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与马化腾的交易焦点:财新计划三年内IPO
来源:理财周报
如果撰写近15年的中国媒体故事,胡舒立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1998年1月1日,《财经》创刊号(当时刊名为《Money》)刊登关于琼民源伪造业绩的报道,让这本杂志一炮而红。胡舒立后来说,当期大卖5万册。
随后,银广夏、基金黑幕,以及后来的非典、鲁能,一次又一次让这个身高一米五八,语速极快的女人处在风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她常常每天打上百个电话,”一位国外学者在描述他见到的胡舒立时说:“她是一个人体U盘,你写入信息,然后她继续去找其他人。”
美国《商业周刊》给胡舒立冠以“中国最危险女人”的头衔,同样来自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则将她选为“亚洲商界女性十强”之一。
最近,因为与腾讯的一笔交易,59岁的胡舒立再次成为中国传媒界的焦点。
这个因对资本市场了解和报道而闻名的媒体人,正在努力寻求成为这个市场的一部分。
引入腾讯
马化腾想从胡舒立手中得到的其实不是内容,而是品牌、影响力和高端人群,这些正是腾讯缺乏的资源。
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辞职,200余人的《财经》团队有140多人离开,其中多数追随胡舒立加入财新传媒。
2012年7月19日,财新传媒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透露,“财新完成了最新一轮新股融资,腾讯加入成为股东之一,浙报控股亦保持原有持股比例不变。”
迄今为止,双方都拒绝透露腾讯具体投资金额。根据2011年浙报集团对财新传媒19.77%的股份挂牌价5647.6万元推算,财新传媒当时估值已达2.86亿元。
有多位消息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称,此番腾讯是通过增发形式入股,财新传媒原大股东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比例增资,仍保持原有40%股份不变。财新团队和原持股PE的股权则被稀释。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财新传媒股权结构最新名单显示,多家新股东在最近一年内进入财新,理财周报记者获悉,2011年,财新传媒曾经向部分基金寻求第三轮融资合作,当时提到,计划在3年中登陆创业板或者港股。
关于这个IPO计划,财新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未听说”。而胡舒立则在电话中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自己并不分管资本运营,不了解情况。
为了与财新合作,腾讯提供了足够优惠的条件。
2011年9月,浙报控股计划减持所持部分财新传媒有限公司股权。据浙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浙报控股拟转让其所持的19.77%财新传媒股权,挂牌价5647.6万元。
理财周报记者获悉,当时腾讯几乎一度已经确定入股,但由于浙报传媒反悔,不愿意稀释股份,这场交易最终无疾而终,财新传媒无人摘牌。
一年之后,在腾讯与财新方面多方协商下,终于通过增资方式入股。有消息人士称,腾讯入股时已许下承诺,若其他几家股东不希望自身股份被摊薄,却又无充足现金参与增发,腾讯可暂时予以垫付。
双方消息源称,腾讯不参与财新传媒的日常运营,财新未来仍会坚守独立专业的采编方针,但不排除新媒体等渠道的战略合作。
财新传媒相关负责人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腾讯确已入股财新,但对于具体的交易细节以及目前的股权结构不便透露。
事实上,财新和腾讯的牵手此前已有端倪,早在正式入股前很久时间,财新旗下的新世纪周刊就把网络独家转载权授予了腾讯。
而胡舒立与马化腾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来往十分密切,马化腾还亲自邀请胡舒立去腾讯讲课,而除此之外,财新团队的其他人也轮流到腾讯做采编等方面培训,每半月一次,已持续了接近半年时间。
至于合作的缘由,知名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认为,腾讯真正的目的显然不是纯财务投资,腾讯不缺这点投资回报。他想从胡舒立手中得到的其实不是内容,而是品牌、影响力和高端人群,这些正是腾讯缺乏的资源。腾讯此举会弥补腾讯媒体话语权不强势的短板。财新的用户群比较高端精英,很多是社会意见领袖;而腾讯的活跃用户虽然数量高达6亿,但是总体偏低龄化和低端。
至于财新传媒,胡舒立在创立伊始便不断重申“全媒体”概念,互联网业务是财新“重要的战略方向”。
在业务互补与资金需求上,双方一拍即合。
3年内IPO?
目前浙报并未将财新合并进上市公司报表,但是也不肯稀释自己40%的股权比例,IPO计划可能遇到障碍
马化腾的出手,除了双方在未来的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外,最直接的作用,便是为一直以来手头并不宽裕的财新传媒带来了大笔“输血”资金。
2011年浙报转让财新传媒股权的公告显示:截至2011年7月的最近一个年度审计报告,财新传媒流动资产3711.14万元,货币资金1226.06万元,应收账款2485.0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3147.36万元,营业利润为亏损3315.09万元,净利润为亏损1426.7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挂牌开出的条件就包括很重要的一条,即接盘者需向财新提供1亿元额度的五年期低息借款,并不得要求提前还款。
一位消息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2011年,财新曾经投入数千万资金与亚视合作,双方约定,从2012年初起,财新传媒将参与亚视台和本港台多个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经营。
但在财新传媒为此增设了超过百人的专业团队后,亚视合作态度出现反复,这一项目受阻,直接促成了财新传媒加快融资步伐。
在弥补当下现金流之外,胡舒立似乎还有更大野心。
一位投行中介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2011年中,财新传媒曾与部分机构投资者接触,希望进行第三轮融资,筹集1200万美元,用于投资新杂志刊物以及多媒体产品开发,包括APP和Kindle相关产品。
当时来自财新的消息称,财新计划用3年完成IPO计划,首选创业板。如果A股对于纸媒上市的政策趋于严厉,则考虑直接上港股。
但是一位接近财新传媒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浙报并未将财新合并进上市公司报表,但是也不肯稀释自己40%的股权比例,IPO计划可能遇到障碍。
此前,坊间一直有传言称,财新传媒将被注入上市公司浙报传媒。浙报传媒董秘曾表示,浙报控股在对财新传媒达到控股并且财新盈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此外,浙报传媒在年报中也对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了说明,重申未来不会进一步增持财新传媒的股份以达到控股地位,不会寻求对财新传媒董事会的控制,也不会参与财新传媒的公司管理和经营,一旦持有财新传媒的股份达到控股比例,会将所持有的财新传媒全部股权以适当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大陆最富纸媒团队?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2011年浙报转让股权公告还显示,财新传媒成立于2009年12月,浙报传媒出资4000万元持股40%,天津知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域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汇思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三家公司分别持有财新传媒20%、20%和19%的股份,剩余1%股份由自然人葛倩持有。
其中,天津三家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2605万,2605万,2475万,均成立于2010年5月20日,法人均为北京财敦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委派代表为新世纪周刊副主编吴鹏。而北京财敦敏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
换言之,三家天津系公司实为一致行动人,为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三家公司其实都是财新传媒股份的代持工具,其所代持股份部分归财新团队高管所有,部分为PE的小额投资,这些股份都是由法人代持,避免了股权分散所带来的弊端,也不会影响控制权。
至今,外界并不清楚投资财新的PE名单。理财周报了解到的消息是,方风雷旗下的厚朴基金拥有少量股权。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份截至2011年的财新传媒股权资料上,出现了北大文化和君远投资两家公司,各自持有10%股份。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以此估值,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胡舒立团队曾建立过公司,在3年前她从联办出走时,当时有报道称,她和秘书高海燕在员工公司中持股合计接近20%。
有消息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称,本轮腾讯增资,财新传媒原有PE大多没有选择跟进,股权稀释大半,而员工持股团队被稀释比例较小。
“全媒体”财新模式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
目前,财新传媒经营部由吴传晖任总经理,她也是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兼总经理、《新世纪》周刊总经理,吴传晖也曾是从财经团队出走的成员之一,曾负责全面营运及管理《财经》的经营业务。
吴在传媒行业有超过十年的经验,被业界评价为胡舒立的最佳搭档,她先于胡舒立离开《财经》杂志。
而胡舒立本人显然更乐于负责和言谈财新的媒体业务部分内容。
2009年12月,刚刚从哥本哈根回国的胡舒立,原《财经》杂志副总编杨大明,和部分原《财经》杂志北京、上海的记者,经济学家吴敬琏、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和《比较》执行主编肖梦等人在一个小型的办公室中参加了揭幕仪式,财新传媒就此出世。
对于财新的规划,胡舒立始终重申“全媒体”概念。资料显示,财新传媒目前拥有杂志(包括《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月刊、《比较》)、网站(财新网)、视频(财新视频),图书(已出版《舒立观察》、《中国2012》等),会议(峰会、论坛、圆桌),以及“思享家”高端网络社交平台,同时还有财新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布局基本形成。
除此之外,财新的与众不同还表现在版权保护的力度上,之前一直强调“直接到达用户”的能力,比较少与门户等新媒体运营平台进行合作,对于侵犯其版权的行为从来都是“睚眦必报”,每年定期发布的数期侵权公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在内的不少主流门户网站都曾被点名,甚至连对财新传媒最大股东浙报传媒旗下《钱江晚报》,胡舒立此前的老东家财讯传媒下属的和讯网均未能网开一面。
为了保护“新闻为公”的原则不受权力与商业利益的侵蚀,财新传媒特别建立了民间监督机构——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对于编辑方针和总编辑的任免拥有决策权。首届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委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保育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比较》杂志执行主编肖梦担任。吴敬琏任公信力委员会主席。
特立独行的财新传媒在试水一种特殊的运营模式。
据接近财新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财新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会议合作,杂志及图书发行等,版权合作费用很少,而且已实现管理层与员工持股,独立上市的意图明显。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这区别于其他媒体,但不失为一种新的报业发展模式。”某媒体业内人士如是说。
胡舒立曾这样说过,《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2009年11月15日,胡舒立在离开《财经》前的最后一篇博文《我走了,再见》的博文中这样写道:“好在我们坚信这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机会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压力。没有理由放弃,就是因为机会总在那里。”
现在,她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