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印记下的黄金时代——侧记香港乐坛的兴与衰
文/陈伟(原载《沟通》第13期)
华洋杂处,或者说中西合壁,是这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社会特征。这一特征也直接反映在香港流行音乐的特色上。下面以对香港乐坛历史的一个简要回顾,以颇具“拿来主义”特色的流行音乐为佐料,试图窥见香港作为一个殖民地最后五十年的文化浮沉。
英美当道,摇滚统治60年代
此前的香港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受上海影响,卖座的是周璇、胡蝶的电影,最流行的歌曲是《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进入60年代,香港经济、政治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但是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完全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电台里面播放的歌曲几乎是摇滚乐的天下——那正是西方摇滚乐生机勃勃崛起、发展的时期,整整一代香港青年都是听着鲍勃•迪伦、猫王和大卫•鲍维长大的。
这个时期,香港的乐坛几乎是英文歌和民族小调的天下,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歌很少,出现的本地歌曲多由粤剧改编而成,是一个“外来语言”统治的年代。
70年代原创为先,许冠杰肇始新篇
70年代初开始,香港逐渐开始创作并传唱一些粤语歌,不能忘记的歌手是许冠杰,他独创了用粤语方言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人们发现,原来粤语并不只是能用来唱那种老戏剧,还能唱出流行音乐的感觉,唱出最广大市民的心声。许冠杰于1974年推出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
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由于许冠杰的天才创举和电视剧文化的崛起,香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流行音乐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冠杰应该是本世纪最有价值的香港歌手,他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同时,顾嘉辉、黎小田、卢国沾、郑国江等也为粤语歌的兴起作出很大贡献,他们创作的《奋斗》、《千王之王》、《天蚕变》、《戏剧人生》等电视剧主题曲和插曲,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深深打动了香港市民的心,并唱红了郑少秋、汪明荃、关正杰、罗文、叶振棠、甄妮等歌手。
80年代华洋杂处,无限风光在险峰
80年代初,香港歌坛无论是创作人员、歌手、唱片公司都迅速增加,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拥有大批会员,资深的不说,新加入的则有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林振强、林敏骢、向雪怀、卢永强、潘伟源等,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等歌星先后崛起。
传媒对本地乐坛的发展功不可没,不仅安排了大量流行音乐节目,而且纷纷开设本地流行榜,并且一年一度还进行大型颁奖典礼。同时,无线电视台还举办每年一届的“新秀歌唱大赛”,首届冠军就是梅艳芳,此后很多知名歌手都是“新秀”出身的,如吕方、杜德伟、许志安、黎明、郑秀文……
而最令人振奋的是,在88年3月底,香港商业二台率先作出重大变革,全天播出中文歌,至此正式标志中文歌在香港已赢取天下,香港流行乐坛达至空前的繁荣,抵达黄金时代的顶峰。
由于殖民文化与历史等原因,在音乐表现方面,香港流行音乐在80年代起,就承继了英伦流行乐的NEW ROMANTIC,POST PUNK,SYN POP风格,之后更有新潮舞曲的大量涌入。现如今许多仍然活跃的知名香港创作人,诸如阿MARK、CY KONG等人,大都有过英国留学的经历,其英式烙印不可谓不明显。与此同时,美式老摇滚、BLUES、JAZZ亦在香港市场遍地开花,倒也一时间精彩纷呈。
而在形象包装上亦频频借鉴西洋和东洋,例如被公认模仿最成功的“百变天后”梅艳芳,无疑是麦当娜的翻版,她在1985年即开始了“百变”历程。85年初的《梅艳芳》封套就是一个短发墨镜加西装外套的男性化形象,年中就成了涂脂荡粉的《坏女孩》,引起一片哗然,对麦当娜的模仿可谓亦步亦驱。到了1988年的《烈焰红唇》又坚定不移走“妖女”路线,而1989年《梦里共醉》又以雍容华贵的古典形象出现,翻唱电影《末代皇帝》主题音乐。
除了从西洋与东洋取材,香港词人亦将目光投向大陆内地。徐小凤87年凭《流下眼泪前》夺得她歌唱生涯最后一个十大金曲奖,然而88年的表现令人苦笑,《真爱又如何》改自崔健《一无所有》、《重逢》改自《南泥湾》,都是不堪入耳,水土不服到了极致。
已成习惯的拿来主义限制了香港自身原创领域的发展,整个乐坛渐渐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气候,这在90年代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本地音乐再也无法找到发展的空间。那么,为何翻唱现象如此严重?唱片公司的责任感何在?事实是,香港的唱片公司,大部分不是香港本土的,Polygram宝丽金是荷兰,CBS Sony是日本,BMG是德国,EMI是英国,真正香港本地的公司只有华星、娱乐,这些国际唱片公司并不会去关心香港本地乐坛的未来发展利弊,他们只是在急功近利的市场运作下,最大程度赚取利润。
90年代中西杂合,饮翻唱之殇
香港乐坛来到90年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愈加无间,在音乐元素上的表现更加多元化,音乐支架来源甚众,如TRANCE、TRIP-HOP、HIP-HOP的曲风,越来越呈现出香港摩登的现代气质;歌词方面则在借鉴传统、吸取外来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国古典的、纯粹东方的文化积累,与西方最现代的文学技巧进行过滤和融合,在一种“无目性的”自由空间进行创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石头记》,这是香港流行乐史上第一首乐队冠军歌,以144个字浓缩了一百二十回的旷世巨著《红楼梦》,单以文字而论,当属二十年来中文歌词的极品。
在作曲原创方面,90年代香港的原创作品比例持续下降,相反,台湾的流行歌曲创作却出现一个高潮,于是出现台湾流行音乐大举进军香港的现象,几乎在台湾唱红的歌曲在香港都会出现粤语版。
与此同时,香港乐坛在对西洋与东洋歌曲改编上的势头不减反增。宝丽金沿用当年捧谭咏麟的套路,继续用众多琅琅上口的日本改编歌扶植起张学友。
香港乐坛欠缺原创精神,一味改编日本歌,导致如此结果:日本越写越好,香港越来越依靠日本,形成在音乐上香港有一半是日本殖民地的局面。到后来,真正可以代表香港的音乐就只有广东大戏,这是唯一具有民族性的,其他都是零。
香港本地的作曲创作虽逐年增加,质量却越来越差,只有《哪有一天不想你》等极少数作品偶尔露峥嵘。“四大天王”一直垄断着优势,即便有好一点的原创歌,都让他们“抢走”,其余歌手欲求发展则倍加困难。所以,这时的香港乐坛正渐渐告别曾经的黄金时代,呈现出一派虚假的繁荣,九十年代中期则迅速走向衰落。
物极必反,改编翻唱之殇让香港尝尽苦果,但坏事有些时候也能变成好事——倒是培训了音乐人如何选好歌,煅炼了专辑制风格统一性的把握能力。时间来到1995年,香港乐坛终于作出了选择。香港商业电台95年起,倡导并大力推动本地歌坛原创,宣布全天候播放原创歌曲,所有改编翻唱歌曲都无缘上榜,甚至没有机会曝光。
这项不再“拿来”、全力支持原创歌曲的做法,使一些唱片公司阵脚大乱,一大批歌手受到了影响,包括“四大天王”中的刘德华。刘德华声线特殊,适合演唱的歌较少,只好从大量别人唱过的歌中筛选,于次年推出一张翻唱专辑。
来自各方的反响强烈,褒贬不一,宝丽金公司声称:“做原创音乐也是我们的目标,但香港这方面的人手不足,不太可能实现,因而我们会继续做一些改编歌曲”,香港电视台台长张文新则说:“诚意可嘉,不过欲速则不达”。
但这毕竟是先天不足的香港乐坛走向良性循环迈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