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罗胖回归相比 , 我们更想和这些一直使用微博的人聊一聊...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6/5/30 10:15:00
广告门编辑部
原来曾有人戏谑地说,如果我们每天打开同一款手机软件的次数超过30次以上他一定是这个软件的重度使用者。而现在每天打开微信端的对话的人可能绝大数都超过了这个标准,但让时光倒回那么几年,那些年曾经热衷于刷微博的那群人依旧还保持着那份热情吗?
如今也有潜水观察后又回归的大V自媒体们,转战了多个不同属性的平台后还是转回了“原地”。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前些天不就宣传回归微博了,微博现在的活跃度从新浪微博2016年给出的大数据看是有参考依据的,第一季度微博净营收1.1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广告和营销营收99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
身边的朋友也不止一个人把微博定位为拥有“广场属性”的平台,来到这里的人一大部分或许都素未谋面,也拥有了千人千面。暂不谈现有的微博大V段子手明星还有键盘侠们,我们想去了解现在依旧还在使用微博的“素人”,这个平台让他们驻足或许是因为更大的自由权利,更丰富的资源素材库,还是说它能成为一个自己独有的记录生活的平台方式…因此,我们问了一些人,让他们说了说现在对微博的看法。
24岁,策划
我是从2011年开始注册使用的微博,到现在差不多300多粉丝,当然在这期间也会强迫症犯了自己移除一些,主要关注了明星、段子手、媒体人、媒体官博、淘宝卖家、大学老师、同学朋友,还有一类陌生人。
现在每天打开的次数大概在30次以上,算是微博重度使用者了。我会把感兴趣的人分到一组,每天几乎刷的都是这一组的信息比较多,也会看热门话题和意见领袖状态。对于自己在微博上发的一些东西主要是随手拍的一些照片,分享歌曲,和对一些热点的看法。我的话,不会再多个社交平台更新同一条状态,现在只用微博发东西,而对于那些会多平台发同一条状态的人,我觉得他们发就好,可能心里并不怎么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身边有朋友也会这样,要么不发,要么全都发。
虽然微信出现了,但他们俩的定位是有差别的,我认为微博定位是陌生人社交,而微信是熟人社交,所以现在依旧留在微博的很大一个乐趣在于自由地与陌生人交往,但它对于我还有一个定义:个人空间,不需要一些不相干的(熟)人,因为并不太愿意被熟人看到自己神经病的一面。
22岁,刺青师
我大概是2012年开始玩微博,只知道里面三分之一人的身份,一部分是网友同学朋友,还有一(大)部分是僵尸粉。关注的人还是比较固定的,有刺青、high fashion、HF models、植物科学、蛇类专家、艺术范围和一个很难被定义的但是确实存在的圈子。他们基本都是在国外留学或已定居的中国人,微博基本全英文,基本会发一些美式幽默英式幽默的段子和个人生活状态(基本堪比段子),之前有段时间还很关注到但现在已经很少了。
其实有了微信并不影响我使用微博的,微信是用来聊天的,微博则是用来获取碎片信息,原来每天都会打开,但现在少了,隔几天才会看一次。而我自己发东西的话,只是偶尔才会多个社交平台发同一条状态,大部分不会这样重复。因为两个平台的人没有太多交集,而发布的内容因为一些原因又希望被所有平台覆盖的人看到,所以才需要所有平台都发吧,像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喜欢全部都发一遍,即使有一定的交集,反正都会有很多点赞和评论。
而不同平台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气质,是因为在这个平台的人决定了自己扮演角色的属性,微信的联系人几乎是朋友、亲戚、同学,所以我在微信里证明我是个正直善良积极向上的青年,至于微博嘛,就是个丧逼少女系(嗯,人生多的是B面)。
23岁,自由职业
我是2010年开始玩的微博,粉丝有220人,都是真粉,因为会自己去除僵尸粉。关注的人还是那几类,艺术家、漫画家、以及一些营销号,平均每天三小时打开一次的频率,主要是看看熟人们的状态,晚上回家后会集中看一些艺术家们(装逼)的微博。现在更状态少了,主要就是一些随手拍和分享歌曲。
我觉得那些多平台发同一条内容的人,主要是想获得认同感吧。微博和微信这两个的定位,一个自由一个私密,但无论是哪一个,限制都会有。朋友圈就更为明显的前提就是不能说坏话,而微博的限制来自于自己,因为粉丝里有陌生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互关,这个时候自己发布的东西会比较克制不能太随便,还要符合一些自己这个微博号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主要还是想给陌生人留个好印象。
我自己继续留在这个平台是因为大量的素材库来源于此,微博的圈子很棒,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不用我自己去找,他们就会展示在我面前,而我自己转发和收藏了就相当于建立积累了一个自己的素材库,我主攻平面设计,所以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24岁,品牌策划
虽然我是2009年底注册的微博,但我觉得微博马上要失去我了…现在我还看中它的搜索功能,除了发朋友圈和空间,不想在微博上发动态,发空间主要是毕竟从小到大一直用这个东西,而且很多以前的好友都在那里。
我自己是不会发布完全相同的一条状态到各个社交平台的,感觉心烦,看到这样的也烦,即使同样的分享,我也会换图换换字什么的,那些一字不改到处发的,不是微商就是懒,而我勤奋(傲娇脸)。
但是我还依靠着微博搜索时事,它是一个个人空间,外加勾搭明星,名人,大号的平台,在这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反正互相不认识。
26岁,广告文案
2010年开始玩的,微博上主要关注了一些作家,段子手,画师,电影资源分享,日本资讯,以及还是个看新闻时事的地方。有时候可以几天不刷,有时一天可以刷30次以上。原来在微博上的那些朋友好像都不太活跃了,身边玩微博的人也少了,很明显的发朋友圈的人多了。
我不会多平台发同样的状态,除非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让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我觉那些会这样做的人,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才会这样做,喜欢被评价被点赞,这样一来总会有人回复他们。
虽然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在淡出微博,但我觉得这样更好,可以说自由了。因为爸妈不用啊,七大姑八大姨不用啊,他们更喜欢微信。在微博的大广场上,大家互不认识就不存在打扰,在小圈子里,有很多东西束缚自己。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