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百度这么玩嘀嘀,腾讯知道吗?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4/4/30 16:42:00
嘀嘀真的没有商业模式吗?看完此文你或许会说不。
昨天打车,用嘀嘀叫来一辆车后,司机忙着开车,嘀嘀也没关,手机里不断传出附近人叫车的消息。“师傅,我在双井桥南,我要去百度抢半价门票”“师傅,我在国贸,我要用手机百度买半价故宫门票”“师傅,手机百度买5A景区门票半价啦!”,一时间稀奇古怪的叫车信息此起彼伏。
好奇心驱使,我让司机师傅接了其中的一单,并打电话一问究竟。经了解才知道,这原来是手机百度为推广其“五一半价游”活动而做的一个地推活动,而接单的司机都收到了来自叫车乘客的10元话费奖励。
职业的敏感,驱使我对这个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原来这是手机百度为推广其“五一半价游”活动做的一次创意推广,这次推广不仅在线下覆盖了几十万市民,还在网上形成了一次小小的传播浪潮。
整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4月28日早八点至晚八点间,手机百度包了十辆车在北京二、三、四、五环及三里屯、后海、西二旗等人群密集地区,用嘀嘀打车喊出用手机百度可以买5A景区半价门票的事情,于是全北京的出租车都回荡着手机百度的植入广告,不少手机号都遭到嘀嘀打车的封号。如果有司机抢单,还会获得10元话费补贴。于是第二天,网上就产生了不少对于此事的讨论和扩散。有不少人甚至认为这是手机百度和嘀嘀做的一次合作,以及嘀嘀打车在进行商业化试探。而事实上,嘀嘀打车对此并不知情。
百度这么玩嘀嘀,不知道腾讯作何感想?
这让我想到DHL的一个类似营销活动:DHL把一些半人高的铝箔箱子刷上热敏材料,雇佣UPS、TNT等快递公司为其送货。箱子冰冻至零度以下时是黑色看不出异样,而当快递员送货途中慢慢升温,原本的文字就会显露出来——DHL is faster。依靠竞品同行帮着在送货过程中传递“DHL is faster”,效果自然不一样,非常巧妙。
不得不说,不论是DHL还是手机百度,都借力对手平台,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营销效果,从营销形式与内容来说都很巧妙。
纵向营销效果论:最大扩散与最精准直达
首先从成本上来说,当嘀嘀打车与快嘀烧钱大战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营销还可以这么玩儿?当众多企业花着天价抢夺黄金广告位冠名权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天下还有免费的午餐?
据手机百度方面的人介绍的情况来看,手机百度的这次嘀嘀营销,覆盖了北京的主要商业区和人群密集区。具体可参见下图。
一般的地推活动如果要覆盖这么大的而且是“富”的流油的核心圈,又是一次大吐血跳楼价的土豪行为啊!可是用打车软件,只需要找些人对着打车软件说我要去百度抢半价票,花几兆流量就可以迅速在司机与出租车上乘客间形成免费的传播。
而这种有组织集中性的爆发式地推活动所造成的悬念效果引发人们普遍存在的猎奇心理,远比直白的补贴司机烧钱来的快。真是不花钱赚吆喝的好买卖。
从北京的出租车数量和每天的乘客情况粗略计算,百度这次活动能够覆盖人群大概能达到30万人次。
其次,就目标受众来说,手机百度此次推广的是其五一期间的“五一半价游“活动,用户使用手机百度购买景区门票可享半价优惠,其受众很明显是白领和年轻用户为主。而嘀嘀打车这样一个工具,除了能覆盖司机、形成口碑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我这样坐在出租车上的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北京市区的白领以及旅游的人群。这和手机百度本次活动的目标受众是高度匹配的。
此外,从微博上的反应看,用户端和手机百度方面都对该活动进行了线上的推广,相关的用户回应和转发量都比较客观,由此可见其二次传播效果。
横向花式营销论:内容创新+受众心理把握
当众多企业还在打着口水仗,当微博微信论坛段子手营销号已经被玩儿烂,当各种王婆卖瓜“吹“式营销已经被受众所免疫,当微信营销钱如打水漂却半点不见声响的时候,营销该换个思维了。
日常经常会使用的打车软件,不同于广播,用户一般只直接说出发地和目的地,当我们的思维仅仅停留在打车方便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开始动脑子了。通过打车软件实现“花式营销”从营销形式上实现了创新,使人耳目一新。
在日益求新的时代,传统干营销已经无法打动用户的心,如何将营销做“湿”,营销者们的对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技术上,而应注重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湿”营销。以个性化,创新性来抓住用户感情和心理纽带。
当内容营销不断被当做口号呼喊的时候,形式上的创新成为异军突起的黑马。况且,这次地推只是百度营销中的一小部分。从早期的“猪上树”引发悬念,到最近的型男D杯女站台,到如今的打车奔百度,花样不断的花式营销背后,是受众好奇心、爱美心、猎奇心理、异性相吸等人性特征的精准直击。
不管营销怎么被玩儿烂,不管受众的心怎样的铜墙铁壁怎样免疫,不管微博微信等怎样被嫌弃,这些情感中的东西、人性都永远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