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简永志专访:广告世界里的莫比乌斯环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4/4/18 16:57:00

广告与人,人与商品,商品与广告……这若干的相互关系,简单直接,又复杂如莫比乌斯环——既真实存在,却也能平坦地嵌入四维空间的魔环。有幸与二十年广告人Jerry Chien一席谈,终于有机会一窥这个广告世界里的莫比乌斯环之真相。
 


Jerry Chien(简永志),旅居日本多年,精研传播艺术。回到中国大陆后,在博报堂中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分公司,主持创意工作,现为博报堂北京公司资深执行创意总监;因经验丰富,思维开阔,外号“二十五年醇”;由于性格爽朗,闯劲十足,被同行友人戏称“有文化的流氓”。

在采访准备时,与Jerry Chien讨论,如何把这个庞大的命题具象化?他提议,可以从一个具体的商品类别,例如汽车类,作为讨论的切入点。Jerry多年来深度参与众多汽车品牌的传播及管理,包括丰田车系多个子品牌,以及本田、大众、沃尔沃等等;从这些经历好比一把钥匙,启动了莫比乌斯环的秘密大门。

 

(以下内容,Jerry Chien简称“J”,记者简称“记”)




记:请问你觉得汽车广告与其他广告比较,与消费者沟通时,最独特的地方是?

J: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因为车子的广告好看,精美,而去买一款车吗?

记:不太会简单地做决定。你呢?

J:我也不会。可能会被好的外观吸引,也会欣赏精美的画面,但不会因此去买车。为什么呢,因为购买一辆汽车,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还包括心理因素等等。

文化因素,好比中国地大物博,在潜意识里,以“大”为美。所以,车的尺寸要大,轴距要长,排量要大,外观看起来气派,车内坐起来宽敞等等,这是文化因素起作用的一个例子。社会因素方面,具体来讲,购车人会被朋友圈的意见影响,会希望尽量满足家人的用车需求,会根据自己现实的或期望的社会角色,进行车款的选择。而个人因素,我们熟知的,有购车人的年龄、职业、经济状况、个性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是选购车款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后,说到心理因素方面,也包含众多,如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等需求;或者是生命成长,自我信念的一种具体化表现。

上面提到的种种因素,或许,我们也可简单地,把它们分类为“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若比较汽车广告与其他广告的异同,可以从汽车广告需要针对的“消费者购买因素”的角度来观看。

记:精美的汽车广告,相对应消费者综合购买因素,是否具有针对性的作用呢?

J:用户的购买于商家而言,为销售。视觉广告是销售的一小部分,不要企图因为推出一个TVC,一个平面稿,而让人去买这个高价商品。广告,做得好的话,能辅助商品的销售。广告活动,里面有营销,市场,策略,媒体,活动,公关,视觉广告是其中的一部分。时下流行的,视觉精美的汽车广告,一是起到渲染氛围、表达品牌高端定位作用;其次是告知作用:当我看到美丽的画面,当我看到家庭照,看到全家福照片的时候,“啊,这个车子果然是跟我们家庭是可以般配的”——这个时候,用户被告知,这是一台家庭用车——这里告诉你使用的环境、场景。

然后,我有个疑问:精美的画面,合用之余,够用吗?

高价商品的广告,特别是在国内汽车广告审美疲劳的情况下,若需使用户产生倾向性,则需要深刻的冲击,在其心理上留下烙印。这个烙印,是更精美的视觉能达到的吗?用户购买汽车,和购买化妆品护肤品的心理决策轨迹相似,都是高情感高理智投入的结果。背景很美,外观很美,感性的右脑被打动了。可是,理性的左脑仍然清醒、怀疑。从观看广告到“产生购买欲望”,之间存在着颇宽的距离。

记:汽车广告上那些技术参数,文字说明之类的,能说服消费者的左脑吗?

J:或许可以吧。但那需要用户停下来仔细研究。广告接触那一瞬间就三秒钟,三秒钟你要决定,要与不要。三秒钟,基本上可以决定。为什么说“瞬间三秒钟”?——形容时间短。倒不是说一定要“1、2、3”,那“4、5”算不算?也算三秒。这说的就是“瞬间”。古人为什么讲说,五秒钟的瞬间,十秒钟的瞬间?他强调一个短暂的时间,须臾,弹指,电光火石。

当遇到有力的汽车广告,在短暂时间里,你会被触碰到,会被电到。可能是这个品牌广告的鲜明独特的tone调、气场、格局,或许是同时击毙左右脑的表达方式。

一个汽车广告,如果能够超越表面的精美,而拥有内在的、瞬间击毙左右脑的力量;那么,它是真正与看广告的人,产生了关系。

记:聊聊具体的例子吧?关于广汽丰田凯美瑞Camry,你是06至12年的品牌管理者。06年凯美瑞品牌在中国大陆范围推出时,简洁的视觉,在当时的环境下,很有识别度。

J: 当时,广告一看就知道是凯美瑞。新品牌在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推出,我们需要做的,是形成“商品广告的自我” ,使它拥有专属的自我身份。这需要时间,和人出生后,从小到大的成长类似。有效的时间,有效的媒体运用,有效的视觉设计传达。可以很简单,比方说,我们发散思维,想到,那儿有个白色的背景,一台车,那叫最简单的一个风格。不管设计漂不漂亮,先不要说用哪一句标题;远看白色背景,一台车,啊,那是凯美瑞了。尽可能简单的一些画面。塑造那种不要因为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风格。一方面,这样干净简洁的视觉,在当时很少见,另一方面,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如宇宙初开,我们从最精炼简美的概念开始,带着一点含苞待放的悬念。

后来,根据品牌的发展与客户实际需求,我们一步步加入了实在的,具象的背景和画面。但这是一个大家相互仿效的大环境。你越往后看,会发现不同品牌的广告,变得越来越雷同。

记:的确,翻开杂志的彩色封面,打开电视,看到的汽车广告大同小异。为什么呢?

J:对,我每天都在做汽车广告,都会分不清;一般消费者,他看得出那是谁的广告吗?最后logo出现,才知道是什么品牌。这样的话,车子的广告成功了吗?大家知道品牌汽车广告很漂亮,肯定的,所有车都是拍得很高级,但它们想传达的就只是高级吗?还是说以高级代表车子?这个瓶颈有没有办法突破呢?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

高级感,大气,Personal & Premium,之前的凯美瑞一直遵循两个P在做。相对来说,你要是表现得好,别人也竞相模仿。很多竞品在模仿。在模仿的情况下,连我自己,这些品牌和images的塑造者,也常常被搞昏。咦,我们什么时候刊登了这个广告?再走近一看,LOGO原来是别家的……品牌和品牌之间,模仿,借鉴的情况,比较常见。为什么呢?这里,有内因也有外因。

我面试时,会问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车?他们说对做车有兴趣,或说选择做车薪水高。我问还有呢?他说,我很喜欢车子的……接下来他说实话,说车子好做。重点在这:为什么好做?因为所有车子都停在一个背景上面。为什么?——他们比较少去想,车子为什么要停在沙漠背景前?车子为什么要停在别墅前?——因为国外是这样做的啊,这样显得高级。国外是这样做,但是国外他们选择的别墅背景,相对显示出国外用户的个性。他们生活在那些环境里。那么,在中国使用的车,可以停在中国的环境下吗?比方说,具有深厚文化内蕴的地点?此时,国外品牌与中国文化,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文化跨界、基因融合。但听说条文规定,著名文化地点不可以使用……这是创意局限的一个例子。因为思考有限,因为条文规限,广告人互相借鉴,这属于汽车广告雷同的内因。

外因方面,我感觉,在于汽车产品的设计,常常趋于“全球一体化”的模式。很多配置在国外流行后,国内也亦步亦趋。只是,国外适用的配置,在亚洲地区也一样合用吗?气候,地理环境,城市特点,生活习惯等,各国各地均有不同,是吧?——当你做汽车广告,便会去钻研这些功能和配置特点,因为希望能够把最优秀的卖点,传达给消费者。如果产品设计多样化本地化,因地制宜,那么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能更加多样化。反之,若产品雷同,则广告人容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况;这时候,汽车广告容易走向概念化,表达抽象情绪和概念,而人类的情感种类是有限的。因此,广告因为产品的趋同,而容易走向雷同。

最后,还有一个大环境的因素,是人文心理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庸之道”融化在人们的血脉当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消费者会看上一台外形“中正平和”的车子。为了迎合这个趋势,市场上堪称“中庸”的车子也不少,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缺点。第一眼看去,并不起眼,符合中国人低调的性格。所以,很有可能,车子与车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不大,造成了广告与广告之间的“撞脸”、“撞衫”。

不过,以上种种,虽然是可以分析的原因,却不是“广告难以创新”的籍口或理由。这反倒可以变成最有趣的问题:如何挑战创新任务?




记:请分享一下,你在做汽车广告时的创新经验?

J:或许,我分享下,我的一些思考和疑问吧。好比,新车上市亮相的时候,展现出什么样的车速,才是这车子的特点?什么样的角度,才是这车子最独特优美的角度?每台车的角度,都是放45度角好看吗?45度角,正背面角,有一点点仰角,余角,这些车子的基本的角度。但,为什么要放这基本的角度?不是所有车都适合放基本角度的。它们的独特个性,隐藏在一些特别的角度之中。45度,可能47度,48度,49度或甚至50度,我们可以藉由这些角度,或许比45度更适合的角度,来展现这车子的独特魅力?

记:如果你需要推广的一款车型,毫无特色,那怎么办?

J:就地取材,无中生有。我做车子广告的时候,客户会说,哇,漂亮,都不知道我们的车子拍出来这么美?为什么?因为被我动了手脚啊,我帮他美化了啊。方法有很多,大概来说,车的角度,车的光tone,光线,车的棱角等。有的车子没有那些棱角,拍不出来,便要仿造,形成视觉美感。当然,不是所有车都要棱角,如果为添加而添加,反倒画蛇添足。在展现犀利的、大气的品牌个性时,在展现消费者个人姿态时,在表达硬朗气质时,包括汽车的棱角、钢板、前脸等等,都是可供塑造的好素材。

记:原来如此。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或者好的案例呢?

J:国外的车,世界知名或排名前三的车子,便不会再做常规角度展示。它们这些品牌,展现的都是其他车子所没有的,“力所不能及”的角度,大特写,展现独有的美,把车当精品在做。好比BMW。BMW,它是个冰淇淋吗?是个海水浴场吗?游乐场?都不是。你知道是那是汽车品牌,那是车子。既然这样的话,如果是单品广告,里面并没有汽车,没有商品形象,只有一个大大的品牌名,你会不会觉得好奇?你会不会期待下一步?期待着BMW推出一款什么样的新品?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汽车广告里,是否可以不出现产品?

记:现有汽车品牌,是否做过这种形式的广告?

J:有类似的,但没有那么彻底,基本是一些大品牌,本身具有很强的品牌支撑力。而品牌力,则是日积月累而成。如果陷入品牌雷同的误区,不迈出新的一步,那么可能永远也无法投放“不出现商品的商品广告”。这是一个循环。

说到品牌力,可以聊一下日本某汽车品牌近年来的表现。几年前的召回事件,对品牌而言,是个重大考验。承担责任之余,品牌如何重振旗鼓?“重生”,是一个很好的概念。重头来过,一切都是新的好的,所以有了“ReBORN”系列广告。这里的重生,涵义是多层的,既是该品牌及产品质量的重生,也是日本11年大地震之后的重生,还有小时候看“叮当”长大、现在正值购买力旺盛期的人们的记忆的重生,等等。这些概念的具象化,由日本历史人物在现代重生、怀旧动画由现代明星演绎等方式实现,并使用日本文化里擅长的“细节体味情怀”的叙事手法。广告里,重生的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开着品牌车辆,从东京出发,一路北行,向灾区东北开去,以古人眼光审视着今日境况。这沿途风景,驾驶的乐趣,又印证了ReBORN系列广告的主旨:“Fun To Drive Again”。这里,该品牌的做法很聪明:“Fun To Drive”是它八十年代的广告语。在时隔三十年的今天,再度提起,表面上是为了提醒现代人繁忙生活之余,也需放松;但更深层次的心理暗示,则为:“我的品牌与质量,会再次与三十年前一样,好评有加,值得信赖”。

ReBORN系列广告,有个细节,我印象比较深。织田和丰臣的“自驾游”,车行来到宇都宫,肚子饿了去吃饺子。嚼着香喷喷的煎饺,他们概叹说,饺子内馅丰富多样,但也需要一块饺子皮包着,整合起来,才成为美食。而当今社会的问题,如饺子馅一样种类繁多,也需要有一些勇于承担饺子皮角色的人。“要尽快象包饺子般,将国家统整起来”。这里,表面上是古人的牢骚,而更深层次的、往消费者潜意识输入的,则为“我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这样的信息。这个信息,恰恰是召回事件后,最需要展现和灌输的。所以说,ReBORN系列广告,不单是好看,且在细节上,还是传播广告人学习的样本。——所谓的品牌力,就是这样通过手法高超的广告,经年累月,慢慢地积累起来。

记:刚才你提到了欧美车系与亚洲车子的品牌。能分析一下二者产品广告的异同吗?

J:车子有何用处?我觉得,车子就是开的嘛,脏脏的都没有关系啊,被刮到痕迹也很正常,这是欧美汽车广告里能看到的画面吧,自然而然的气息。亚洲车系呢,我们看到广告里,车子是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车子在跑的时候,水花溅起来,但车子还是干净的,现实中可能吗?亚洲车系广告的特点就在此,做作的精致。或许这是亚洲人含蓄内敛,追求完美的一个表达方式。同时,亚洲车系在欧美市场的形象,会有相应的变化,但变化不多,还是干干净净,清新精美。另一方面,欧美的车系,它的形象,可收可放。在亚洲呢,我们看到欧美车子干干净净的。但它的那种干净,你会发现,跟亚洲车系那种干净不太一样。原因是什么呢?英文字幕?还说车子里坐了个老外?

——广告诉求,tone调,还有画面的利落度,都不一样。你会发现,它有一种很利落的感觉。在广告里,车子就是车子。如果你爱护它,珍惜它,把它保护得干干净净的,就是废话,还不如回家睡觉。如果车子在跑的时候,你看到它干干净净,就会喜欢它吗?是喜欢它的干净,还是喜欢它动起来的感觉?那种存在真实世界的生命力?

以上,说的是欧美车系与亚洲车系,在广告视觉上的各自特点。那么在广告信息沟通方面,二者也各有特色。欧美车系,或许没有精美的视觉包装,却常采用“实证式”。那是一种“它不用说服你,你已屈服于它”的感觉。举品牌一为例,讲动力,可并没有表现速度有多快,而是一个近镜头,你看到车子在一直在爬,好像是在爬一个坡道?怀着好奇心,等镜头一拉开的时候,观众被画面吓一跳,它竟在爬急速滑雪赛道。记得东奥会吗?快速俯冲的急速滑雪比赛,滑雪道很陡很斜,它竟然慢慢爬上了顶峰。这辆车子,在广告里,直接说服你:我连这样的地方都能爬上去,我还有什么地方不能走?实证式的广告,不必说出“动力澎湃”四个字,却把这个概念印在你的脑海里。

另一个广告,品牌二,一台车子停在路边,后面躲着好多警察。虽然还有其他车辆,可全部警察就躲在这品牌的车子后面,把它当做防弹车;现场气氛紧张,你知道接下来会有很激烈枪战发生。这广告表现什么?安全。很简单,但十分到位。没有体现车子在跑的样子,但在一瞬间,把产品诉求表现得生动易懂,令人印象深刻。广告没有直接灌输,说这辆车很安全,但通过画面你能联想到,这辆车的安全性能很好。由消费者自己联想到的信息,往往比直白的灌输,能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品牌三,有一个广告画面,你看到很多车子在竞赛,耳边传来声响,“呜…呜…”的赛车轰鸣声,哇,此刻你会想,这是一款什么赛车?下一个画面,这品牌的车子出现了,就是发出赛车般强劲轰鸣声的那台车,却是完全没被改装过的;镜头拉开,原来是试乘试驾现场。它是想说明什么?没改装就象F1那种激烈的程度,你还需要解释什么?很粗糙天然的画面。这一种实证式的,结果出人意料的广告形式,当使用在汽车这种属性的商品时,真是令人感动。

记:所以,相对于亚洲车系而言,实证式也可算是一种创新手法?

J:或许可以这么说。车子的广告,只能用车子来拍吗?车子的广告,是否能使用其他的方向,来隐喻车子的驾驭性能好?在精美的画面之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常常看到,卖果汁的广告,活泼明亮的色彩,模特仰头畅饮的样子,啊,好喝!汽车广告,也多数看到成功人士手握方向盘,愉悦地驾驶,啊,畅快!然而,事实上,人类在使用这两样商品时,体验到的感官愉悦是不同的。即便同样是汽车,不同车系车型,不同速度,人所体验的快感都不一样。——既然如此,为什么做车的广告,要遵照喝果汁的那种感觉?用罐头音乐,类似的背景,所有车子都在跑……那它们的品牌区隔在什么哪里?这也是我在思考中,觉得矛盾的地方。为什么车子一定要停在或许不相干的别墅前面?不相干的海洋,沙漠啦,冰河,岩层,沿海的白色地面……高级感?原因是什么?如果车子的功能,跟开阔的天地景物息息相关,那是没有疑问的。可是一般轿车的话,它性能足够吗,动力够大吗?

精美背景、车子——随意地,在这精美风景上,我换这辆上去也行,那辆好像也OK,或者换个背景看上去也不错。说白了,有时候,是为了广告而做广告。消费者察觉到那些insights了吗?消费者,被感动了吗?他们真的是因为你的广告,去买这辆车吗?没错,品牌看上去很美,很高级,消费者或许会被画面的气势说服。然而,我希望,在这层精致的外表下,能拥有更多的内涵,这内涵足以与消费者进行真正的沟通。




 
记:你认为,车子与人的核心关系是?商品与人、与广告的关系是?
 
J:汽车能直接彰显人的地位。对于社会人而言,地位很重要。有些人买了车,未必很懂得其中性能,未必符合真实需求,但心里得到了满足感,收获了安全感,或许这就足够了。
 
车子,不只是交通工具,从古自今,他都不是。他是啥?他是心理的配件,面子的展现。人需要啥?车只是会移动的工具,我要这工具,我除了能移动外,我发现了我停不下来,因为,我没法原地不前。向前奔跑,前进,这是人的原始欲望,从猿猴至今,莫不如是。
 
车子该有温度,跟人一样,它也无法停止不前。温度,不只是体温,还是心态,是思想。当你发现自己想拥有的车,与你思想一致时,你离得开它吗?车就像你的爱人——真实的,或幻想中的。
 
事实上,无论作为商品的车,或是消费者的人,还是联结商品与人的广告,既是独立存在,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的关系……或许可以用莫比乌斯环来比喻。(记者:莫比乌斯环?)嗯,我画给你看。这个环很有趣,能够同时存在于三维和四维空间。对我来说,它也存在于思维空间。想创意时,会随手乱画,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
 
记:你与汽车之间,有什么小故事?
 
J:以前喜欢外形拉风,动力强劲的车子。做广告人后,做得最多的,也是汽车产品。这么多年来,朝夕相处,连梦里也会见到车子。有时会梦见一辆车子变得很轻盈,被我用手抓着,它轻盈地在空中飞舞,重力什么的全部消失,交响乐一样的声音却不断传来……有时候,也梦见各种形状,各种色彩,各种不同的商品、物品,然后车子象一条鱼,摇曳着,游进万事万物,变化多样……哈,关于车子的梦很多,或许也算是与车有关的小故事吧?
 
记:真有趣。那请你说一句,关于做汽车广告,内心最有感触的话?
 
J:嗯,车子就是车子,车子与汽车这个词的涵义相当,一样的国产车,一样都会跑,载重,载货,两厢,三厢,都可以。但同时,车子不止是车子。
 
当车子是车子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做广告了;你要让车子不只是车子,你开的品牌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广告人奋斗的目标。
 
记:最后,想请问你的愿望是?
 
J:嗯,做广告的,好久没舒舒服服睡一觉了。愿望是倒头大睡一觉,世界末日也别叫醒我。(记者:可梦里还是有车子呀?)哈哈,还真是!逃不脱了,那就让它们冲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