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好酒是喝出来的,像文学创作一样,要有“自己的味道”
“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之五十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素莉 文 胡敬超 摄影
立足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仰韶文化精神,提升“老家河南”的文化自豪感,大河报特别推出“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并且特邀百位河南名家——仰韶文化推荐官畅谈小口尖底瓶与仰韶文化,为河南高端文化白酒新时代赋能,引领中国酒文化产业新发展。
本期嘉宾:冯杰
他生于河南长垣,长于滑县。他是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擅长诗歌,同时书法和绘画也颇有建树,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是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
他先后出版过20多部作品,有诗集《一窗晚雪》《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在西瓜里跳舞》《震旦鸦雀》《乡土和孩子》,有儿童小说集《飞翔的恐龙蛋》《冬天里的童话》《少年放蜂记》,有散文集《泥花散帖》《田园书》《说食画》《九片之瓦》《猪身上的一条公里》《北中原》《非尔雅》《怼画录》《鲤鱼拐弯儿》,有书画集《画句子》《野狐禅》等。他的散文《乡村的瓦》入选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他的作品多次获中国台湾文学奖,评论界称其“是在中国台湾出版散文集作品最多、获奖最多的大陆作家”。
从基层信贷员到以诗书画并称的专业作家
冯杰称“好酒当得诗人助”
见到冯杰的第一印象,是人如其文,他没穿西装,不打领带,戴着一副眼镜,头发蓬松,上身穿一件灰布衫。画室墙上挂着书法和绘画作品,地上堆着书籍,画案放着多种莫名其妙的颜料,在这样杂乱的环境里他怡然自得,自成一方世界。
他笔下也有另一个世界,正像沈从文笔下有一个湘西世界、孙犁笔下有一个河北白洋淀世界一样,冯杰笔下有一个他自己的文学“北中原”。从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北中原》到河南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冯杰的散文集《鲤鱼拐弯儿》来看,一只黑羊、一尾鲤鱼、一条板凳,一把铁叉,一个石磙,都在他笔下的“北中原”里面充满人情味和乡土文化风情。
“北中原没有这个地方,按说还是一个非法地理名词,只是一个虚拟的文学地理空间,但是很多人信以为真,还有人抢注过商标。”冯杰如是说。
那是他记忆中的世界,冯杰笔下的北中原,是一个纯朴而富有人情味的乡村世界,这和他生于豫北的新乡长垣、长于安阳滑县的经历有很大关系,那里的风物和人事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他从小跟随外祖父母,从那里得到最早的文学源泉。
初中毕业后,为了早有“生计”,冯杰招工到县里农业银行一个基层营业所当了一名信贷员,在黄河滩上奔波,最早收贷款每笔不过两三元钱,贷款目的是生产队为买鞭梢、簸箕之类小东西。
工作之余,冯杰开始写作,最早公开发表的诗歌对他而言是遥远的新疆《绿风》诗刊,业余笔耕不辍,逐渐有文名。2008年冯杰45岁,人到中年时他才来到郑州,到河南省文学院当了一名职业作家。除了诗歌创作外,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插图,他的美术、书法还不断参加过国内多种书画展,曾在《大河报》、《晶报》、中国台湾的《中华日报》、《联合报》等报刊开设“文画专栏”,被誉为当代“文人画家”。
“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面对记者的提问,冯杰没有回答是“下一个”,他只说“我是写着说着,创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过后才知道没有满意的”,正因为写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艺术的妙趣才在于此,给人留下时光斑斓而又人生唏嘘的空间。
冯杰的文章以诗歌为主,谈到酒文化,他认为“只有诗人和酒才密切,江山当得诗人助,好酒当得诗人助,历史上的好酒都是诗人吟出来的”。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牧遥指杏花村、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等,他更推崇的是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欣赏陶渊明归隐田园、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喝自己酒的文人风骨。
“在古代,不会吟诗就不配去饮酒”,冯杰说他没有酒量,但也写过酒的诗句,譬如,他在诗中写道,“酒调制的方法是兑以豪情”。“它会吸星大法,灌满旧月光,连夜筑出一条让汉字踩的路,在子夜,一个个汉字满脸酡红,开始摇晃。”
仰韶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
拥有仰韶文化背书的仰韶要做文化酒
看到造型别致的仰韶彩陶坊太阳酒,冯杰告诉记者,这是小口尖底瓶,它里面装什么专家做过很多研究,最初多是作汲水器用的,而最新研究发现,专家说它里面也装过酒。
“小口尖底瓶上的鱼纹、太阳鸟这些是借鉴了仰韶文化的图案”,冯杰称自己作画时也曾借鉴过仰韶文化的某些图案,他认为这些图案朴素简洁元气,具象细致也抽象,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态度和标准,“这样具有仰韶文化元素的酒瓶,仅当酒瓶是不够的,应当当作艺术品去收藏。
不过,冯杰认为这些图案有不少是雷同重复的,他建议这些图案可以更简洁更凝练,庄子说“虚室生白”。
冯杰还建议,小口尖底瓶可以设计无底座仍能直立的造型,底座目标太大,容易转移人们的视线,也使小口尖底瓶的造型不能一眼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说到仰韶文化,冯杰告诉记者,在100多年前的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一个叫安特生的外国人发现了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因而得名,这已经被世人广泛认同。
“仰韶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异常珍贵。”冯杰说,他感慨仰韶文化虽然遍及河北、陕西、山西很多省份,但发源地就在河南,就在三门峡渑池,这是无可争议的,单这一项宣传就节省了多少人力物力。
8月31日,仰韶酒业召开仰韶彩陶坊天时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发布仰韶彩陶坊天时全新战略定位“高端文化白酒旗帜”。
冯杰认为,拥有仰韶文化的背书,仰韶应当定位为“文化酒”,要更深入地挖掘仰韶文化,要让仰韶酒成为仰韶文化的标签。冯杰认为可以不断进行专题研讨,邀请文化界名流到场,专题讨论如何挖掘和宣传仰韶文化。
冯杰建议,仰韶定位高端文化白酒旗帜,可以和省内高端文化期刊合作,譬如和在全国同类别的唯一专业散文选刊河南文联《散文选刊》联合举办“仰韶杯”文学奖,面向全国甚至海内外华文界,向全社会征集仰韶文化方面的文学作品,选出优秀的作品推动河南文学进步,同时仰韶酒业还可以再利用。
好酒是喝出来的
像文学创作一样,要有“自己的味道”
“我没去过三门峡仰韶酒厂,只是到仰韶郑州营销中心参观过,也喝过仰韶彩陶坊太阳酒。”冯杰说。
在仰韶郑州营销中心的陶香洞天文化体验中心,设置有公司荣誉墙、品牌宣传栏、彩陶文化馆、陶香洞天体验馆、陶香品鉴中心、党建文化馆,在讲解员带领下,可以让大家详细了解仰韶文化7000年发展历程、仰韶文化代表器物——“小口尖底瓶”的前世今生。
对于仰韶独创的“陶香型”,冯杰认为做企业和品牌就应该独树一帜、独成一格,像文学创作一样,要有“自己的味道”。
冯杰认为好酒是喝出来的,“别人要问陶香型啥标准,就让他们品尝,说不出来陶香型啥口感特征,就让他们再品尝。陶香型一定是喝出来的,不是写在酒瓶上的。”
提到豫酒振兴,冯杰告诉记者,首先那些“领导和意见领袖”要带头喝豫酒,在社会上形成喝豫酒的习惯和良好氛围,做好传播。他幽默补充说,他的老师著名评论家孙荪先生说过开心饮酒的标准“好酒、好友。”
冯杰建议,豫酒可以多向省外其他名酒企业取取经,学习他们在发掘历史文化精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酒是无字的诗,诗是有字的酒,诗人和诗歌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冯杰说,历史名人曹操、杜牧、李白单凭一首诗就让一款酒声名远扬。当代诗人里,冯杰欣赏其师兄刘德亮先生的《液体之火》,通篇不着一个酒字,却给酒作了形象广告。冯杰建议,豫酒企业可以做成“酒诗节”,定期邀请中原优秀诗人、作家到酒厂去采风,以酒酿诗,以诗造酒,为河南酒业创作留下浓郁美好的诗句。他幽默地说,没有诗歌艺术佐料的喝酒都是“干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