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关键词 , 告别2016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6/12/31 9:44:00
2016年的最后一天。告别,是时候了。
停住,闭目,凝神,思索。去回忆,脑海里的每一刻…最后,是这一天,你到底想用怎样的文字去道别…我们也在思考。最终,10个年度关键词成为了我们的答案。
当这篇内容发出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2016年度盘点中的大半,那些曾经模糊却又清晰起来的瞬间,如此令人难忘。可是,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我们得面对未来。2017,祝大家新年快乐。
消费升级
当前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浪潮。消费者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娱乐、教育、医疗保险、旅游等领域出现爆发式消费增长,从数量、品质两方面对供给侧形成牵引。大众消费已逐步进入新时代。
同时在本轮消费升级中,以奢侈品、大品牌为主的炫耀型消费慢慢减弱,同质化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个性、风格、文化内涵为主的品质型消费呈现出大幅增长。可以说,这是中小品牌发展的黄金机遇。而这也将从根本上影响所有品牌的未来走向。
内容变现
2016年以前,为获取内容而提前付费还基本停留在视频行业中。到了今年,在分答、知乎“值乎”“知乎Live”、马东《好好说话》、领英下属赤兔APP等的共同推动下,“内容变现”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用户消费形式。另一方面,以Papi酱为首的网红、自媒体们也凭借各类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内容变现之路。
在互联网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大家对于好内容的需求似乎无穷无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内容变现的速度。但我们还是要说,大热背后,内容本身才是王道。没有捷径,唯有努力。
品牌升级
消费者,你的品牌忠诚度去哪儿了?在消费分化带来的细分市场愈演愈烈,新品牌层出不穷时,我们发现过往那些“大品牌”的日子不再好过。可喜的是,它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转变,试图找回那些已经走开或者想要走开的“善变”的消费者们。我们将这些转变总结为:品牌升级——“这世界真酷”的优酷,“不负好时光”的腾讯视频,开始高端化的小米,甚至连雕牌这样的传统日化品牌也开始为年轻人刷新起自己的品牌。
可以这么说,当今时代下的品牌比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创新的节奏和频率。这不容易,也急不来,但品牌必须时刻准备着行动。
VR/AR
“你没法做一个电视广告来说明什么是VR,也无法录制一段VR游戏视频来解释玩VR游戏的感受,因为那不是VR。只有当你戴上头戴设备,就会明白这和其他体验有多不一样了。”
“它将很快改变影视娱乐、游戏、传统鞋服、社交通信、教育、医疗等行业。”
这是两种对于VR(虚拟现实)非常典型的描述——它是什么,以及它能改变什么。与之相对,AR(增强现实)的故事也类似——给未知的未来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是这两种虚拟现实技术共同的标签。而索尼、HTC、Oculus等诸多国内外品牌的强势介入和开发,也让消费者拥有更多机会体验这一未来科技到底有多神奇。
回到传播圈,回到一般品牌,如果你今年的营销战役中没挂上点VR/AR,估计你都不好意思和朋友打招呼——VR/AR卖出了无数话题,带动了不少品牌,可到底怎么样,最终赢家是谁,谁也不敢说。
可这份对于未来的躁动,确实够热闹了。
喜剧
天价冠名、霸屏周末黄金档…热闹的喜剧综艺带着小品、相声、夸张表演和久违的笑声回到大众视线,重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可相对繁荣背后“新人难出、段子难写”,看得到天花板的喜剧综艺,“喜剧”才是那个有可能长青,有可能形成大生意的行当。对于这点,靠喜剧吃饭的行内人远比“吃瓜群众”清醒得多——传统舞台表演、综艺节目、影视剧间的相互成就关系他们早就了然于心。
更大的市场、更新的形式、更好的产品,“喜剧”这门生意不好做,但路已经展开了。
明星经济
品牌用明星到底有没有效?那得看你怎么用。
内容成为传播的核心,行业正迎来内容爆炸的时代。过去,广告主一掷千金赞助热门事件、热门综艺已被量身定制的品牌内容所取代。这中间,明星、代言人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拿钱、拍片、站台,而是直接成为品牌传播战役中的重要内容元素,比如,红极一时的首席XX官。明星的形象和气质某种程度上已经和品牌划上等号,甚至决定着不少品牌的成败。而一来一往间,明星的另一面、明星的潜在价值也在不断挖掘和使用。
微博回暖
“真的没想到!”
所谓的“3年商业大冒进”后,微博似乎找回了些曾经“新浪微博”时代的风光——2016年第三季度,微博月活用户达2.97亿,同比增长34%,这已经是它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超过30%。令人惊讶的,这还是在其产品中广告“满天飞”的背景下取得的——10.45亿,微博单季广告收入首次超过10亿,同比增长56%。另外,2014年上市微博的市值已达113亿,超过了当初的模仿对象Twitter。
垂直化细分运营、炒热微博话题、不同产品形式——2015年扶持的短视频和直播已经成为微博重要的内容形式…这些动作为微博带来稳定持久的用户增长,而细分领域KOL、视频、社交、独家内容等多元化内容形态的搭建也时刻激活着用户的日常使用冲动。最近,微博又推出了问答类的知识付费产品,前景还未可知,可相比于之前,微博已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一个功能模块的得与失。
限
网剧、综艺被勒令下架,《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执行,限韩令横空出世...大写的“限”字就像横在传播圈从业者头上的紧箍咒,把控着各种营销和内容的传播。是好?是坏?众说纷纭。好的方面,这规范了略显混乱的传播行业,让投机者不敢太过造次,催生出不少新鲜玩法。坏的方面,本就够辛苦的创意人、营销人不得不再次感慨:“做点内容不容易呀”。
直播
将直播选为年度“关键词”,几乎没有悬念——不同于“电视节目、体育比赛+专业录制设备、场景固定”的传统直播。在手机性能,特别是摄像头性能大幅提升后,借助网络让另一端的朋友、观众同步收看,成为2016年的独特现象。这比我们预测的早了差不多半年,可互联网就是这样,总比你想得要快那么一点点。
就像你至今也没明白那些网红为什么直播睡觉和你自己为什么要看直播一样,在还没来得及搞清楚疑问之前,数十个直播APP陆续诞生。
直播是个现象,但热闹过后,自身内容和商业模式的疑问,早晚还要回答。否则…
共享单车
比喜剧重回公众视野更让人惊叹的是单车的再走红。而它们有个共同的新名字,叫“共享单车”。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有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多个玩家。特别是前两者,颇有些当年滴滴和Uber争霸网约车市场的感觉。可在五颜六色的车身颜色背后,如何盈利是个大问题?除了“出行便利”和“最初的新鲜感”外,它对用户的吸引力还能维持多久让人担心,而未来模式更是镜中月水中花。
会员制?衍生服务?三四线城市?太多的疑问等待着这一“新鲜老朋友”背后的故事为所有人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