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山:台湾广告人在大陆
台湾在近几年来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及“边缘化”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叫苦连天,而广告业更是首当其冲,尤其艰苦,于是所谓台湾一线及二线的广告人纷纷转移战场,投入大陆广告行列;而中国大陆的市场环境实在非常大,近年来也正大量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告人加入,因此让来自同文同种的台湾广告人找到了另一片天空,但是,老实说要找到适当又条件优渥的机会,却不太容易。
常说台湾的广告环境小又较局限,像一座动物园,我们这些“大小创意总监”就像园内的“珍禽异兽”有各自的地盘,经常表演一下特技绝招,得个什么“创意奖”就能博得喝采,每个月还有不错的俸禄。而现在中国大陆的创意环境,则像是将这些“珍禽异兽”丢回大自然的原野丛林中,广大的面积可以奔驰遨翔,但是没有人会来保护及喂食,你得自己具备“求生”的本事,大小事都得想办法自力救济。最不同的是,所有的客户都变成了“扛着枪的猎人”!
大陆客户的形态
大陆的本土客户对于广告营销的观念尚为不足,经常只接受“叫卖式的创意”,因此跟广告公司的策略讨论,经常是鸡同鸭讲 (有些像台湾20年前的客户),这里的外商(4A)广告公司基本上也因为观念沟通困难,大多数只以服务国际客户为主,对中国本土客户还是以“边打边跑”的方式合作,原因有三~ 第一 : 客户还无法了解品牌管理的精神,也不觉得有实质上的需要。第二 : 市场信息不够全面,提案内容对末端销售有诸多盲点。第三 : 合作一阵子后,双方人员精疲力尽,却无法产生共识。第四 : 该收的顾问月费,开始拖欠、无疾而终或不欢而散。最后会变成“开菜单上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合作模式,关系无法维持长久。
此外,本土客户还有一些共同特性~
一、虽然知道品牌在广告营销上的重要,但是并不知要如何与广告公司互动及操作!
二、虽然知道营销是一门专业的课题,但是因为双方缺乏诚信度,担心被对方忽悠,因此并不信任提案内容,经常两边各说各话,无法沟通!
三、到最后,当提案进入创意阶段时,所有人都变成了“创意总监”,各自发表IDEA,各凭喜好,完全不理睬辛苦建立的品牌策略与方向!
四、也因此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关系生变,不再甘心付出每个月的营销顾问费!
台湾广告人的心态
所以,如果决定要回归祖国,要真想开创一片美好天空,最好做好准备 ~
一、要有长治久安的打算,别想玩票,千万不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老大心态!
二、要强化“求生的本领”~也就是韧性,独立性及耐力都要加大!
三、用心面对问题,别想混水摸鱼,在这个没有“保护伞”的丛林中,不要辜负了自己多年积累的保贵经验,“负责任”才是生存之道!
四、要具备"一条鞭的作业方式" ~ 我们经常派一个人,远赴内蒙古呼尔浩特,跟客户从市场谈销售谈策略谈创意……,最好连脚本都谈好,回到公司一切明确,后续工作才可减少意外发生,这样无论从人力、时间、及交通成本,算起来才合乎成本、才能当成一笔生意 !
广告公司的经营调整
记得在北京接下总经理一职的时候,向全公司的同事说:“我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赚钱,让公司股东及同仁们有更好收益,过更好的生活,二是经营一个最优秀的工作环境。其实,这两个任务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做广告的兄弟姐妹们更有尊严,更有希望与未来,让公司内的人舍不得离开,也让外面优秀的人才都想进来。”
有一次客户的董事长说了一段金玉良言:“身为一位企业的领导人,不能只要求工作「效果」还应该严格要求「效益」,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对等的报酬,否则如何去照顾所有同仁及他们家人的生活”。我思前想后,广告工作绝对是一群人才的智慧结合,如果无法集合这样一个优秀团队,每天即使24小时拼死苦干,也只不过是透支自己的生命,更耽误一群人的未来,因此,基于重责大任,广告公司的经营必须具备营利的弹性调整,无法妄想暴利,也不能贱卖求售,才能永续经营 !
在大陆不怕没有客户,重要的是慎选客户,因为人力及时间都有限,而客户的心态都需要广告公司时时展现“高关心度”,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稳扎稳打,不必抢钱,但也不能跟客户打迷糊账,浪费时间,也因此判断客户是否签约,衡量的第一步,就是“门当户对”,双方是否合的来,与客户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伙伴关系”,才可能降低双方成本,达到双赢目标!
其实比起台湾的“年轻草莓族”,大陆的新一代广告人都很积极,有高度的学习心,斗志高昂,事实上如果广告公司不能整治作业乱像,安定军心,“好人才”很快就会失望而去,因此“团队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有经验的台籍干部非常重要 ( 每一个干部都必须是“好老板”),虽然往往有经验并不代表就能是“好干部”,但是我们必须想法激励斗志,让他们全心投入工作,带队冲锋陷阵。我已往的经验是“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成就”,让主管觉得自己是最重要Key Man,当然,比起你亲自操刀,个案通常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也许是市场信息不足,也许是逻辑策略不通,这时候你必须扮演“救援投手”协助他们,指导方法,赢得成功,而也因此才能赢取了一个进步的工作团队(Team Work),这会比你每天要求每个人准时上班简单的多。也因此评估主管的重点,不再是只看他个人的工作能力,而是能否真正照顾及帮助部属,我相信只要基层人员不断从主管身上得到帮助,化解困难,赢得成就,就能获取人心,未来的团队发展也就绝不成问题!
文章来源:张乐山Lawrence博客
张乐山:资深广告人,上海张乐山品牌策划研究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