”。
“不止是山药,按报社发展的战略规划,黔早顺风耳公司还打算与全省特色产品企业合作,每个阶段打造一个特色产品,集中力量包装、推广。将乡土味浓郁、优质的农特产品和文化产品一‘网’打尽,畅销起来。”刘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