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变身,那些时尚界的可穿戴设备
很多科技开拓者正在为这个互联的世界设计各种各样的配件,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也许是让人们把它们穿戴起来。
如今,移动设备的功能已发展到无需人工操作即可互联的程度。Amy Winters是一位来自伦敦的设计师,她决定开发一些创新的东西,不断寻求未来的突破。她将十年的心血投入到了一项关于光线和声音改变服装设计的研究,但在2013年秋,她却暂停了这项研究,转而攻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智能纺织品博士学位。究其原因,Winters这样表示:“我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掌握这项技术。”
自入学后,她发现身边对可穿戴技术同样感兴趣的学生数量增加了一倍。高科技纺织品相关课程如雨后春笋一般各大院校中开设起来,比如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瑞文斯博学院。不可否认,穿戴设备现在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
一开始,她很自然的把科学博物馆作为展示自己作品的主要阵地。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她的作品就相继登上了米兰、巴黎时装周、美国奥斯汀“西南偏南”艺术节(SXSW)等各大秀场。很快,她的作品还将应邀参展东京、纽约和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者电子产品展(CES)。
自2005年起,人们对可穿戴技术的兴趣突然爆发。正是从那时起,Winters开始展出她的高科技服装,其中包括了著名的Clubbing Couture系列光影礼服裙。她跟上了可穿戴设备的风口,然而这一过程并不简单。可穿戴设备的相关会议一个接一个,规模越来越大,参会人员从几百位增至上千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物也争相报道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每一个进程。不难理解可穿戴技术为什么能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它具有巨大的前景,它可以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都是人们无法忽视的。如果说互联网本身是革命性的,那么在很多人看来,可穿戴技术是能够最终实现其潜能的工具。
可穿戴世界公司(Wearable 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edg Snodgrass认为:“我们将改变并提高人类的自我认知。”该公司常年在超过18个国家举办行业会议,还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领域的初创企业开设了孵化器加速器计划——“可穿戴世界实验室(Wearable World Labs)”。
可穿戴设备改变了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催生出了新的沟通领域,所以不难看出它为何能吸引众多目光。但相较之下,只有少数人(包括业内人士)真正在使用这些可穿戴设备。Winters表示:“这就像一个新兴的小众市场,所有人都兴致勃勃的研究它,但却没有人去使用它。”
据多年研究,Winters发现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问题所在。在未来的4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预计将达到35%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9年时,出货量预计将达每年1.48亿台。但如何影响人们的服装购买决定,让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穿着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确实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可穿戴设备市场最具前景的发展空间集中在人们的手腕上。智能手表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它提升了消费者的意识,促进了生活方式与自我量化的融合,并且不再仅仅用于健身的目的。据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表明,在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达到了约530万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7%,而这主要是受到了苹果手表上市的推动。苹果手表于4月份上市,成为包括Pebble智能手表、LGWatchUrbane、三星Gear S、索尼SmartWatch3和摩托罗拉Moto 360在内的智能手表市场的主导产品,占据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
自从Fitbit的第一款应用于2011年面世以来,健身手环和运动追踪器变得越来越常见。据BI 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数据,健身手环和运动追踪器目前约占可穿戴设备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但大多数专家均认为,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第一波,随后还会有大量产品涌现。Misfit Wearables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Sonny Vu表示:“我们正在从1.0的世界迈进2.0的世界,下一代智能设备的出现定将使可穿戴设备成为主流。”
也就是说,我们对可穿戴技术的认识将再次发生变化。“时尚”这个关键词将让可穿戴设备不仅局限于“技术控”群体,并且扎根于普通消费者的心中。
“我想所有人都对可穿戴技术的潜力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认为时尚和设计是让它火起来的关键,”Third Wave Fashion的创办人Liza Kindred这样说道。Third Wave Fashion是位于纽约的时尚科技智库,其客户来自众多行业,包括波道夫·古德曼、思科和沃达丰等。Sonny Vu也表示:“目前大多数产品都看起来像是硅谷的人为硅谷的人设计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硅谷。”
对于生活在旧金山湾区这类技术中心的初期用户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是技术达人,因此对技术产品更容易接受。他们更关心的是功能,而不是外观。毕竟,这是个是遍布“技术宅”的地方,在这里,尽快发货远比雕琢外观来得重要。
但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外观往往才是最重要的。美丽、时尚和风格负责吸引眼球,功能负责维系用户。就像长期的人际关系一样,最初吸引人的往往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观印象,之后才会去想能不能相处,以及好不好相处。
最近的一些实例也证明,外观对于未来可穿戴设备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苹果为几代技术产品消费者带去优雅的产品设计之后,各个厂家都已经开始重视设计基于现代风格的产品。Beats by Dre获得成功靠的就是其大胆的色彩和时尚的外观,而不仅仅是耳机的音质。相信这一点也被苹果注意到了,因此苹果在去年收购了这家公司,据报道收购金额达到了30亿美元。
尽管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兼具功能性和时尚外观的杰出设计仍然罕见。以Misfit及其旗舰产品Misfit Shine为例,这款运动追踪器通过外观设计,使其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饰,而成为了用户衣橱的一部分。这在同类产品中可以说是少有,甚至可能是唯一的。
Vu在成立Misfit之前,还创办了AgaMa¬trix公司,生产能与iPhone、iPad和iPod Touch兼容的医疗设备。他表示:“我们追求的是开发与日常生活完美无形融合在一起的技术。”对于Vu来说,时尚是获得女性这一最受市场重视的客户群体的一种方式。根据Sheconomy的研究显示,女性的消费占消费者总购买量的85%,在网购中也有58%的消费是由女性贡献的。
在创办Misfit之后的4年内,Vu带领公司抛弃了大多数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制造商所采用的黑带和正方形设计。Misfit Shine是圆形的,能够追踪运动和睡眠状况且拥有持久的电池续航能力,它提供9种以上的颜色可供选择,腕带也有很多款式,还与施华洛世奇合作设计了一些精品项链和手环。施华洛世奇的水晶赋予了Misfit Shine现代珠宝的外观。为维多利亚的秘密定制的限量版Misfit Shine,采用了维秘标志性的粉色,就体现了Misfit设计可穿戴设备的一个核心策略。
“厂商们试图提升用户与品牌互动,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还没有那么多合他们心意的产品,”谈到生产能吸引女性和时尚达人的运动追踪器时,Vu如是说。
不只是Misfit这家企业意识到了向女性(特别是时尚女性)推销可穿戴技术的市场潜力:汤丽柏琦(Tory Burch)于去年圣诞节前推出了和Fitbit很类似的双带手环;针对时尚达人用户,英特尔与纽约时装零售商Opening Ceremony联合设计的MICA手环由18k金打造,具有通知功能,并且在主流时尚网站Refinery29进行了醒目的推广。
在去年,Ring¬ly和CUFF等初创企业推出了既可作为珠宝首饰,又具备通知功能的产品,以擅长使用数字设备的女性为目标用户,她们很可能用着最新的iPhone,可支配收入高,并且拥有Instagram账号。Jon Lou和HiSmart by Lepow则选择推出可为设备充电的智能手包,某些手包还能协助用户接听和拨打电话。
此外,很多家喻户晓的著名设计师也纷纷加入这个浪潮。新成立的设计师品牌Everpurse计划于今年秋季推出可为iPhone充电的Kate Spade手包系列。设计师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也宣布计划将在今年圣诞节购物季之前推出可为智能手机无线充电的限量版奢侈品手包,这可能是时尚界最受瞩目的一次向可穿戴技术领域的跃进。
手包的高科技功能无疑会引起热议,正适合在圣诞节这样的节日期间做大肆宣传。但冯芙丝汀宝也指出,设计的核心并不是这些高科技功能,这是她和业界许多其他人所预计的趋势。
在今年的Allen & Company Sun Valley大会上,冯芙丝汀宝在以“时尚的未来”为主题的讨论小组中做了发言。她告诉观众:“可穿戴技术甚至都将不再是一个词,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包含着技术。”
无论是珠宝、眼镜还是手包和服装,随着“硬件”变得越来越小,可以被嵌入越来越多的物品,各个品牌也在虎视眈眈的垂涎着这个时代的消费能力,开发更小、无缝、隐形技术的步伐也变得越来越快。
伟创力创新及新创企业总裁Jeannine Sargent表示:“在如今想要随时保持联网,随时与外界沟通的人中,我们现在找到了另一个需求,他们非常希望跟产品和品牌随时进行沟通。”这即是说,在未来人们不仅欢迎,并且非常期待在日常穿戴和使用的物品中嵌入相关技术。
冯芙丝汀宝补充说道:“在现如今的时尚界,任何人都不可能忽视技术,两者之间的关联既自然、无缝,而且功能强大。”
当来自Third Wave Fashion公司的Kindred试图将技术融入到设计中时,她就亲身体验过这种场景。她问自己:“是的,它看起来的确很漂亮,但是它能做什么呢?”
可能过不了多久,我们就都会很自然的默认日常生活中的饰品的都嵌有科技,并执行着各种功能,目前很多专家都认为消费者在产品的外表上将基本看不到高科技的身影。时尚将继续唱主角,但功能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脱颖而出。
通过时尚技术加速器、交流思想的行业会议(例如Decoded Fashion)、时尚杂志的支持,以及对此兴致勃勃的风险投资者所营造的新兴生态系统,时尚与技术的结合经历了多年而曲折的尝试,人们的观念已经更新,认为两者可以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时尚与技术的互补匹配启迪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激发出思想上的碰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2012年冯芙丝汀宝在纽约时尚周上让模特们戴着定制的谷歌眼镜走上了T台。
作为黛安·冯芙丝汀宝的生产和分销商,Marchon Eyewear公司的设计副总裁Leslie Muller回忆道:“那是一个转折点,我们有来自全球眼镜领域的领导者和专家,还有最出色的时尚设计师、梦想家黛安·冯芙丝汀宝,他们都在与谷歌X一起合作。”全球著名时尚品牌与科技界领军企业的合作似乎也在成就一个趋势,在未来的时尚界越来越多这样的合作将变为可能,甚至是引领主流。
但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这条融合之路也走得相当艰难,绝非模特们为冯芙丝汀宝走秀时看起来的那样轻松。将时尚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看似很容易,但这些设计往往在还是一堆堆粗糙的早期数据时就被废弃,因此不能基于互相尊重和协作设计最终达成和谐统一。
很多人认为早期版本的谷歌眼镜很不美观,Pebble手表也太过“硅谷风格”,因此人们对“时尚科技”的抨击也确实是有理由的。Kindred也表示:“这两个世界完全不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很多区别是人们不了解的。”
甚至就那些致力于创新的时尚品牌来说,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引入技术,也意味着需要建立新的协作团队,这很可能并非单靠自己一家公司就能完成的,而且还需要考虑预算经费的问题。在公司内部,又该选择哪个团队负责限量版可穿戴产品的开发,并在这一新领域试水推广?它对谁的盈亏影响最大?如果已经有了创新团队,那么该由业务发展部门,产品部门,还是营销部门负责监管?如果它像很多项目一样,需要或多或少地与公司其他部门协作,那么谁来负责协调?谁能准确地向工程师解释时尚行业长期以来都根据季节来确定的设计风格?反过来,又由谁来负责提醒创意总监,绚丽的高清大图可能并不适合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因为它们对于加载和反应的速度有很高的要求?谁来负责培训零售商和店内员工,告诉他们如何把新产品及其功能向介绍给潜在消费者?
Kindred表示:“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销售一款产品,我们必须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此外,技术本身也有问题。如果不能卖给消费者,那么再好的产品设计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幸运的是,一些行业先锋对此已经有一些共识。
冯芙丝汀宝说:“设计师应该忠实于自己,让技术与品牌的DNA相融合。”
珠宝品牌Vita Fede的创办人Cynthia Sakai也试图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设计,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Vita Fede正致力于将可穿戴技术融入到未来的产品中,目前这一产品是什么,会是什么形式尚未得到透露,但它已经处于开发阶段。
Sakai表示:“我们以前在设计时会想,把金属设计得更小一点,把圆锥设计得更宽一点,在上面放点水晶,让它看着更漂亮、更顺眼。但现在我们想的是,用户需要多大的信号?什么宝石可以让信号通过?电池需要多大的空间?”
可穿戴世界公司的Snodgrass也指出:“好设计也是需要进入市场的。”这意味着设计团队必须尽早与供应商沟通,选择的配件既要具有恰当的功能,又要与设计相适合,供应商的供货时间和供货数量也要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主攻全球市场的产品,还要考虑监管和兼容性的问题。产品不仅要达到一个地区的标准,还要达到全世界的标准。
伟创力创新及新创企业总裁Sargent说道:“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虽然我们发布产品的地点可能是在巴黎或纽约,但它需要渗透到全世界。它不仅要令时尚界惊叹,也要能在全世界通用。”
Sakai也指出:“我们注意到,许多时尚界的设计师都找到像伟创力这样的制造商,问他们有什么技术可以被实实在在的用到时尚当中。而实质上,我们所做的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必须自己去主动发现,够率先将什么技术融入自己的设想和设计中。”
除了制造商供应能力和公司结构调整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简单,但同样关键的问题:商业目标是什么?
原珠宝公司David Yurman设计总监,现任智能手环生产商Viawear首席创意官的Walter Chefitz表示:“设计师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他们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人。”据Chefitz和Viawear的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Ben Isaacson透露,当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开发出首款产品后,有越来越多的大型零售商前来咨询能否贴牌使用他们的技术。
时尚设计与新技术的结合,从智能珠宝到具有互联网热点功能的手包,形式多样。但如何通过这种结合提高盈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答案,当然,人们对于利润的预期也将发生变化。这一全新的业务模式正是像Kindred这样的业内人士正在试图弄清楚的。
订阅是一种方式。随着物联网将万事万物都连接在了一起,Kindred设想,在未来时尚品牌将能够推出可以自动变色的珠宝,例如变成年度流行色、手包的带子将可以无线更新换成当季流行的样式,诸如此类。Kindred说:“我们谈论的是时尚品牌销售与其产品配套的订阅服务的潜力。我指的这种订阅模式,是能让产品的材质或产量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时尚公司可能会因各类原因而希望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联系,比如了解客户忠诚度、采集用户数据等。这一变化毫无疑问的将影响对客服团队、退货政策和产品周期的重新调整。
“这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搭载了应用软件和物联网兼容设备的时尚配饰,甚至服装投入实际用途,Chefitz认为:“那时企业将与客户每时每刻都保持着联系。当然,如果销售量没有达到预计的话,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做很多的工作。”
初创企业可能会更容易消化、实施这些新的业务模式概念,因为他们的团队规模较小,也没有那么多股东的介入,这让他们比老牌大公司更加灵活。但即使是通过众筹得到了足够的资金,或是幸运的拿到大量风险投资,许多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初创企业还是未能实现从产品原型向上市销售转变的这一步跨越。Kindred回忆起去年她参与的Kickstarter众筹大会,据她所说,按理说她本应该收到9个产品,但现在却只收到了一个。
如此低的成功率说明,成功的关键不是建立协作团队,或者试图将两种完全独立的文化结合起来,而是如何在细微之处、在日常中实现时尚与技术的融合。这一点,相信那些曾经尝试过将时尚与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人已经明白了。
“技术正在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穿戴智能化的配饰和时尚单品将变得越来越常见,”冯芙丝汀宝如是说。
为此,很多创新的技术相继涌现。The SHOP是一个位于纽约的创新实验室,由Marchon Eyewear的母公司VSP Global所设立,它专注于设计,旨在确保眼镜相关产品搭载的技术能够跟上未来消费者的需求。该创新实验室的另一半位于萨克拉门托,专门开发、测试原型产品的软硬件,例如今年春季推出的眼镜框产品Project Gen¬esis,它可以通过镜架内设的传感器追踪佩戴者的运动情况。
也有其它的一些项目,例如可穿戴设备世界实验室。该实验室被称为“创新机库”,位于旧金山艺术宫,在那里汇聚了来自各个初创企业的创业者。他们用15周的时间来参加各种讨论和学习课程,以期得到导师指导和培训,获得媒体和及投资者资源,为初期创业奠定基础。
伟创力则设立了Lab IX实验室,该项目中有24家初创企业正在努力,试图通过物联网的各种可能性,为上到大脑感应、下到土壤监测等各类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团队用少量的股份换取伟创力在设计、硬件工程和大批量生产方面的专业资源。这是一种孵化器加速器混合的模式,旨在让有价值的产品得以度过许多企业在从概念到消费者,或者说从概念成型到批量生产的转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的种种痛点。
从学术的角度,Winters看到了设计师在未来将有很多机会直接与实验室和制造商一起合作。虽然尽早引入设计师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对于时尚界已经持续运行了上百年的现有模式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Winters说:“现在的孩子们去时尚学校上学时都说想成为下一个拉夫·劳伦,或者他们立志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设计师,不与任何人合作,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任何人,但我觉得这并不现实。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人们都将合作开发新产品,所以你不一定非得当一个时尚设计师。你可以成为一名‘材料设计师’,或者说‘材料学家’,到时就会出现这些新名词。”
在未来的联网设备领域,时尚和技术要想合力发展,最终都要开发新的算法,需要更好的理解可穿戴技术,这种技术将让人们一旦用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它,这不仅是时尚可穿戴设备,这是所有设备都面临的一个需求。在经过了早期阶段,穷尽了各种试验之后,可穿戴技术有一天终将需要找到自己的“杀手级应用”(即消费者愿意为这个程序而购买某种硬件软件产品),就像灯泡、电话、飞机或电视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以至于我们已经难以理解在它们问世之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了。
显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究竟什么样的产品能让消费者觉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呢?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谜,在经历了情感驱动的设计时代(主要是由苹果和史蒂夫·乔布斯引领的)之后,像Winters这样的设计师也开始怀疑,答案是否在于通过激发人的情感甚至加强或促进这些情感来解决问题。
Winters坦诚的说:“关键是设计出具有更高情商的产品,但它不一定非要显示出你的情感是什么,或者隐藏你的情感。我现在无法具体说明那是什么。”
当前可穿戴市场的状况,距离未来它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想有多远,现在还极难预测。
Kindred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想象力的挑战,而不是技术上的挑战。我们有大量的技术,现有技术的用途可供我们研究20年,但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怎么让这些技术具有实用价值。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包装它们,让人们想去使用。”
所以现在的处境是:先把技术囫囵塞进人们的手中,塞到他们的手腕上,塞进他们的日常生活,然后再去想用它来做什么。也或许推出一个可行性最小的产品,看一看人们用它来做什么,而后依此对其进行完善,周而复始。
如果说好的设计更容易被人们接受,那么什么是好设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就像时尚品牌那样多种多样,但对于当今可穿戴技术制造者来说,他们大多都把焦点放在了“隐形化”上。
Chefitz在介绍Viawear手链时说:“我的目标是让用户甚至感觉不到手链里藏了多少技术。”这款手链是皮制的,佩戴时通过一个珠宝状的小饰物将手链扣紧在手腕上。早期的可穿戴产品可能以大尺寸屏幕为卖点夸耀其技术实力,高估了主流公众对于LED显示屏的容忍度,而下一波的可穿戴技术更可能会长得更像现有物品。
这也是Marchon Eyewear正在做的事,他们力求使该公司的高科技镜框Project Genesis看起来与普通镜框没什么区别,与协助黛安·冯芙丝汀宝和谷歌眼镜设计的那些极具未来风和科技风的镜框产品大相径庭。做Project Genesis镜框并不是将新的硬件嵌入现成的镜框中就完事了,它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设计流程。该公司的负责人Muller说:“我们必须忘掉一些传统生产眼镜的方法。”
这意味着需要开发新的工艺流程为镜框铸模,并将必要的技术元件嵌入进去。对Muller来说,镜框的外观与功能同样重要,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也显而易见。他补充道:“眼镜是人们脸盘子上唯一的工业产品。”Misfit的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Vu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只是表述得更极端了一点。他说:“如今技术必须做得要么美得惊艳,要么隐于无形。但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把技术不露痕迹地融入设计中,或是把技术渲染得美轮美奂的同时,我们还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些不仅养眼,还突然增加了很多新功能的配饰,很难确定人们将作何反应。
以智能纺织品为例,如果纺织品具有运动追踪器、无线充电器或者以物联网组件为设备和物联网中的装置进行无线充电,这确实很有趣,但仍还不确定人们是否希望他们的服装具备这种功能,而且如果他们确实希望这样的话,他们是否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不是购买价格更低的外观一模一样的非科技类服装。
当然,在未来将会有成功的而且是大获成功的产品。当那些对消费者友好的产品通过杰出的设计和实用技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时,它们将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效率和捷径。
谈及“时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Vu表示:“时尚可以做的是让这些产品在文化上变得很重要,这样人们就会想要试试它。”
但也有人认为,最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可能看起来足够时尚,以至于可以进入许多人的生活中的设备)将会因为除文化相关性和个人生活改善之外的种种原因而变得重要。
Snodgrass认为,可穿戴设备被嵌入到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可以实现从新奇到生活必需品转变的可穿戴设备一定会具备极高的价值,而这不仅仅是对于穿戴它们的人或者是制造它们的人。他说:“我们将改变并发展人类的自我认知。”随着可穿戴设备通过人类和基于物联网的人类活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Snodgrass预计在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选择领域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文化变化,促成更好、更明智的决策和一种良性的反馈循环可能会颠覆社会经济规范,涌现出新的沟通模式。
其中的一些方面让Che¬fitz和Isaacson都为之着迷。Viawear正在生产一种可让女性知道重要的人在试图通过电话或短信找她们的通知手环,他们也看到了一个广阔的应用情景。
Isaacson说:“目前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被妥善的用于感官沟通,而且我们也只是处于了解震动和颜色的意义的早期阶段。”在未来的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新型通知技术可能会发展成人类无需在旁、通过声音或视觉即可分享信息的新工具。
Chefitz也指出了技术在如何改变设计师对人们生活改变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确实,与审美产生的情感共鸣成效显著,但如果珠宝会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或甚至可以挽救生命,这确实是重大的进步。他说:“这让我每天做的事更加有意义。当我设计出可被嵌入到珠宝中的功能时,我就有可能创造出不同的机会。”
这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情感,第一代可穿戴技术产品的许多制造商都对此深有同感。
如果消费者佩戴镜框不仅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美观,Marchon Eyewear公司对生产这样的镜框可产生的社会价值感到很乐观。当可穿戴行业中的许多人还在想这对于人类和未来意味着什么时,他们也许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更实际的目标。Muller表示:“确实,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健康和能够丰富个性化的传统医学。”
戴眼镜一般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很长的时间,而对于Muller来说,眼镜是她戴了15年的一个配饰。她在位于纽约时装区的创新实验室说,如果她在这15年内身体状况的所有信息得到显示,这可能会带来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她补充道:“也许我们的目标远大。如果我们可以让人们多活五年,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真正目标。”
智能化的T台Q&A
伟创力创新和新创企业总裁Jeannine Sargent为我们介绍了时尚从高雅发展到高科技的未来情景,以下是采访实录。
在时尚界,是否有例子可以显示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有增长的趋势?
在高端奢侈品牌之外的领域,我们已开始看到需求的增长。例如,拉夫·劳伦和黛安·冯芙丝汀宝等中端市场公司已开始采用智能联网解决方案,表明有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在上升。技术不再仅仅是针对精英消费者了。现在,包括从年轻妈妈到上网的青少年都在使用可穿戴的技术时尚解决方案。
可穿戴设备是否仍然处于试验阶段?或者它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的阶段了?
总会有某种程度的试验,但对于时尚界的可穿戴技术来说,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我们已经过了这一阶段。从智能手表到智能运动服装、智能鞋等装备的走红,反映了对互联生活的真实需求。因此,智能联网元素正在成为关键的时尚要素。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类似拉夫·劳伦这样的经典消费者时尚品牌是如何推出新的联网产品线的,如PoloTech衬衫。消费者也开始要求他们的时尚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多的连接性,从而与自己的家和办公室、甚至是自己的汽车进行通信。
你们行业发生了哪些让可穿戴设备成为时尚趋势的变化?
智能互联解决方案让可穿戴市场成为了可能。当我们认为创新是可穿戴能力的核心时,我们就会思考获得和创造智能互联的可穿戴解决方案的能力,以让我们开发新的产品类别,让我们继续前进。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技术组件。这些是核心的关键能力,为此我们要对资源和新技术进行投资。例如我们会发展它们,让它们对设计师更加友好。我们是在让设计师尽早开始思考技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客户对此的要求会越来越多。通过掌握这些核心技术,设计师就不会认为可穿戴技术是未来的,它们是现在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时尚或科技公司可以更好的确定消费者最需要什么,您是怎么认为的?
企业需要具有以平台为先的观念。如果一个优秀的互联产品所在的平台没有得到重视,那么它可能会毫无用处。如果一个时尚品牌在现在和未来都结合了基于平台解决方案的智能服装,那么它将会更多地被消费者市场接受。现在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品牌都在下一代产品中提出了可穿戴技术的要求。
Vita Fede的设计师Cynthia Sakai热衷于技术,正在将可穿戴技术融入到未来的产品中,但她没有透露关于产品的更多细节。Sakai在以下Q&A中探讨了为什么时尚界的技术应该是轻松且最终仍然是美丽的。
您一直喜欢技术,这是否促使了您将它融入到您的配饰中?
在时尚之外,我热衷于技术。无论是最新的笔记本电脑、iPad还是Kindle,我确实很热爱技术。我总是有兴趣将技术与真正的时尚结合在一起。现在的技术很先进,但不美丽。或者很有的东西很漂亮但技术还不行。我们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设计出技术像珠宝一样美丽和珠宝像技术一样美丽的产品。尤其是在高档时尚行业,我们的核心受众总是对新鲜事物和技术的未来感到兴奋。
您在设计培养新受众方面有什么样的标准?
我们的目标是拥有让日常生活更加便利的技术,而且要通过美丽的方式实现,以便在佩戴它时会感到毫不费力,不会让你感到身上有技术,但它做的事已经是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总体目标。
您认为消费者希望得到这种技术吗?
人们希望出现越来越多的可穿戴技术,但我们想要把标准提高一些,确保消费者不要认为我们的产品看起来就像技术一样。佩戴我们的产品的人应该只是因为产品的美观而受到夸赞。然后他们可以说:“它也有所有那些高级的功能和益处。”人们在评价美好的事物后再进行更深入的谈话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引入技术面临的最大设计挑战是什么?
我喜欢内部的技术:电路板、iPhone的工作方式、甚至是天线。它们与我们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
困难的不是我们可以在设计时说把金属设计得小一点、把圆锥设计得宽一点、在上面放一些水晶、让它看起来更漂亮或更舒适,而是用户需要多大的信号?或者什么宝石可让信号通过?或者电池需要多大的空间?
所以与伟创力的合作至关重要。就像我想把这个手环设计成一毫米厚,但需要1.2毫米厚的电池,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设计以让它看起来很薄,但仍然有放入电池的额外空间。这是将时尚与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真正的实践。
现在您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是否让您对于时尚、配饰和风格在未来的可能性有不同的看法?
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当我的孩子长到我这么大时,我想他们的大脑中会有一块微芯片,或者某些可以成为电脑的东西!技术发展得很快,我们都将会对市场上出现的产品感到震惊。
您想对试图进入可穿戴时尚领域的设计者说些什么?
你一定要有开放的思维,不能偏离你的总体方向。如果你想要一个产品具有特定的外观,那么它就应该具有那种外观。不应该让技术引导你设计出你的脑海中并没有的产品。技术日新月异,总会有我们可以创造的新技术来让你实现你的最终目标,不要仅仅局限在市场内现有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