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常见广告栏位和付费模式
目前常见的广告栏位有Banner广告(Banner Ads)、启动屏广告(Splash Ads)、插屏广告(Interstitials)、私信广告(Message Ads)、视频广告(Video Ads)等,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些广告栏位的特点。
Banner广告又叫横幅广告(或者通栏广告),常常出现在页面的顶部或者底部。Banner广告能够直观地展现广告,快速吸引用户注意;但是却对内容观看容易造成一定的遮挡,影响用户体验。
启动屏广告是用户首次进入APP时出现在启动页的广告。当app后台运行再次进入时,启动页将不再出现。这是一种双赢的广告栏位设计,即将app加载的时间充分利用,既展现了广告,为产品实现了盈利,同时又为这一短暂无聊的加载时间丰富了内容,没有打扰到用户,用户也容易接受。当然,加载的流畅绝不能受到广告展现的影响,3~5秒是一个合理加载时间范围,不然就弄巧成拙影响体验,得不偿失了。
插屏广告一般会在用户第一次点击某个功能页面时弹出,显示广告内容,有些地方叫作弹窗。这种广告形式给用户能够带来非常强的视觉冲击里,效果显著。但是这同样也会打断用户的正常产品使用,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往往建议在用户进入APP主页时使用比较合适,同时也要谨慎使用)。
插屏广告
私信广告是将某个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广告信息以私信的形式发送给用户,用户通过点击该私信就能链接到商品或服务的详细介绍页面。这种广告形式具有精准性和个性化,能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推荐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特别是对于用户收藏但没有下单的商品,商品降价通知往往能够起到推波助澜,促使用户下单购买的作用,但也常常容易被用户忽略。
视频广告更多的是出现在播放类的产品中(优酷、爱奇艺等),在视频中内嵌植入广告,不增加额外的内容版块,对于付费用户(会员)则免广告播放,以此来实现两种盈利方式,即会员业务和视频广告业务。
常见的广告类型及计费方式
按点击付费CPC(Cost Per Click):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关键词广告计费最普遍形式,百度联盟中的百度竞价广告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按展示付费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展示了广告主想要展示的广告内容就要付费,最为常见的弹窗广告等以此计费。
按数量付费CPA(Cost Per Action):根据广告实际投放达成的效果计费,以有效回应的问卷、注册数量或下载安装数量等计费。
按销售收入付费CPS(Cost Per Sales):以实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费,事先规定好销售分成,这种形式在游戏产品代销联运过程中尤为常见。
按时长付费CPT(Cost Per Time):以使用广告位的时间来计费,比如“一个月多少钱”这种承包方式,很粗糙,但是省心。
按播放付费CPV(Cost Per Visit):在富媒体广告中应用广泛,以节目或内容被打开播放的次数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