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凌晨两点,我们在一家24小时书店和还清醒着的人聊了聊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7/4/24 9:00:00

文/大福

讲真,你喜欢读书吗?
你有多久没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认真读完的书是哪本吗?


在“深夜食堂”“深夜电影院”等一众概念陆续走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批主打“文化牌”栏目大火之后,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书店这个古老的命题。如果说深夜食堂是以暖胃的食物串起暖心的故事,借此折射人生百态、现实冷暖,那么深夜书店则更像在帮助人们远离尘嚣,沉淀下来审视内心。

 


在帝都某个春风沉醉的夜里,我和同事琳琳从东三环一路暴走至美术馆东街。深夜的这条路显得分外冷清,而三联书店就沉静坐落在路边——它是北京第一家宣布24小时营业的书店。回想走过朝阳门桥时看见的二环路上的灯海,我俩不由得感慨这也算是北京的AB面了。
 

对三联的第一印象——这确实是家非常纯粹的书店。从门面设计到店内装潢,都透着一股朴素的气息,很难找到非常夺目的色彩。店的面积不大,被各式各样的书填得满满当当。书店楼上是家雕刻时光咖啡馆,二者分开经营,但也算是相得益彰。
 

我们到达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店里大概有八九位的顾客,或在座位上读书,或流连在书架之间。偶尔会有路过的人进来看看,但停留的时间都不算长。我们与几位夜读人相遇,和他们聊了聊读书这件事儿。
 
Ann
女,70后
自营业者

我看的这几本书都和珠宝鉴赏有关,其实这不是我的工作,我自己算是个自营业者,可我一直喜欢这方面的东西。这些书大部分都更像是图册,我尝试着一边看里边的珠宝照片,一边用之前学的那些知识做鉴别。

我是本地人,家就在朝阳公园那块。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就常来这儿看书了,平时没事就过来转转。这儿一直没怎么变,它里边就全是书,没别的花里胡哨的东西,我挺喜欢这个环境。

读书这件事,如果说能直接得到什么经济效益也不太可能,我觉得好处就一个:长知识。因为知识这东西学到了就是自己的,走到哪都丢不了。不是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么,多看些书,就看得明白更多的门道,活得也更清醒些。

 
一对不愿透露名字的情侣
女生18岁(讲述者)&男生20岁
学生

我们是第一次来这儿,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说这里24小时营业,我们就来看看了。觉得挺好玩的,主要还是为了体验,打算待到四点走。

我在看《德国简史》,因为我喜欢德国;我男朋友看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前两天我们刚看了电影版,他挺喜欢的,就来补原著了。我是白羊他是巨蟹,按道理说白羊外向巨蟹内向的,但你看我们读的书是不是感觉有些倒过来了(笑)。

最喜欢的书是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她写这本书时已经96岁了。在看的时候就感觉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毕竟以她的年龄已经到了“世事洞明”的阶段。虽然现在我的阅历还没法完全弄明白这本书,但是看完了还是觉得受益匪浅。他最喜欢余华的《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算是他的座右铭吧。

老吴
男,36岁
零售业

我就住这附近,是做零售的,每个月差不多来两次吧。平时工作很忙,来这看看书也算放松了,换换脑子。今天我是来做旅行攻略的,打算五一带着家里人出去自驾游,目前的想法是开车去山西转转,那边历史古迹挺多,风景也还行,像五台山、雁门关那些,都不错。

如果要说长期的阅读爱好,我对日本这个国家挺感兴趣,觉得它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体,就像《菊与刀》写的那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写这书的是个美国学者,据说她
从来都没去过日本,但她凭借女人的那种细腻心态,对日本的民族心理研究得相当深入。虽然是学者著作,但语言什么的都非常通俗,我没事就喜欢看看这本书,都不记得看了多少遍了。
 
小李
女,90后
定制旅游

我住昌平那边,平时一下班就得回家,基本没什么时间能放松自己。今天正好赶上周末,我就来这看看书,明天早上走。我是做定制旅游这块的,本来就挺爱读书,再加上某个角度算是职业要求,需要我们多读些书,开拓眼界。

平时生活中,我不算是很爱参与谈话的人,不喜欢聊没什么营养的话题。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现在这样的环境,聊得要有内容些。我正在看的这本书是《我们仨》,主要讲了钱钟书和杨绛他们一家子的生活。我很喜欢这种流淌着脉脉温情的纪实文学,感觉比纯粹的小说和故事有趣些。

最近看过的两本书是《白说》和《百年孤独》。前面一本是白岩松写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因为这两年我们很容易从微博或者朋友圈看到一段话,前面写着“白岩松说”,其实很多都不是他本人的话。看了这本书,自然分辨得出哪些话只是挂了个名。至于《百年孤独》呢,据说曾经被评为“买了但死活看不下去的书”TOP1?(笑)其实我第一遍也没看下去,回过头想想可能是那时候没找着它最中间的主线。后来纯属偶然,我看到了一篇书评,它帮助把我的一些杂乱的思绪给串起来了,我对这本书重新有了热情,于是又捡起来接着读。感觉这个过程也挺奇妙的,所以说书评也不一定非得看完了书再去看。


和小李聊完后,我们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为凌晨4时16分。窗外只有路灯发出的一点微弱光线,衬得书店越发像是黑暗中灯火长明的殿堂——尽管,“殿堂”中的大部分人都已趴在桌上沉入梦乡。

 

就在几天前,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数据告诉我们,去年我国平均每人读了7.86本书,成年人平均每天阅读纸质书20.20分钟,是看手机时间的1/4。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环境越来越浮躁,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留给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者说有时间也没那份心境,这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似乎也容不得我们拒绝。然而,我们又从未真正放弃过读书,“阅读”也从来不应该是一件需要专门抽出时间、收拾好心情去做的事情。不必去仰视,它可以像其他任何一个娱乐方式一样,随时随地又平易近人。

这个星期天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你最近读书了没?无论你的职业、年龄、阅历如何,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吧,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