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对爱国情怀的抨击嘲笑失焦了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6/7/20 12:45:00

         所谓南海仲裁裁决出台后,引起中国社会的普遍愤慨,这种情绪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这其间,也出了一些像聚众抵制洋快餐的闹剧。而这些闹剧被一些人当成非理性爱国的靶子,拎出来不断在互联网上“游街示众”。可能是嫌这样的例子太少不够多,还有不少人把过去发生地砸车、砸店、示威打人等过激事例翻出来“鞭尸”,更有甚者,民国时期的段子也被翻出来对爱国主义进行嘲讽。

  但平心而论,这一次中国民众的反应总体是比较理性的。他们对南海问题高度关切,多方面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力求对现实有更多的认知,期望掌握问题的症结。同时许多人也都在各种自媒体上发声支持国家的立场,表达爱国情怀,出轨或严重影响公共秩序的事很少。就是有人想嘲笑也缺少对象。他们刻意选取的夸张激进的形象则更像是一些段子,和一般社会的感受有相当距离。

  现在中国人的心态已经不像过去积弱贫穷时那样焦虑,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也显得更为沉稳。那些嘲笑变成了段子,也就失去了分量。而一些或夸张或激烈的言行正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这在任何国家的讨论中都会出现,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这或许让一些人感到失望,他们所想象的砸车、砸店、打人等激烈行为没有出现。他们想把爱国情怀解释为盲目和不理性,却并没有得到事实的印证,这使得他们的议论在现实中完全失焦。这其实是值得思考的。

  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严峻挑战,国家积弱积贫和深刻的民族危机确实让中国人有很深的民族悲情。一方面,国家民族的危亡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来激励社会;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国家的国民认同创造也需要这种动员。所以用激情来凝聚社会,用直截了当的行为来召唤国民的觉醒,这种方法一直存在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国破家亡的现实,让当时的中国人不能不用强烈的精神力量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同胞的斗志。当年这样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起的必然,是当时中国人在世界上彰显其不屈不挠精神的努力。先辈们在近现代历史上的牺牲和抗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最终为中国摆脱屈辱走向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今天用所谓“不理性”来嘲笑先辈们奋斗精神的那些人,显然缺乏对历史的尊重。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一个新平台上。时下的中国社会当然对国家在积弱积贫中奋起的历程记忆犹新,对先辈们民族情感的内在精神依然保持着强烈认同,但也具备了更多的自信和从容,对今天全球化的世界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中国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像有些朋友想象的那样“不理性”,他们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在国家认同上依然承继了现代以来的传统,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变得更为沉稳和理性,也具备当下互联网时代的众多特点,显示了更蓬勃的活力。如果说,前些年还受曾经积弱的阴影影响,那么当下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新方式。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其实能够让国家有更强的实力,而不理性则往往会对社会产生伤害。今天年轻人的国家认同表现的主流显然并没有不理性的行为,只是理性地知道世界是分为国家的,大家都有国家利益要争,世界远未大同。但这些朋友反而很天真憨直地想象世界就是大同的,没有什么国家利益,或者国家利益和个人没关系,这是很浪漫激进的,美国主流社会也不会这么想。

  这往往是一些人的“盲点”。他们与今天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和年轻人群相对脱节,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想法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的抨击嘲笑失焦了。这说明,今天中国的主流社会已经在告别悲情,自信而沉稳地获得了更成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