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搜索

地产这个“圈”。(作者:晃悠)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08/4/5 17:28:00

文/晃悠

给劳博写稿是痛苦的,因为丫总是隔三差五的打电话给你催问,更重要的是这个圈子太窄,写什么都有点心理阴影,生怕触犯到别人的隐私。

在《广告圈》第三期的时候,劳博写了一篇篇长长的封面文章(《广告江湖中的师徒传承》),来叙述广告圈内的师徒关系。我当时跟丫讲,其实地产圈,更能够体现出我们想要表达的那层关系。因为这个圈子的建立都是近十几年形成的。再者,因为这个行业所谓的特殊性,总会东拉西扯地扯到很多的关系。

比如今天大家所知道深圳地产广告圈内的众多大佬,比如博思堂的郑迎九、夏天健、程鸿蔚等等众多开启了深圳地产广告先河的名字,最早大都出自深圳国际企业服务公司,这家公司是万科下属的公司。后来在万科砍掉席下其他产业专做房地产的时候,圳国际企业服务公司和很多盈利很高的企业(比如万佳超市等)都转出去了。

典晶的施宝成和邱小石同样是出自这个公司,在施宝成心里总也认为,他的第一个师傅其实郑迎九,而邱小石当年最高做到了北京国企的总经理。

而北京的地产圈相对比较简单,它没有深圳当时的江湖意气,也缺乏所谓的正规的行业熏陶。所以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可能并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那种传统关系,更像是一个一个门派之间的辗转承接。

因为第一代的地产广告公司,大都是从产品行业转入地产这个往昔的朝阳产业,而这一切都应该从邓智仁的那个时代所兴起的。比如说东方博文、世纪瑞博,都是产品广告公司,进入地产这个领域之后逐渐强大,逐渐繁荣。

在此之后衍生的各个地产公司,大概都有自己的一套的师承关系。比如我们知道的浩文世纪的老大董浩来自于东方博文。从东方博文出来一大批人都自己开了公司或者开过公司,比如关郎的林涛,以及后来自己做承纪行的刘可,等等。洋正的老大老潘,是从达奇广告出来的,今日洋正发展得有声有色。万有引力的老大老贾早年从4A进入这个圈子,他的搭档小韩是早年世纪瑞博的创作总监,今天看到的柳清居等等获过很多奖的作品还是出自他的手。后来他被莫康孙挖到上海麦肯,后又回到入万有引力。

这种持续的师承关系,今天更是延续到了各种各样新起的小公司。他们(公司创始人)大都在一些地产公司做过,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可能凭借一些个人关系或者实力拿到一两个项目,基本上就可以开一个公司去运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包括很多年前认识的A网朋友龙鸢,离开动人之后自己创办了龙鹏时代。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但是最后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且逐步壮大具备良性发展的,确实特别少。因为大部分人都将它(开办地产广告公司)看做是一个短线盈利的平台,而不是长远发展的舞台。

房地产广告其实是一个特别残酷的圈子,因为项目本身生命周期的原因,客户往往都是短暂几个月,销售完毕甚至开盘之后就会换掉广告公司。而且行业作业标准相对于广告的作业标准,缺乏清晰的树立,市场的宏观旺势根本体现不出创作的价值,使得门槛极低。尤其是人员的参差不齐,以及现学现卖基础薄弱的更到处都是。自己有客户资源,就会去开公司;简单懂一些皮毛,就认为自己是高手中的高手,喊高薪;在大公司混了几天,出来之后就寻找小公司,冒充专业人才,获得高职位。

这一幕一幕,使得一些公司在经营和创作中都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非宏观障碍。比如我们知道最早的一批做得不错的北京地产广告公司,比如风格瓢虫、动人、本色视觉等等,在今天的市场已经销声匿迹很久了。

今天,很多地产广告公司,自吹自擂、夸大其辞等现象的存在,很大部分也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和客户的需求。客户永远会因为对于产品的自信或者不自信,以及对于价格极度的需求,都要求你拍胸脯,这么一来,你就会把本来平坦的胸部,拍成了乳房。自然也有时候说话时云山雾罩、闭着眼睛说瞎话了。

还是那句话,我说说,你听听,全是道听途说,当真就没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