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罗辑思维分家,罗振宇申音决裂幕后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4/5/19 15:00:00

来源:虎嗅网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是分手,也是升级。

5月17日(前天),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不是“世界电信日”,而是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罗辑思维》的创办者分手。罗振宇、申音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罗振宇将率《罗辑思维》进行重大升级,继续前行。而连失罗振宇、王凯之后,申音也在筹备推出新的产品。

对于大部分的围观者和表态党来说,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分手事件,八卦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除了对当事人难免颇有消耗之外,其实带给新媒体行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信号:狂欢了两年、刚刚出现价值分化的自媒体业,开始具备了讲出大故事的可能性。因此,这次分手将会成为一次中国自媒体商业化升级的标志性事件,还忙着八卦而不是建设的人,未免太迟钝了些。

第一知识社群《罗辑思维》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知名传媒人罗振宇、NTA传播创始人申音、资深互联网人吴声合作,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三人分工是:罗振宇是产品、社群和品牌的核心,申音负责日常运营服务,吴声出任总策划。

一年内,它由一款互联网视频产品,逐渐延伸为最先锋的中国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活动、出书、会员“罗利”、社群征婚、霸王餐、头采茶、C2B订制等风风火火,一系列创新玩法让行业内外目瞪口呆。

仅在去年12月27日,《罗辑思维》在名为“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 的第二次社群招募中,一天便轻松募集800万元。在募资结束后第二天,我撰写了《社群电商兴起》,首次披露了在VC圈对《罗辑思维》的估值上限已达1亿。这篇文章仅在微信朋友圈中就被分享了1万多次!网络转载无数,可见人们对新趋势之重视。

其实,从那个时刻开始,《罗辑思维》的创办者们就已经站在了一个战略分水岭上:继续做大自媒体,还是从自媒体升级成为社群商业?如果能够真正从“魅力人格体”成长为拥有200多万会员的超级社群,以C2B方式反打电商,未来不可限量。

然而,面对过去、面对未来,大家各有想法。如果选择走老路,那么魅力人格的承载者难免感到潜在价值被遏制;而如果升级,那么对原有运营者的能力和心态必然将带来巨大挑战。至此,分手已不可避免。其实双方已经谈判一段时间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知情。

隔空微博,点到为止


5月17日晚上消息爆出,圈内哗然,连我都接到了十几次问询。与这3人都交情匪浅,细节不便透露。原文照录双方隔空喊话的微博如下,自己体会:


几个小时后的5月18日凌晨3点多,申音连发2条微博:

“谢谢大家关心,罗辑思维是我和罗老师共同创建的独立新媒公司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大家支持团队努力,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我们对于内容产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互联网可以帮助更多有趣有料的人脱颖而出,我们还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只要初心没有改变,一切玩法可以重来,这场十年的互联网实验现在才刚刚展开。对罗辑思维也对自己说一句:好好做,莫着急。”


5月18日上午8:59,想是早晨看到消息,罗振宇只发了1条微博:

“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闹分家,还在想张艺谋为什么一言不发。时过境迁才发现,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都是扯。张导牛逼。————看电影《归来》有感。”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字里行间,点到为止。无论罗振宇抑或申音,都是体面人,知道如何给自己、也给对方保存体面。但核心意思,围观群众基本都懂了。

工业化思维下的治理模式之殇

不少人在分析“罗申分手”事件,但到目前为止,搞清楚这三个基本关系的人还没有:NTA与独立新媒的关系,独立新媒与《罗辑思维》的关系,罗申问题不可调和的本质。

事实上,NTA是申音创办的从事社会化媒体公关的公司,生意一直不错,但与《罗辑思维》没有直接关系。而独立新媒是其后申音与罗振宇合作创办的自媒体运营公司,除了罗辑思维,还曾经尝试运作《凯子曰》及其他自媒体,当然最成功的是《罗辑思维》这个项目。

独立新媒刚成立时,我当面和申音说你们这是“类经纪人模式”,申音说“你一句话就说破了”。罗振宇与申音的合作,本来就像明星和经纪人的合作。在这个生意中,核心是明星、是承载“魅力人格”的那个人,粉丝追随的自然也是他。就像李宇春、黄晓明一样,粉丝追的不是经纪公司,是偶像。
这种模式下,传统工业时代的股份比例只是一个表象,真正强势的是明星。站在冷酷的商业角度看,谁影响用户,谁影响势能,资本跟谁走。但问题是,在当前《公司法》的条款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状态中,都还是必须以股份比例作为最终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依据的,这就造成了实际上的价值倒置——价值在明星身上,而股权在经纪公司手里。

所以,只要罗振宇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只要合作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经纪人模式,走到今天这个结局是必然的。这其实是一个知识型的创新公司在公司治理上遇到的新课题:业务是互联网的创新业务,治理却是工业模式的治理;业务的特征是风险偏好、拥抱不确定性,治理的偏好却是风控偏好、追求高度确定性;随着模式的变化,价值不断的在不同主体间转移,但股权的调整和股东的心态却难以适应。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战略抉择,必然火星撞地球。

往后一想,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王凯的《凯子曰》先后离去,对申音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痛定思痛,反思模式,重新开发新产品,才是真正的放下。

《罗辑思维》向何处去?

透露一下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今后《罗辑思维》的几个硬信息:

《罗辑思维》品牌、用户及相关权益会归入到一个新公司,彻底从自媒体运营转型为社群平台商业的定位。罗振宇将是大股东,吴声据说还是总顾问,同时会引入商业经验丰富的其他股东。

《罗辑思维》将进行重大产品升级,推出子产品“罗辑实验”,具体细节非常颠覆、好玩。到时出来了,参与感受下就明白了。

某互联网巨头将和《罗辑思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说也是几家巨头争抢,最后给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当然不是作为自媒体、自视频,而是作为战略级新业务。

所以,很多人认为经过此次分手,《罗辑思维》估值会走低,在这里斗胆打个赌:我认为不出半年,《罗辑思维》的估值一定会在1亿人民币以上,并且能被实际注资验证。不服来赌,倘若我输,我在雕爷牛腩包场一次请吃顶级套餐。

之所以这么敢赌,是因为一个判断项目的常识:VC、巨头、广告主看重的,除了200多万忠实用户,更重要的是这个社群具有的高黏性,及由此带来的强劲势能。这个势能的秘密就是2个字:连接。

自媒体如何讲出大故事

这个最先锋的互联网趋势社群,一不小心也成为了自媒体商业升级的标准样本。

因为以前自媒体的商业化往往停留在“自商业”这个层面:靠魅力人格体做做力所能及的周边生意,说到底还是玩自己。

但罗辑思维将要走的路,非身处风口者很难理解——我判断会是一个“势能生意”,这也是当今互联网生意模式的核心,更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决策依据——所谓“势能”模式,就是魅力人格并不变现,而是拉动社群形成和壮大,当社群规模超过群体智慧的临界点之后,社群本身会进入自组织、自运行的状态中。说白了,“势能”这种资产与以往所有资产都不同,越用越有价值,消耗就是积累。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就说明你并不真正相信互联网的力量。

这样的模式,对创始人,对用户,对VC,对利益相关者,对围观者,对合作伙伴都是考验。考验的是格局、胸怀、胆量和商业智慧。这的确是一场为期十年的互联网趋势实验,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具有增量思维的“微生态”,生态系统天然多赢。

互联网公司中,核心产品经理、技术人员的待遇超过不少高管早已不稀奇。因为互联网充分认识到了“产品”的价值,其它人说穿了都是围绕产品提供服务而已,处于次优先级。

这一次《罗辑思维》分手,再一次昭示:互联网时代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而不是传统工业社会的权利分配。谁有牛人、谁有牛产品,谁才有话语权。

对所有自媒体、自商业的人来说,罗辑思维之所以能够讲一个远远超越自商业的大故事,是因为产生的“连接”价值更大。互联网对人的价值,是自由人和自由人的连接。作为连接的枢纽,接口的可能性越多,越有价值。

这和张小龙对微信的定位何其相似?

结束语:

这是一个互联网领域“明星换了经纪人”的故事,更是一场从自媒体出发、最后蜕变为社群商业的大冒险、大实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申音来说,放下过去,寻找下一个新产品。对罗振宇来说,《罗辑思维》会更凶猛地往前跑!大家都翻篇了,向前走,不必回头。

对围观者来说,我们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超级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