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新手如何引爆APP推广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势所趋,“互联网+”势如破竹,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强烈的冲击:近些年来广告媒体人纷纷转战实体、弃乙投甲:查道存、马东、刘东华、郑香霖等知名人士纷纷冲向甲方阵地,开辟新战场。2015年6月,曾就职4A广告公司、和君咨询、知名传播公司,服务过深圳工商银行、华润怡宝、娃哈哈、大益茶、青岛啤酒、金龙鱼等知名企业的新锐营销策划总监刘述文先生,怀揣梦想,转战新三板上市公司旗下的互联网新秀——雅活荟。
面对没有互联网电商平台推广经验的质疑,刘述文先生解释说:“之前有推广深圳工商银行和大益茶电商的经历,虽然电商行业与金融、科技、快速消费品有所不同,可是品牌推广的原理和营销传播的逻辑是相同的,隔行不隔理,都是锁定目标人群,利用自身优势,聚焦资源,整合力量打歼灭战。”
据研究分析,APP平台推广,会员注册量与转化率是两个硬性指标,有的初期以会员注册量为主,等会员量达到一定级别,则开始注重商业转化,比如微信靠广告,疯蜜靠金融众筹,当然更多的APP是靠商城盈利,比如小红书、妈妈100、辣妈帮等属于此类。目前,针对APP商城平台的推广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PC端既有商城导流,主要是成熟平台,比如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商城,以安装APP端送红包或同样的商品在APP端购买享受优惠折扣的方式,促进会员在APP端下单。
第二种,抢占应用市场端口,在移动端APP的常规线上推广依托应用市场、CPA、CPS等方法,这种方法对游戏、生活助手有一定作用,比如携程旅游,滴滴打车等,但对于知名度不高的电商类平台而言,收效甚微。
第三种,通过互联网PC端、移动端做展示广告,运用全网络渠道以文字链、图片、视频媒体,利用利益驱动或者诱惑,吸引目标人群注册下载,形成体验,当然这需要基于大量的媒体费用支撑,同时需要有足够竞争力的促销商品,以低价商品换取流量。
第四种,O2O线下突破,通过在目标人群特定的购物场景、生活场景的终端拦截,互动推介,比如妈妈100通过原有的终端合作门店实现了会员导入、辣妈帮经过发展意见领袖,以同城会形式实现了新裂变增长,悦会以餐饮类商家、生活类商家,以邀约形式将会员带入的活动场景。
第五种,以上四种的多种组合与联合推广。
深圳雅活荟网络科技公司是“互联网+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优雅文化”的生活平台,优雅是平台的文化基因,意在通过优雅文化成就品质生活,进而成就都市人高尚的民俗民风。那么雅活荟APP平台除了以上常规的推广方式,还有何与众不同的打法呢?小编带着扪心自问。
“在媒体碎片化、粉末化时代,靠大量广告不仅花费财力,而且不见得有效果,做广告显然不是最佳的办法。雅活荟APP要实现爆发时增长,按照常规打法成效太低,必须有另辟蹊径的突破”刘述文先生称。
据了解,在雅活荟APP推广上,刘述文先生跟团队尝试了很多种打法,最终结合服务快消品牌华润怡宝、娃哈哈、金龙鱼的经验,总结出了“互动营销”的打法,通过以地面活动为抓手,在到线上传播,将营销推力与品牌拉力合二为一,形成营销推广闭环。地面阵地以展会活动,社区活动、主题活动,商场活动,圈层活动多种活动形式,实现“活动营销”布局。其中,圈层活动涵盖商会、游艇会、红酒会、高尔夫球会,以沙龙和分享会的形式,形成中高端影响人群,成为核心意见领袖和种子会员。其余的活动形式为扩大会员数量,实现会员的规模增长。
“活动营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企业都在做,可是要把活动营销做好并不容易,因为各种商家的活动都很多,大家对活动的免疫力太强了。而在雅活荟的活动营销方法上,我们通过“策划主题、礼品引爆和现场互动”三大杀手锏策略,把活动做活。比如,雅活荟与恒生医院联合开展的活动,主题为’雅爱心,恒温暖’,现场’1+1,书送爱’赠送母婴书籍环节与参与者深情互动,同时以购特价商品抽神秘大奖的互动形式,让整个活动火起来,活动不仅可以直接获得注册安装用户,而且现场商品促销还可以实现用户转化。同时,活动只是火力点,要想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还需要将线下’火种’引到线上传播爆破,在线上除了SEO、SEM和百度关键词搜索、360搜索等基础推广,我们还开辟了雅活荟官网、微信自媒体和雅活荟百度贴吧的宣传阵地,实现点式突破,立体传播。”刘述文先生娓娓道来。
此外,刘述文先生还认为:要大规模推广APP,必须整合粉丝资源,让粉丝也活起来、火起来。比如策划同一个活动主题在多个城市同时开展的 “主题同城会,多城连环动”活动,即:雅活荟策划主题、设置礼品及活动流程,统一邮寄活动物料、礼品等资料,各城市的合作商家、种子会员做主角、做领袖,在所属城市邀请会友参加,同城落地对接活动,不仅可以把活动做“活”,也能把雅活荟做“火”。通过“同城联动”的方式可以同时办几十场,甚至几百场活动,不仅能做出活动品牌口碑,更能使会员量突显裂变式增长。
这种“非常规”的“新打法”是否适合更多的企业,值得更多的营销策划人借鉴与学习,或者需要结合自身企业属性多尝试、多实践才能验证,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