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给你朋友圈点赞的人越来越少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公众号:chinanewsweekly)
作者:石更
十一长假的朋友圈斗图大赛基本告一段落。
去海边度假的Cindy从987张照片中选出了9张,裁剪、美颜、调色、加滤镜,配上第三版英文文案“The peaceful time”,标注了自己所在的海景豪华五星酒店,赶在晚间朋友圈高峰时段来临前发出了照片,然后坐等收赞。
一个小时过去了,Cindy只收到了32个赞。尽管这一年来她的微信好友新增了234个,但点赞数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几天后,她默默删除了这条没什么赞的朋友圈。
问了身边去美西的Vivian,去自驾的Alex,以及去欧洲的Jessica,都表示自己的朋友圈点赞者寥寥,只有去长城穿越人山人海的张小胖收获了12楼的“哈哈哈哈哈”。
发现没,这个小长假,朋友圈斗图大赛没有赢家。
微信七年,痒了
2011年1月21日,闷热潮湿的广州,一只蝴蝶悄然扇动翅膀,短短七年时间,微信掀起了移动社交的风暴,几乎颠覆中国人的移动社交生态。
从最初朋友圈每一个“小红点”亮起时的兴奋,到如今“逃离朋友圈”浪潮涌起,朋友圈七年,我们是真的有点痒了。
全球调研巨头凯度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社交媒体的狂潮正在退却,人们花在社交工具上的时间正在变少。在接受调研的中国网民中,有15%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导致其生活质量变差,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满意度得分为67分,而在2014年时这个数字为73.4分。
人们似乎都患上了一种病——社交媒体倦怠症。曾经,我们和世界的联系太过稀薄,总想把叫好声攥在手里,假装身处闹市,掩盖难以面对的孤独。如今,我们被无穷无尽的内容、信息、联系人所包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这些关系。当过量信息蜂拥而至,我们难免疲倦。
“只有老年人才玩微信,95后都玩QQ”,可以说很形象了。
朋友圈人设,崩了
朋友圈所呈现的,大多是修饰后的人生。
旅途中处处都是风景,最终呈现的,可能就是表情和衣服最好看的两三张;通宵做PPT,尽管内心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最后发出来的,却是一句“越奋斗,越自由”;和公司同事出去团建,不管过程多么糟心小伙伴多么不靠谱,最后还是要PO一张集体照,感慨“相聚是缘,有你真好”。这样的套路大家都懂,各自心照不宣。
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终将厌倦这样的“虚拟人生”。《群体性孤独》的作者Sherry Turkle认为,尽管社交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藏身之所”,在各种软件的帮助下我们能成功避免暴露弱点,但也让我们失去了“消极地做自己”的能力,那种无需筛选、不用隐藏、不加包装,以更加真实的状态面对他人的能力。
真正亲密的人,总是在第一时间分享喜怒哀乐,做完头发就兴冲冲地问好看吗,打牌赢了六十块都要汇报,哪顾得上纠结,到底要为这张抓拍选用哪款滤镜。
美剧《再造淑女》描述了“P图大师”Elisa社交上瘾的生活。她生活的全部就是满足网友喜好和性感PS自拍。在Facebook上,她拥有过万粉丝;但现实生活中,她生病在家时甚至没有一个朋友有时间为她送药。当Elisa浑身湿漉漉地躺在浴缸里发烧痛哭,双手却还麻木的回复Instagram上的粉丝留言,没有什么场景比这个更加讽刺了。
心理学家Laura Demesi在研究中发现,那些将自己装饰得华丽完美的人其实正传达着相反的信息——他们的内心孤独、空虚且焦虑。
很难说,朋友圈中的人设带来的到底是鲜花还是枷锁。
朋友圈中,没有朋友
朋友圈早已不是熟人社交,而是陌生人的江湖。
今天拜访一个客户,就要加几个好友;明天去一家饭店吃饭,还要加老板微信才能打折。微信几乎承载了所有社交生活的重量,曾经朋友间的亲密感和私密功能,也在快速消退中。
朋友圈早已不是那个能让我们逃离现实、安全表达自我的社区,而变成了比真实社交圈还要可怕的“圈子”。
于是,很多人在朋友圈中患了“失语症”:发生病照片想要求安慰怕别人觉得矫情,发大餐照片怕别人觉得装X,就连发一个岁月静好的日常也怕别人觉得无聊没营养…”每次发之前都会思索下该不该发,发了该屏蔽那些人。想了一圈,好累,最后选择不发。”
知乎有个问题:“你为什么越来越少发朋友圈动态?”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日子最终还是要自己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能在朋友圈看到每天学习英语的打卡狂人,出入各类高端学术会议的商业精英,每日瑜伽和烘焙的生活达人,夜深人静发电影评论的文艺小咖….朋友圈里有这么多人,唯独没有自己的朋友。
朋友的感情,不会因为少点了几个赞就消退;生活的丰富,也远非几层滤镜能比拟。与其在朋友圈中纠结,不如回归生活。