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贷如何破解情感营销的三大难题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6/12/7 15:37:00
受泰国和台湾广告风格的影响,大陆这几年也开始盛行情感营销。但事实上情感营销并不好做,盲目仿效的话,很容易沦为心灵鸡汤式的营销,令人厌烦,而且对后端品牌的曝光和转化数据也没有什么帮助。但最近,互联网金融老牌企业人人贷的情感营销,倒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今天就以此为例,跟大家讨论情感营销的三大难题,及其破解之道。
难题一:你的企业适不适合做情感营销?
在发起情感攻势之前,我们建议你可以从策略层面反思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你的企业适不适合做情感营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你是偏重产品渗透还是偏重企业形象?
实际上,产品推广和企业形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向。当然,大老板肯定希望做几个企业宣传片就能带动销售,但实际上二者的打法和能达成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产品推广更侧重的是做一些直给的、卖点式的营销,告诉用户你的功能性价值和差异化卖点在哪里。而企业形象的塑造需要把企业背后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传达出来,更多的是带给用户情感上的价值。所以很显然,情感营销更适合偏企业形象的营销方向。
你的企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从品牌的发展周期来看,对初创型的企业来说,情感营销并不一定是性价比高的营销策略;而对有一定用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倒不失为一种策略性的营销选择。因为,想要建立情感连接,引发情感共鸣,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基础和品牌沉淀来背书。一旦你没有这些品牌基础,往往就需要花高价请一些明星来帮你站台。这种方式很容易使企业沦为尴尬的“演讲者”,台上自说自话,台下空无一人。
你主张的“情感”能不能在品牌和用户之间形成共振?
营销最可怕的是,泪点有了,话题和注意力有了,但最后却忘了品牌。所以,情感营销最重要的是找到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情感共振点。如果老干妈推出情感广告,跟受众大谈自由、梦想,应该没有人会买账的,原因在这跟老干妈的品牌气质和产品类型完全不搭。
以人人贷为例,其六周年这一套广告,不失为一次有策略的情感营销。广告片既呈现了人人贷所具有的形象和气质,也把产品和用户的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展现了商业模式上的优势。六年来,人人贷一直给外界以稳健、低调、合规的形象,结合三个80后创始人,形成了与社会中坚力量相契合的独特企业气质。同时,人人贷是P2P行业少数一直在做小额信贷的平台之一,商业模式上实现了借款人和理财人的撮合。把这种商业模式通过“连接”的概念在广告片中具象化地展现出来,在互金行业,算是首次。
难题二:情感营销是找素人还是找明星来做?
素人广告这种形式近来面临很多争议。
素人广告是相对于明星广告而言。从大卫·奥格威提出品牌形象理论以来,光彩照人的大明星一直是广告界的宠儿。品牌喜欢将明星的某项外形或性格特质与产品深度结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受众好感度。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现如今明星广告也越来越不好使了——也难怪,消费者很难分清杨幂和唐嫣代言的洗发水到底有什么区别。于是,素人广告应运而生。SK-Ⅱ的《她去了相亲角》、新世相《为什么不想回家》等都是近来比较有名的案例。
素人广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新鲜感,真诚,代入感。简直完美符合情感营销的要求。但是,越来越多案例推出,也让素人广告面临创意雷同、卖点失焦的质疑。大家疑惑的是,到底怎样才能玩转素人广告?
其实,关键还是在洞察。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素人广告同样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仍旧以人人贷的TVC为例,四个章节分别瞄准了几类目标受众各自在六年来遇到的情感痛点:奋斗、结婚、养娃、创业等。用“这是我的面,也是我的面子”、“我不是什么梦想家,只是想给她一个梦想的家”这样的文案,将目标用户心有戚戚而无以言传的心声精确地传达出来。洞察到位了,传播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难题三:情感营销怎么才能执行得更聪明?
广告行有句老话,叫“三分创意七分执行”。我们看到过的大多数亮眼案例,都是基于强大执行力做成的。这里还是结合人人贷的执行策略,分享几个值得借鉴的技巧。
草蛇灰线,伏笔千里
其实,人人贷这支广告在朋友圈率先投放之后,最先引发大规模传播的不是在大众层面,而是自媒体人。
这不是偶然,而是执行层面预伏下的一记“神来之笔”。人人贷选择自媒体人作为镜头的捕捉对象之一,一方面自然抢占了“国内第一支以自媒体人为主角的广告”这一颇具话题潜力的差异点;另一方面,自媒体人的二次传播能力是珍贵的资源,当他们被“会写东西不厉害,一直写才厉害”这样的文案击中时,人人贷的目标就达成了。
借势热点,信手拈来
现如今,不会借势真的就很难做好营销了。
其实,借势真的不一定是抓住一个热点事件一窝蜂冲上去,王宝强有事都追王宝强,傅园慧火了就异口同声“洪荒少女”,这样嘈嘈杂杂,反而彼此抵消了要传达的讯息。借势也可以更聪明一点。人人贷选择在入冬天寒之后投放这支广告,就是一种聪明的执行策略。冬季不仅是对监管趋严下互金行业的一个绝妙隐喻,也在朔风乍起中,强化了此轮传播一以贯之的“暖心”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