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戛纳论道 : 中国创意到底怎么了?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6/6/24 16:02:00

对我们而言,戛纳的沙滩、海风代表着一个特别的情结。美丽,时尚,醉人,创意人的梦想乐园。

又是一年6月,又是一年广告门戛纳论道。在这个中国创意最好的异国发声地,来到现场的所有人,选择聆听、选择倾诉、选择一同为中国创意出谋划策,展望未来。

当然,还有金瞳奖,那是我们自己的戛纳,我们首次把它带到戛纳,不奢望一下子变得如戛纳般成功,只盼能更快成长,孕育更多好作品。

来到戛纳,总喜欢问“中国创意和国外创意间”的区别,可口说无凭,大屏幕中轮番展播着金瞳奖的获奖作品,在国内它们是最顶尖最棒的内容,但为什么它们离戛纳的距离依然那么远,一狮难求——如果最后两天没有惊喜,中国军团今年在戛纳的成绩应该是近年来相对比较差的。对此,最贴近戛纳内幕的评审有话要说——2011年后,中国创意人开始更多出现在评审名单中。这是我们的进步。而连续报道戛纳8年后,广告门想要帮大家问问,这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陈耀福(2016戛纳创意节平面类评审—JWT北亚首席创意长/中国区主席):首先,他觉得平面真的还没有死,因为平面媒体还在。这种误解主要因为很多新晋广告人很少做平面,甚至不懂平面。

谈到如何获奖,除了作品要好外,如何最快时间让老外理解你,get到你也是关键。举个简单例子,平面作品中最好不要有作品国文字出现,比如中国,泰国这类。你不写,评审他们不知道是哪国的,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获奖几率。这是个技巧。但作品依然是关键。
 


刘阳(2016戛纳创意节移动类评审—利欧数字副总裁琥珀传播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中国作品成绩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本身的发展可能太快,作品沉淀不够,和品牌间的关联也不紧密。而太过突出技术、数据等新鲜元素,往往就失去了原本并不复杂的洞察。

另外一点,各方信息、数据要多打通,以便激发更多好想法。而不是互相间争夺和纷争。
 


沈翔(2016戛纳创意节直效类评审—Cheil鹏泰首席创意官)语言很重要,无论来做评审,还是把创意带到国外。对什么是好内容,他觉得创意本身可以努力,但如果没有各方的支持和协作,没有生意意识,可能只是飞机稿。评审都有几十年经验,谁也不瞎不傻。


除了三位评审,包括戛纳创意节主席Terry在内的嘉宾都发表了自己关于创意的看法:

Terry: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将会越来越好。同时,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世界都看得到中国创意的声音。而问题还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更学会包装和展示自己。
 


毛予(全景CMO):虽然不是创意方,但全景愿意以第三方角色,不断为业内提供更优质的创意素材,和中国创意一起不断前进。比如,作为赞助方之一,全景已连续两年赞助戛纳论道。
 


龙杰琦(Cheil杰尔广告大中华区执行创意总监):这次,龙老师是带着实体产品来的——Gululu,一款高科技智能水壶来的。没错,这就是今年戛纳论道的最强植入,它长这样子:
 


对从创意产出到产品落地,龙老师觉得一定要快,今年不出明年估计就晚了。
 


3水(W创始人):这次也带作品到戛纳参选的3水提出两个观点:1、为什么中国创意在戛纳会边缘化?大多时候,国人谈钱就手足无措,这导致国人不太会用创意去解决生意问题。在中国,创意人和生意人的距离显得特别远。而在戛纳到处都是商业合作,都是一起做事。这是国内创意人要思考的;2、未来中国人在戛纳的机会?要学会站在生意人的角度看问题,进入到生意的环节中,不要只是创意的技巧。
 


杨维佳(腾讯社交广告品牌营销总监):未来腾讯的一个方向是把更多的好案例、好模式带给大家,比如说让创意公司和媒介公司都加进来,一起去做更多的内容。同时,有个抢先的消息,腾讯很快会有新的基于公众号的广告形式带给大家。

Josephine Pan(FCB上海总经理):戛纳最值钱的可能是论坛分享,这是国内比不了的。国外不会去强调自己太多,能为人性,为社会带来什么是他们想表达的。而国人则有些过于迷恋新技术和传统感人的桥段了。

意见很多,看法很独到。但如何执行,如何早日实现,并没那么容易。而这正是广告门一直以来想做的,我们把这么多的创意人、品牌广告主、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聚到戛纳,每年固定举办“戛纳论道”就是想让大家能够真有机会坐下来聊一聊,有什么话大家说出来,哪怕是抱怨和不满。但最终如果能把更多创意和作品带向世界,眼下的问题又何妨?
 


我们不缺创意的技巧,但在更高维度,我们的差距还不小。这需要时间,现在我们唯一能马上做的,是学会减速,学会静下来听一听,看一看,然后找到最简单、纯粹的东西。

“洞见内容”不仅仅在金瞳奖上,而是在创意产生的每个阶段。寻找那些更简单,更能改变生活和改变商业的内容。

戛纳论道,2016。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