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届格莱美背后有哪些看点值得围观?
虽然临近情人节,但是今天的话题则一直被格莱美占据。
作为美国四大音乐奖项之一,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创立于1958年,被视为是美国录音界与世界音乐界最重要的音乐奖项之一,由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NARAS)颁发,目的在于奖励过去一年中业界岀色的成就。由于其专业性、权威性,一直被认为是音乐界里的“奥斯卡”。
今年第59届格莱美于北京时间2月13日上午在美国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举办,Adele、Beyonce、Lady Gaga、Ed Sheeran以及Katy Perry等明星悉数登台。依旧阵容大牌,依旧非议不断,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其本身商业价值。那么今年格莱美背后又有哪些营销看点,值得我们关注,不妨一起围观:
1)品牌宣传片:不仅仅包含对音乐的信仰
今年格莱美名为《Believe In Music》宣传片一经上线,就在短时间里引发许多网民的关注。不少人都被片中女孩们稚嫩的面孔和铿锵有力的话语所震撼:“我想对所有年轻的女性说,也许有人想贬低你的成就,或把你的成就和名声归功于他们。但如果你专心在音乐上,不被他们转移注意力,某天当你获得你想要的成就时,你会环顾四周并知道这就是你和爱你的人让你实现的,那将是这世界上棒的感觉。”其实,这是去年年度专辑的获奖者Taylor Swift的获奖感言。
但当这些态度通过一个个女孩坚定的口吻说出时,它不仅传递的是音乐里拥有不灭的信仰,还包含具有力量的态度。
第59届格莱美品牌宣传片-《Believe In Music》
2)引发热议:话题智造 & 话题自造
随着社交媒体推波助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格莱美也越发注重在社交媒体有策略性的引导话题。围绕颁奖礼现场的明星阵容、服装装饰、现场即兴表现以及其他网民关注的热点,让整个奖项的传播扩散在各社交媒体上发酵,吸引观众眼球。今年格莱美也不乏中外话题热点,除了碧昂斯身怀双胞胎的大胆表演,今年吴亦凡、郎朗、张靓颖等面孔亮相红毯也为本届格莱美增加了点“中国颜色”,成为中国网民谈论的焦点。
不过今年颁奖典礼上也出现不少“车祸”现场,比如:主持人登舞台意外摔倒甩出鞋子、乐队Twenty One Pilots上台领奖时把裤子脱了,等等。虽然并非主办方有意设计,也“成功”博得话题。
3)“中年”危机:依旧面临品牌老化问题
在全美四大音乐类奖项中,格莱美可谓是最具权威性,但同时面临品牌老化问题也是最明显的奖项。这一切,多少也与它的背景有关,相对于其他音乐奖项,格莱美的“出生”显得更加正统和学院派。而在演出嘉宾方面,格莱美请到的都是唱功扎实的“老将”——Beyonce、Adele、Lady Gaga、Ed Sheeran以及Katy Perry等,过度熟知而缺乏惊喜,反倒是“演出前的意外”成为社交媒体的话题。一些年轻的歌手甚至公开表示,格莱美已经与自己“不太相关”,而他们年轻的粉丝也追随了偶像的步伐。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有Talyor Swift刷脸的第 58 届格莱美颁奖礼仅收获了2500万观众,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据《FORTUNE》报道,在全美18-49岁观众里,2016年格莱美的收视率仅为7.7(包括电视和网络渠道)。这个数字从2014年起就在持续下跌。虽然从 2010年开始,格莱美每年会设置活动的主题,围绕该主题通过社交网络与网友互动,逐渐贴近年轻人。格莱美虽然在行业仍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却无法抵挡年轻观众的流失。
4)数据与价值:4小时直播破2000万专辑播放量
在美国,作为三大最期待的节目之一,“格莱美”收视率大概在2000万到4000万之间。为了增加收入和扩大影响力,格莱美的颁奖礼将直播权授权给电视台。今年的直播权依旧是由哥伦比亚电视台(CBS)紧握在手中,广告收入和内容版权及分销是其最主要收入来源。抛开音乐以外,格莱美也是一场“商业赞助盛会”。
今年格莱美颁奖礼华丽的赞助商名单上,依旧能看到英特尔、希尔顿、万事达卡、Delta航空、JBL等老伙伴身影,赞助商覆盖多个领域。据外媒统计数据显示,格莱美的30秒广告费2010年为427,000美元,到2014年涨到952,000美元,由于后来收视率的下滑,到了2015年费用略下降到942,000美元。相信近两年广告费用应在此数据上下。
今年赞助品牌
在国内,本届格莱美则是由腾讯视频作为全网独播,并由梅赛德斯-奔驰特约赞助。据腾讯视频官方数据显示,该场直播总预定人数超20万,40分钟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破百万,4小时直播总播放量超600万,专辑播放量破2000万,弹幕互动总量7万条。截止至今日20:50已获得3042.4万次专辑播放量。并在微博话题平台人气也依旧火热,吸引来56万的讨论以及8.6亿的阅读。
似乎每一个经典都会面对时代的挑战。
这个在不少人们心中依旧奉为经典的品牌也在用它的方式前行和改变,也许这条路并非那么顺畅,但至少态度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